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魏师说书

发布时间:2018-01-14 来源:热门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热门推荐 > 手机阅读

【www.benqdjg.com--热门推荐】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本站精心为大家整理了答魏师说书,希望对你有帮助。

  答魏师说书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

  这是文章开篇的话。《古文观止》在这句后面批云,“一篇大纲领,具在于此。”好象这话就是本文的文眼。但在文末的总案里,吴家的这哥俩又说,“通篇只是吾师道也一句”,好象文眼又不是这句了。从后文来看,似乎还是该以总案里的看法为是。对于为什么老师的职责就是传道受业解惑,还有老师是怎样来传道受业解惑的,韩昌黎基本上没有做什么分析,文章的重心放在要勇于拜师学习上。《师说》不是驳论文,但驳论的意味相当明显。我读韩文时有两个地方感受最强烈。一是写到感士不遇的题材的时候,作者激动于中,不平则鸣,或愤激,或解嘲,都有特别动人之处,从这点上说,《师说》不算是韩愈最能感人的文字。二就是韩愈特别善写驳论,《进学解》、《送穷文》都是辩难,《张中丞传后叙》挥斥“自比于逆乱”者,《讳辩》反驳挖苦流俗的繁琐忌讳,至于《论佛骨表》这样的辟佛文字更不消说,力拔千钧,气势迫人。而即使不是明摆的以驳论的形式出现,作者也喜欢树个对立的靶此文来源于文秘114网。因此读韩文你能很清楚的感受到,韩愈的话不是平空说的,每一句话话锋所向,都是冲着某个对手要害去的,——《师说》就是这一类。大约写论文要精彩就不能自己单练,要找个对手跟自己对掐才能写出味来,用韩愈自己的话说,这叫“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则群聚而笑之。

  韩愈说这句话,是从切身感受而发的。他自己就是“曰师曰弟此文来源于文秘114网云者”的典型,当时“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此文来源于文秘114网”(《新唐书?韩愈传》)。谈到《师说》的写作背景的时候,几乎所有的文章都会引用柳宗元的这段话:“今之世不闻有师,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招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愈以是得狂名。”(《答韦中立书》)则当时写这样的文章,表达这样的见解,需要相当的勇气,自不待言。不过我倒更注意柳宗元的另一句话,他在《报严厚与书》里说:“仆才能勇敢不如韩退之,故不为人师。”

  柳说自己不如韩愈,大约是谦抑之辞。韩愈的文章的长处,在于骨力气势,情理交融,不论结构文字,都能苦心经营而不露斧凿痕迹,相比之下,柳宗元最精致的文字(如《永州八记》),反而显出有点“做”。可以说,韩文有一种厚势,确实为柳宗元所不及。但是细究下来你会感到,这种厚势极非来自学问修养,也非来自玄想哲思,多半是从文字章法里直接体现出来的。简单的说,就是韩愈的优势首先是文学技巧要更高明些。但是你得知道,这两位可都不是首先以文学家自居的,那么再比比别的东西,也就不能说是我多事。为人这里先不谈,单说思想。韩愈虽然标榜“文以载道”,但他的《五原》不过是儒家寻常的见识,和柳氏的《贞符》、《天说》一比,高下立判。当然,另一个意义上说,见识寻常不是坏事,因为正好利于普及。

  说到底,为不为师主要还是跟性格有关。韩愈好为人师,自然在提携后进上颇有功绩,但是他一方面固然因此承担了压力,另一方面,这样做也给他带来极大的成就感,——他是很向往一个宗师的身份的。看韩文我总不免有这种感受,他最好的文章里,都多少有些顾影自怜的意思,看似自责,实则炫耀的内容甚多。他的发言率真,无所避忌里,有忠正刚直的成分,却也有不知天高地厚一时冲动的成分,甚至多少还有点好出风头的意思。他的性格过于外露,以上是一端,“不善处穷,哀号之语,见与文字”也是一端。他的怨气常常过盛,但又有幽默感,有自我解嘲的本事,这就是韩愈文章的“狡狯”处。尽管并非韩愈的本愿,但是这种作文时的“狡狯”最终还是不免流露到做人上来。犯颜极谏的时候,他确有为了心中的“道”而不惜代价的决心,可是对于这个代价他其实并没有很清醒的认识,因此事后往往后怕。《论佛骨表》,一封朝奏,夕贬潮阳,但一到贬所,又立刻上表请罪。也正是因此,柳宗元的命运是一贬再贬,而韩愈两次获罪,却都在不久后又回到了长安。

