中国目前粮食现状

发布时间:2021-08-13 来源:大学介绍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排名 > 大学介绍 > 手机阅读

【www.benqdjg.com--大学介绍】

稻谷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总产最多,在粮食生产和消费中历来处于主导地位。在过去30年中,稻谷种植面积占我国粮食总面积的30%左右。预计到2019年我国国内稻谷种植达到3005万公顷。本站精心为大家整理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国目前粮食现状

  2020年中国自然灾害频发影响粮食产量

  我国地处太平洋沿岸,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太阳黑子、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影响。2020年受这些现象的影响,我国已经出现大量异常自然现象,自然灾害频发。

  一、南方多地水灾造成绝收

  2020年5月下旬起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西南、华南及东南沿海等地因持续强降水引发的严重洪灾。多省发生暴洪、城区内涝、渍灾。截至7月13日造成绝收面积达到516千公顷,为近年来最强水灾。

  二、东北地区旱灾至玉米减产,华南双季稻产粮区持续干旱

  东北产粮区持续降水偏少,出现伏旱,玉米受到卡脖旱影响,无法抽穗或发育期推迟,加之7月23-24日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导致授粉质量变差,致使玉米减产。华南双季稻产粮区:华南双季稻产粮区自7月起持续干旱,随着干旱的持续发生将对华南地区粮食产量造成重大威胁。

  三、华南等地夜蛾蔓延至北方粮食产区

  2019年草地贪夜蛾首次进入我国,在我国云南、广东、广西等热带地区完成定殖过程,2020年进入全面爆发阶段。根据预测,2020年草地贪夜蛾将通过东、西两条路径进入我国北方玉米主产区,威胁我国玉米生产。8月中旬,辽宁、内蒙、北京先后发现草地贪夜蛾成虫,直接导致中国各受灾区粮食减产。

  四、东北华北黄淮多地雷暴大风冰雹,农作物受损

  东北华北黄淮局地出现雷暴大风或冰雹天气,导致部分蔬菜、果树和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及农业设施受灾严重。

  五、低温、冰冻预警

  拉尼娜现象逐步体现,将会导致低温、冰冻、雪灾的发生,若在粮食收成前期出现冰冻现象则会严重打击粮食产量。今年黑龙江省最早出现霜冻的时间为8月19日,相较往年提前一个月。以2008年为例,拉尼娜现象起始于2007年的第三个季度,并且2008年第1季度就发展出了中度到强度的拉尼娜特点,一直持续到了2008年5月才结束。2008年出现了大范围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其中有7个省份受灾最为严重,经济损失1516.5亿人民币,受灾人口超过1亿人。

  我国主要粮食情况分析

  我国是全球人口第一大国,粮食需求量大,一部分由本国生产供给,另一部分大量从国外进口。本国供给方面,虽然我国人口基数大,但是小麦、玉米、稻米的产量在常规年份还是能够达到供需平衡的,都能保持在98%以上的自给率。即便是危机年份主粮安全方面应该会有所保障,主要还是会体现在价格波动上。国外进口方面,目前我们主要在粮食供应方面存在问题的是大豆等饲料粮,以及小品种粮食供应的丰富性问题。主要是大豆每年九千多万吨的进口量,对外依赖度极高;大麦目前对外依赖度也达到60%以上,高粱也接近60%。

  一、小麦-价格平稳

  据美国农业部 2020 年 7 月最新预测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1 年我国小麦期末库存高达1.62 亿吨,库销比高达 123.8%,而按照世界公认的粮食消费量与库存量之间的关系, 合理比例应该在40%左右,我国小麦库销比达到这一比值的 3.09 倍,去库存压力严峻因此小麦价格不会大幅上涨。

  二、玉米-预计上涨

  今年受自然环境因素以及政策影响,玉米会进一步减产。从目前全国玉米供需情况看,当季玉米产不供需,存在缺口已成定局。现在国内政策是依靠临储库存弥补缺口,维持玉米价格稳定。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披露 8 月玉米供需平衡表,预计 2020-2021年度我国玉米播种面积 4112 万公顷,同比略降 0.4%,产量 2.6 亿吨,同比略增 0.3%,总消费量 2.77 亿吨,同比略降 0.3%,供需缺口1700万吨。且未来中国玉米供需缺口可能继续扩大的趋势。国内玉米价格有望继续上行。