  ㊣“吾师道也”是文章的主旨。话当然不错,到今天也很难提出什么不同的意见来。不过前面说了,韩愈写这篇文章是有和人对掐的意思的,因此对于“师道”的含义,这篇文章主要只谈了一面,那就是只要对你学习“道”有好处,任何人你都是可以以他为师的。至于从这句话里还可以引出的另外一个意思:你要信奉的是“道”本身,而对于那个作为老师的人,实际上没有必要过分迷信和盲从,文章就只是隐约提及了,——当然,这个见识在中国其实也是“古已有之”的,那就是《论语》里讲的:“当仁不让于师”。

  表面上看,柳宗元是比较典型的中国文人的儒道二元的性格,“贤者不得志于今,必取贵于后,古之著书者皆是也,宗元近欲务此”,可进可退,伸缩的`余地较大。而韩愈则儒家得很纯粹,甚至只讲兼济天下,连独善其身都恨不得要否定掉。但实际上他积极入世,却不脱文人常见的毛病,对世事人情的认识过于简单。愈了,就不免退之,性格上的不甘退缩,最终往往是以人格上的更大的退缩为代价的。终于,柳宗元写信给担任史官的韩愈说:“今学如退之,辞如退之,好议论如退之,慷慨自谓正直行行焉如退之,犹所云若是,则唐之史述卒无可托乎?退之宜更思:可为速为;果卒以为恐惧不敢,则一日可引去,又何以云行且谋也?今人当为而不为,又诱馆中他人及后生者,此大惑矣。不勉己而欲勉人,难矣哉!”

  “位卑则足羞,官胜则近谀。”这句话是韩愈竖的靶此文,相当于钱玄同假托出来的王敬轩。但是客观点看来,至少后面一句是颇有些道理的。后世以门生故吏之名,拉帮结派,成群作党,谋私祸国,纵横不法的事,至今仍不见衰减的势头。韩昌黎地下有知,恐怕不能无恨。不耻相师自然是好事,但理论上的善举,落到实处往往变了味道。而在行为的性质只能依靠当事人的个人品质来保障的社会里,这样的事永远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

  答魏师说书

  记得阳明先生的名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一直感觉有禅意在其中,即如“心随意转、意随心动”之说,先生在《答顾东桥书》一文中也提到“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其虚灵明觉之良知应感而动者,谓之意。有知而后有意,无知则无意矣。”阳明先生实在是个能洞悉内心、随时意会的高士,心和意的关系之微妙恐非有深刻人生感悟者能明白。

  关于良知,即天理,套用仓央嘉措的一句诗,“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良知是不随人的情和意而改变的,她就在那里,不悲不喜,而要遇见她全在于自己的一颗至诚之心,我们常常会混淆情意和良知两者之间的关系,将主观和客观混为一体,情意是主观的,良知是客观存在的,致良知就是探寻客观存在的真理的过程,不可凭借自己的主观意念揣摩附会。原先一直认为阳明心学是唯心主义哲学,看过一位颇为知名学者的文章,也是持如此观点,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的感悟,原文已不可寻,大意是想到阳明心学就好美,因为唯心才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而唯物主义一看就是枯燥刻板令人生厌,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感性至极的诗人在吟唱,将阳明心学视为了足尖上的舞蹈,而当时我也欢欣鼓舞击掌叫好。今天当我们深入学习先生的文章、领悟先生的思想、践行先生的心法,才发现阳明心学真真切切是个唯物的思想,因为良知乃世上最大的客观,来不得半点虚伪做作和矫情,而心法乃致良知的术,只有诚实不欺、循天理而动,不虚妄唯心方可臻至良知,对本文愿与大家分享两点感悟。