  三、大豆-持续上涨

  国内大豆产量下降,大豆对外依赖程度高,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使各国开始封锁,多个国家宣布停止或限制出口粮食,打破国际供需平衡,一时间造成国际粮价高企,中国大豆的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 。

  四、水稻-预计上涨

  水稻产量较2019年有小幅上升,但是可以看到2020年按当前预期依旧只是恢复到18年水平并未有大幅上涨,结合库销比的下降与中国人口的稳定上升,预计在单季稻收成后几个月内造成价格波动,若在单季稻收成时节产区发生大规模自然灾害,则会在当季发生大幅上涨。以目前形势来看拉尼娜有很大概率会产生,拉尼娜现象对华北、东北产区影响偏大,应在9月关注华北、东北的自然灾害情况。

  世融国际3-4月刊中的“自然灾害时间轴”曾经预测过2020年-2021年会发生自然灾害和粮食危机。面对即将到来的各种危机,我们能做的就是提早预测,积极应对!

  中国目前粮食现状

  粮食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当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快速推进,我国粮食供求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确保粮食安全面临更高要求。

  一、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现状

  (一)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高,仍有较大增长潜力

  “十一五”以来,我国粮食连续增产,粮食安全得到可靠保障。从2003年开始,我国粮食生产连续6年丰收,年均增幅3.56%,没有出现延续多年的每3年有1年粮食减产的局面。2009年粮食总产量创历史纪录,达到5.308亿吨。2010年“十一五”规划完成之年,规划原定粮食总产量5亿吨指标已经提前超额完成。未来,随着农业科技进步和基础设施改善,以及化肥及其他物质要素的投入,再加上开发后备土地资源的增产因素,我国粮食增产仍有较大潜力。

  (二)粮食需求平稳增长,基本供给能保障

  目前,我国粮食自给率大约93%,虽然低于95%,并且近年国际粮价出现一定幅度的波动,但我国除大豆外,小麦、玉米、大米等品种进口量很小,不足国内产量的1%,国内粮食价格变动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小。从品种结构看,小麦和稻谷消费量相对稳定,玉米和大豆消费增长较快。从消费区域看,农村和城镇口粮消费总量在逐步减少。主销区粮食消费量继续增加,部分粮食主产省的粮食消费也有较大增长。目前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7个主销区,产需缺口由2003年485亿公斤扩大到2007年550亿公斤左右。

  (三)粮食生产的各类支持保护政策不断完善,农民种粮积极性有较大提高

  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出台了5个中央一号文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支农措施。取消农业“四税”(农业税、林特产品税、牧业税和屠宰税)政策,农业和农民得到“休养生息”,减轻了负担,农民每年减负约1250亿元;实行农业“四补贴”, 财政综合补贴与财政专项补贴相结合,初步建立了符合我国国情,管理逐渐规范的农业政策补贴体系。其中,农机购置补贴由2004年的66个县扩大到2010年的全国所有农牧业县(场),补贴金额由2004年的0.7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145亿元,接近过去6年中央财政总投入的3/4。

  图22004-2010年农机购置补贴金额变化情况

  目前,中央进一步完善了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等;实施并建立了农业和粮食生产投入增长机制。2007年后,农民直接享受财政支农投入逐年上升,2010年达到8183.4亿元。

  资料来源:2009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另:2009年数据来自财政部,2010年数据来自《关于200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注:从2007年开始,国家财政支农支出因报表制度调整,口径与往年不同,本表中的支农支出仅为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

  同时,为了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这几年还加强林草生态建设、耕地质量建设、推进农业机械化、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从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开始,就明确提出把水利建设的重点转向农田水利建设。2005年中央启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专项补助项目以来,到2008年,共安排工程总投资143亿元;其中中央补助46亿元,地方财政33亿元,农民投资投劳64亿元。这些政策和机制,大大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2003年以来,粮食种植面积、单产、总产量同步增长,粮食生产由恢复发展到稳定发展。

  (四)国家对粮食市场的调控能力不断增强

  目前,我国粮食库存保持较高水平,库存消费比远高于国际公认的17%-18%安全线水平,对粮价的调节能力增强。2004年以来,国家先后启动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预案,在粮食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格。这既保护了种粮农民的利益和积极性不受打击,又防止粮价大幅度波动影响经济运行;完善市场调控机制,适时采取玉米、大豆、油菜籽等临时收储政策,支持企业参与收储,健全国家收储农产品的拍卖机制等。同时,创新托市收购机制,积极培育和发展多元市场主体。目前,全国具有收购资格的多元市场主体已经达到6.7万家,其中,两大国有粮食企业的收购能力不断增强。从2006-2009年,国有粮企累计收购粮食64610万吨,占社会粮食总收购量的57.8%,确保了主要粮源掌握在国家手中,极大地强化了国家对粮食市场的调控能力。