  1、起心动念才是根本,觉察到本意方为良知。

  读左传曹刿论战一章,当齐国攻打鲁国的危急关头,曹刿问鲁庄公拿什么来应战,两者之间有过一段对话: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鲁庄公提到的分给百姓衣食、给神明牺牲玉帛,在曹刿看来不过是小惠小信,其起心动念不过是为了巩固维护自己的地位而已,而不是真正的爱民如子。而当庄公回答到秉公执法时,曹刿才看到了他的仁义之心,因此才答应帮助应战齐国。这个故事其实生动的诠释了什么是意,什么是良知,当曹刿透过现象看本质,明辩了意之是非,也就找到了良知之所在。因此,我们可以将意理解为起心动念。

  在多年的管理工作中,我经常遇到员工离职的问题。很多时候自己感到不解,平时我也嘘寒问暖、尽量礼贤下士,出国回来也会带一些小礼物,请客吃饭也不算少,有时候员工的父母生病也会给一些资助,更有平时对员工自认也是比较信任,甚至还有自己手把手教会带出的徒弟最终不辞而别,想到这些真是痛彻心肺、无法理解。最近反复学习致良知的集义,对这个问题算是有一点认识了。回看自己,如曹刿问鲁庄公一样,自己对员工的关心只是流于表面,以为给点小恩小惠就可以笼络人心。可是扪心自问:自己真的了解他们要什么吗?以前学习管理课程时,老师常将留住员工归结为三点:1、感情留人;2、待遇留人;3、事业留人。作为中小民营企业,我们的待遇不会太高,感情上如果没有建立起命运共同体也不会深到哪里,事业上我们只是为了解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谈不上有多么宏伟的目标和理想,何况员工也认为企业不过是你老板的事业,自己不过是个打工仔。现代管理中靠传统的“师徒关系”是留不住人的,员工永远在权衡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曾经幻想靠外面请的培训老师来“搞定”问题,结果员工们要么阳奉阴违敷衍了事,要么明着对抗怪话连篇,每次外培都是虎头蛇尾半途而废。“任情任意,认作良知,及作意为之,不依本来良知,而自谓良知者,既已察识其病矣。”我们总是以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根本不了解员工的需求和想法,又怎能让他们安心和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共同奋斗呢?

  康恩贝的胡季强总在学了致良知后,回到企业的第一件事就是释放自己的股份比例给高管们,做好股权激励机制,同时带领核心骨干们来到龙场重走先生走过的路,一起修习致良知。员工和企业的命运绑在一起了,老板和员工的价值观统一了,员工也成了老板,当然工作的干劲激情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结果也是效益大增、业绩喜人。而自己在多年的管理中,对于员工股权激励总是“雷声大雨点小”,光说不练,在企业效益好的时候舍不得分,在效益不好的时候分不出去,错失了一鼓作气、齐心协力冲上去的大好机会。今天看到同行企业惠威科技上了中小板,真是百感交集。当初同时从音响、扬声器起家,他们在管理上、股权上、产品上下功夫,惟精惟一,经过二十年的不懈努力终于上市,而我们缺乏的正是坚韧不拔的致良知之心,意志薄弱,心念动摇,结果距离越来越大,想到前些日子把所有的问题归结于互联网的冲击、行业的低迷、实体经济的下滑、国际市场的不景气甚至于运气不佳,唯独没有审视自己是否有致良知之心,而同样的行业同样的起点,惠威科技的上市不啻给我的借口理由给了当头一棒!