  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

  (一)未来我国粮食需求总量仍呈增长态势

  一是我国人口总量庞大、基数高,粮食需求和供给具有放大效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居民由原来自给型消费转为外购型消费,我国粮食总需求量将逐年增加。目前,我国三大粮食作物的人均口粮消费需求均在平稳下降,只有饲料用粮的玉米和榨油所用大豆消费在增加,产需关系趋紧,尤其是大豆的进口一直在增加,并且未来仍将增加。2010年,现有粮食产能基本满足需求,预计2020年粮食需求总量将达到11450亿斤以上。从供求关系看,我国粮食虽然连续6年丰收,但仍然处于紧平衡状态。满足2020年的粮食总需求,今后10年,每年至少要增产粮食80亿斤,确保粮食安全的任务十分艰巨。

  二是随着工业化、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消费食物的多样化、优质化趋势将加强,动物蛋白食品的消费数量会越来越大。目前,城镇居民的肉类消费算上户外消费,大约有40公斤,已是中国人比较合理的消费量。中国农民年人均肉类消费只有19公斤,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意味着饲料粮消费将进一步增长。同时,工业化也会带来对农产品加工需求的增长,利用粮食转化生物能源的趋势加快,能源与食品争粮矛盾日益突出,将会加剧粮食供求紧张态势。同时,城市化过程中的耕地占用,也会对未来的粮食生产构成制约。

  三是从国际市场看,粮食供求总体也呈偏紧态势。受人口增加、生物燃料发展等因素影响,粮食需求将继续呈刚性增长;受经济衰退、气候变化、许多发展中国家粮食生产水平相对较低等影响,世界粮食生产的不确定性在增大,2007年的库存量已跌至25年来的最低水平。尽管这几年产量有所增长,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供求关系仍然趋紧。特别是2010年受俄罗斯、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等国持续干旱等因素影响,全球小麦减产,部分国家调低粮食产量预期,加剧全球粮食紧张形势。我国利用国际市场来弥补国内个别品种供给不足不仅成本高、风险大,可供我国进口的粮食资源十分有限。

  资料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作物前景与粮食形势》2010年9月第3期。

  未来,紧平衡将是我国粮食供求的一种常态。根据农业部的推算,2015年,我国粮食产需缺口将达到2200万吨,2020年达到2800-2900万吨。上述这些因素,都将加大我国粮食供需总量平衡和市场调控难度。

  (二)粮食供给能力提高严重受限

  一是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尽管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但受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非农建设用地等因素影响,耕地数量逐年减少。2001-2007年,全国耕地面积由12761.58万公顷减少到12173.52万公顷,年均减少98.01万公顷。按此速度,到2020年,全国耕地面积将减少到10899.39万公顷(163491万亩)。这会对未来的粮食生产形成制约,损害粮食安全基础。

  资料来源:根据国土资源部及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整理(注:由于统计口径的不同,有些数据可能稍有出入)。

  二是水资源短缺,干旱威胁严重。水是农业的命脉,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且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作为粮食主要产区的华北平原,由于超采地下水,已经出现9万多平方公里的世界最大“漏斗区”。缺水成为粮食主产区增产的制约因素,同时,水资源污染严重。据统计,全国1200条河流中,有850条河流受到严重污染。环境和水资源污染降低了我国粮食农产品的质量,也制约粮食生产的增长。

  三是自然灾害威胁较重。近年我国自然灾害多发、频发、重发,对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供给造成极大的不便。上世纪80年代全国年均农田受灾面积3400万公顷,成灾面积1667万公顷,90年代年均受灾面积4467万公顷,成灾面积2267万公顷,全国农田平均受灾率达35%。新世纪以来,全国成灾面积仍未有大的好转,2000-2005年6年平均每年农田受灾和成灾面积分别达4741万公顷和2704万公顷,与20世纪90年代接近或偏多,严重的2003年成灾面积达到3252万公顷,严重影响了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目前,突发性极端天气增多,病虫害多发、频发、重发,旱涝灾害特别是干旱缺水状况呈加重趋势,对稳定粮食生产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资料来源:国土资源部网站。

  四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我国现有农田水利设施大多建于上世纪50-70年代,主要靠组织农民投工投劳开展冬春修维持正常运转。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投入,建设标准低、历史欠账多,特别是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两工”后,小农水利建设投入剧减,由1998-1999年的100多亿个工日锐减到目前的不足30亿个工日,导致相当一部分工程运行状况急剧下滑,超期服役、带病运行,老化失修、淤塞渗漏,效率低下、效益衰减。目前,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所占比重为48%,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低。

  (三)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高

  尽管近几年粮食价格稳步上升,但农民种粮收入仍然不高,特别是与从事其他产业相比,种粮比较效益明显偏低。从2004-2008年,由于物质费用和其他成本上升,全国稻谷、小麦、玉米三种粮食平均每亩成本从395元增加到562元,增加42%;亩均净利润从197元下降到186元,下降5.1%,人工成本从141元增加到175元,增加24.1%。农业生产成本的上涨,使得种粮比较收益快速减少,农民主动投入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受到抑制。

  (四)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强

  我国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8%,而发达国家一般在60%-80%,比发达国家低20个百分点左右。农业科研与生产结合不紧密,基础性研究比较薄弱,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到位率低。同时,我国的化肥、农药利用率以及微生物农业、精准农业、基因工程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均落后于发达国家。我国农业研究投资支出占农业GDP的比重已经下降到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之下,政府农业科研投资的68%集中于大宗谷物类产品。非谷物类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方面的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同时,种子产业发展存在育繁推脱节、育种水平低、种子企业缺乏竞争力、市场监管技术和手段落后等问题。

  (五)我国大豆与植物油对外依赖程度大,潜在风险增加

  近年来,我国大豆进口依存度超过70%,大部分的进口源由四大国际粮商(嘉吉、ADM、邦吉和路易达孚)控制,大豆的定价权基本上由其掌握。目前,国内生产已经不能替代进口大豆与植物油。根据测算,按国内亩均产量计算,2008年进口食用植物油与大豆生产相应需要农作物播种面积约5亿亩,相当于国内现有播种面积的20%。我国现有耕地18.17亿亩,年播种面积23.4亿多亩,其生产用途分配如下:粮食16亿多亩,蔬菜2.5亿多亩,油料近2亿亩,棉花进0.9亿亩,其余作物总计2亿多亩。无疑,再将数亿亩用于油料生产是不可能的。2008年11月,海关总署更发出预警,跨国投资企业丰益国际企图垄断国内非转基因大豆的市场。此外,在粮食领域,一些外资企业开始在粮食主产区开展粮食收储和加工,并且向农资供应和粮食种植环节延伸。2010年夏天,外资企业加入到了“抢粮潮”的行列。日前,丰益国际集团投资的“益海嘉里”粮油项目首次在山东、河北等地介入粮食收购环节,而且其收购价明显高于市场价。从农业产业链条来看,外资对我国农作物种子的控制日益加深。在山东寿光,80%的蔬菜品种为“洋品种”,有的洋种子每公斤价格甚至超过了黄金。这些必须引起警惕,否则威胁农业生产。

  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加速阶段,也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适应这一形势要求,保障粮食供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应重点突出以下几方面:

  (一)坚决确保耕地资源和水资源“两条生命线”

  一是进一步严格执行和完善现行水土资源使用的政策法规,做到令行禁止,建立相应的资源损失问责制度和经济赔偿制度,以保证有限的资源能够足量投入粮食生产;二是进一步合理规划国土利用与开展大规模国土整治,使产业、人口、城市发展布局与水土资源的有效、节约、可持续利用相协调;三是全面启动对水土资源的有偿使用,对重要水土资源保护区的地方政府与居民给予经济补偿,鼓励节约保护使用水土资源的技术创新与推广使用,促进有限水土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

  (二)完善补贴制度,逐步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给农民以稳定的持续性预期

  逐步增加直接补贴的资金和规模,扩大良种补贴和农机补贴范围,完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等各项对农民收入的补贴制度,形成稳定的粮食补贴增长机制。参照社会平均工资上涨幅度或物价上涨幅度,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给农民以稳定的持续性预期,从根本上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供应保障能力。

  (三)加大农业科技水平投入力度,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一是积极推进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多渠道农业科研投入机制,支持与粮食生产相关的基础性、前沿性科学技术以及流通领域先进技术研究和应用。二是提高粮食生产设备、设施、方法的科技含量,引导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培训新知识、示范新机制。三是加快现有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制、整合,根据粮食科研和生产实际,推广一批品质优、单产高、适应性强的主导品种和优质高产、节本增效、防灾减灾、标准绿色的粮食生产实用技术。

  (四)高度重视食物的国际供给稳定,建立坚固的战略支撑点

  将来进口粮食、食用植物油与油料是保障我国食物供给的重点。增加供给的渠道,一方面是国内努力生产,另一方面是保障进口,后者将是增加供给的主渠道。因此,首先要保持与美国、加拿大、巴西等粮食、食用植物油与油料出口大国的良好贸易关系,并尽快在土地丰富的国家建立生产基地,基本稳定粮食进出口交易。其次,要特别加强对非洲等食物极端短缺国家的农业发展支援,帮助其加快农业发展,一方面尽国际义务,与国际社会一道努力帮助其逐步缓解饥饿困境,实现其温饱;另一方面,与其建立良好的农业开发关系,改变目前主要依靠南北美洲两个进口支点的局面,建立新的战略支撑点。

  (五)对重要农产品主产区实行全方位保护,保障重要食物数量增加、质量可靠、流通及时

  目前已经对粮食主产区实行的耕地、价格、基础设施、财政、贷款等支持和保护政策,应当扩大到重要的食用植物油料、肉类、蔬菜、水产品、水果等生产基地。特别要综合运用财税、价格、金融、法律等多种手段,建立对重要农产品主产区的政府与农民的利益补偿制度。改变目前“种粮大县、财政穷县”的现象,形成粮食稳定增长、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

  (六)完善食物及粮食安全预警系统

  目前我国食物及粮食供给与消费的基础情况,实际是不清楚的。如耕地面积,过去长期公布为16.5亿亩,上世纪90年代后期修正为21亿亩,进入本世纪初又调整为18.5亿亩。粮食产量与库存,也存在不少重大疑问,比如2009年公布的国家粮食库存2.254亿吨,而社会其它库存如农户存粮却未统计,过去曾经统计约1.5亿吨以上,如此推算,全国粮食总产应当在5.5亿吨左右。基本情况不清楚、不准确,往往导致宏观决策的困难与调控的错位。应当尽快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建立常规的食物及粮食的土地、生产、消费、营养统计调查系统;另一方面,建立食物及粮食安全预警系统。作为人口众多与农业资源紧缺的大国,确切掌握食物及粮食安全信息是非常必要的。

  (七)运用价格、税收手段促进食物的合理生产与科学消费

  目前我国食物供求存在着生产资源贫乏与产供销各个环节浪费并存、部分人口营养过剩与相当人口营养不足并存的状况,显然不利于保持食物供给的长期稳定。可以考虑在逐步提高主要食物生产价格、鼓励增加产量的同时,对在家庭之外用餐征收粮食消费税,并以所征税收设立粮食生产与消费基金,用于支持生产和救济营养不足人口。

  中国目前粮食现状

  民以食为天,充足的粮食储备能保障国民经济及饮食效率。目前,中国粮食储备现状如何?2019年为例,大米和小麦全年进口量仅占当年产量的1.8%和2.3%。即使不进口也不影响国内口粮供应。从库存情况看,稻谷、小麦都能满足1年以上的消费需求。据介绍,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2010年以来持续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19年超过470公斤,远远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的标准线。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粮食总产量6.64亿吨,比2018年增加0.9%,创历史最高水平,实现了“16连丰”。6.64亿吨是啥概念?就是13277亿斤,中国有14亿人口,人均粮食占有量为474公斤,超过了国际公认的400公斤安全线。

  疫情发生以来,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加强市场粮源调度,有序组织拍卖政策性粮源,有效保障了市场需求。目前为止,没有动用过中央储备粮,除了个别市县,绝大部分地区也没有动用过地方储备粮。

  截至目前,全国复工企业的小麦和稻谷的加工能力每天96.2万吨,折合19.2亿斤,按照每天一人一斤粮计算,仅这些粮食应急加工企业每天的加工能力,就够全国14亿人吃一天多。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19-2025年中国粮食贸易行业全景调研及投资战略分析报告》显示:

  国内水稻产量状况

  稻谷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总产最多,在粮食生产和消费中历来处于主导地位。在过去30年中,稻谷种植面积占我国粮食总面积的30%左右。预计到2019年我国国内稻谷种植达到3005万公顷。

  2018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65789万吨,比2017年减少371万吨,下降0.6%。其中小麦13143万吨,玉米25733万吨,稻谷21213万吨。

  东北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主产区,最低收购价中晚稻收购量占到全国的近七成。去年秋粮上市以来,黑龙江、吉林陆续启动水稻最低收购价收购。通过多项惠农措施,努力做到库等粮、钱等粮、快售粮。收购期内,黑龙江分公司收购最低收购价稻谷1433万吨,较去年增长5.6%,向农民支付售粮款374.5亿元,为农民春耕备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中国粮食产量分析

  2018年稻谷播种面积为2960万公顷,同比减少57.6万公顷(863万亩),减幅为1.91%;稻谷单位产量为6.848吨/公顷,同比减少0.064吨/公顷,减幅为0.92%;全国稻谷产量为2.027亿吨,同比减少586万吨,减幅为2.8%。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国家通过降低2018年稻谷最低收购价、增加休耕轮作面积等方式引导农户进行种植调整。

  2018/19年度国内稻谷总消费为18628万吨,较2017年度增加68万吨,增幅0.37%。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居民肉蛋奶消费增加,人均稻谷消费量减少,预计稻谷食用消费为15650万吨,较2017年度略减30万吨,减幅0.19%。受稻谷去库存影响,部分存储年限较长、质量不佳的稻谷可能进入饲料及工业领域,预计饲料消费及损耗为1400万吨,较2017年度增加50万吨,增幅3.70%;工业消费1450万吨,较2017年增加50万吨,增幅3.57%。

  2018/19年度我国进口稻谷(大米进口量除以0.7)450万吨,较2017年减少50万吨;预计2018/19年度出口稻谷(大米出口量除以0.7)250万吨,较2017年增加50万吨。

  中国粮食贸易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与其他国家相比,农业水平较为薄弱,所以我国一直重视农业的发展,在生产和贸易两方面都积极地给予支持和保护,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总体来看,我国粮食贸易经历了四个阶段:(1)粮食贸易以净出口为主(1949-1978年);(2)粮食贸易以净进口为主(1979-1991年);(3)粮食贸易进出口交互阶段(1992-2001年);(4)进入国际贸易体系阶段(2002-至今)。近几年,美国利用单边贸易措施,对我国采取“337调查”“301调查”和“232调查”,特别是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由此涉及的征税规模及产品范围不断扩大,对我国的粮食贸易市场产生了巨大的挑战。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粮食安全问题,由于粮食生产存在波动,粮食消费结构不停变化,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做到完美的供需平衡,必须借助进出口贸易来辅以调节,这促进了粮食贸易地位的显著上升。随着我国人口数量增加,粮食供求总量趋紧,结构性矛盾突出,粮食贸易总额、进口额呈现出较大的体量,出口额相对较小。2018年,我国粮食进口量11555万吨,其中,进口大豆8803万吨,占进口量的76%,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少,增产能力面临技术瓶颈,单产能力低于玉米等其他粮食作物,导致了国内大豆的供给能力止步不前,自给率仅为7.87%,消费主要依靠进口,对外依存度较高,这为保障粮食安全留下了隐患。

  粮食贸易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进出口数量上,政治、经济、文化与粮食贸易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粮食是所有产业发展的根基,发达国家可以通过操控粮食贸易来扰乱其他国家的粮食供需,从而影响到所有产业,甚至波及到其他国家的社会稳定和市场秩序。

  粮食安全与粮食贸易密切相关,两者互为因果、互相制约。不同的粮食贸易政策会直接影响粮食安全水平,而粮食安全水平的变化又推动了新贸易政策的革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贸易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随着贸易规模的不断增加,粮食贸易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作用越来越明显。目前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矛盾已经从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安全和品质安全。在结构安全方面,主要表现是玉米、稻谷阶段性供过于求,大豆、高粱、大麦等供给不足;高端优质产品供给不足。在品质安全方面,我国部分粮食品种还不能完全适应消费升级的需求。比如,稻谷、小麦有较大库存,但优质数量占有的比例较小。另外,我国粮食出口能力越来越薄弱,在国际贸易中难以赚取经济利益,这都不利于我国粮食产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benqdjg.com/daxuepaiming/66428/

大学介绍推荐文章

大学介绍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