  2、诚切专一才可圆融洞澈,岂可拘于体面格于事物

  在致良知的学习中,有几个要求:不讲一句善意的谎言、不说一句负面的话语、尽己责,这也是修一颗致良知之心的基本要求,道理可谓人人明白,可做到的又有几人?诚如阳明先生在《寄邹谦之书》中所言,“某近来却见得良知两字日益真切简易。朝夕与朋辈讲习,只是发挥此两字不出。缘此两字,人人所自有,故虽至愚下品,一提便省觉。”,良知二字说起来简单可做起来又何尝容易?须得有“诚切专一”之心。

  今天和一位多年的公益组织朋友参加一个会议,恰好朋友也是致良知学习xxx,平时极富有爱心,也非常有正义感。我们在交流分享时,他感触良多。以前他的性格可以用刚烈二字形容,眼里揉不得半粒沙子,经常为了一己之见和别人扛个面红耳赤,如果意见分歧务必据理力争求得上风,所以好心也坏了不少事,支持者对他又爱又恨、反对者自然背后是咬牙切齿。在修习至良知的路上,他是孜孜以求、严格要求自己,短短几个月成熟了很多,成长的速度惊人。再接触时,一个懂得包容、换位思考、平和的他呈现出来,今天见面时他对阳明先生在《书正宪扇》中的“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理解深刻,感悟良多,并身体力行、在知行合一上严格要求自己。在交谈中,他提到对“不说一句善意的谎言”的困惑:在生活中,为了给人面子,拘于体面,常常不得不说一些违心的话。前几天他去赴朋友的宴会,朋友有一道菜没有掌握好火候,味道难以入口。为了顾及朋友的体面,他还是连连称赞好吃。事后对比致良知的要求,感到非常矛盾纠结。“所疑拘于体面,格于事势等患,皆是致良知之心未能诚切专一。若能诚切专一,自无此也。”先生在本文中有明确的回复,宴会上的菜味道不好是件小事,如果我们也要以谎言庇之,如果遇到大事又将如何应对呢?《孟子·离娄下》有一句话:“夫 章子 ,子父责善而不相遇也。责善,朋友之道也;父子责善,贼恩之大者。” 当然,责善也要注意方式方法,阳明先生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中》即告诫,“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从与朋友的沟通中,可见我们常“一涉酬应,便又将人情物理与良知看作两事”此诚不可以不察也。

  我自己在朋友和同仁中素以“老好人”闻名,而在非常熟悉的人面前即会“原形毕露”,急躁自负。在公益之路上,有一些同仁,开会时满腹经纶、振振有词、妙语连珠,慷慨激昂,挥斥方遒,总是能博得满堂彩,让人心潮澎湃,引导整个会议题的走向。而会后却石沉大海、无影无踪,每每有事总是以各种“令人不得不信”的理由推托搪塞,实属无奈之至。为了顾及对方体面,我总是没有立场,听之任之,美其名曰“包容”,其实内心郁闷不已,对组织的负面影响不可谓不大。长此以往,在良知之道上愈行愈远,那些同仁更是我行我素。回看问题,还是出在自己身上,因为拘于体面、格于事物,失去了一颗本心,内在的纠结狼奔矢突,弄到自己疲惫不堪、心力憔悴。而在面对非常熟悉的人面前,特别是家人或公司员工,为了平衡矛盾的心,稍不如意便会暴躁愤懑,发泄负面情绪。致良知之路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岂得又为体面所局,事势所格?”

  纵观为何会拘于体面、格于事物,说到底还是一个“私”字在作怪:为了利益,为了虚荣,出于担心害怕,抹不开面子,说违心的话做违心的事,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安全和名利,为了保护自己,人越活越小,良知被世俗蒙上了灰尘不复透彻、更无真诚可言!“即已动于私意,非复良知之本然矣。”

  答魏师说书

  师伊至,备闻日新之功,兼得来书,志意恳切,喜慰无尽!

  所云“任情任意,认作良知,及作意为之,不依本来良知,而自谓良知者,既已察识其病矣。”

  意与良知当分别明白。凡应物起念处,皆谓之意。意则有是有非,能知得意之是与非者,则谓之良知。依得良知,即无有不是矣。

  所疑拘于体面,格于事势等患,皆是致良知之心未能诚切专一。若能诚切专一,自无此也。凡作事不能谋始与有轻忽苟且之弊者,亦皆致知之心未能诚一,亦是见得良知未透彻。若见得透彻,即体面事势中,莫非良知之妙用。除却体面事势之外,亦别无良知矣。岂得又为体面所局,事势所格?即已动于私意,非复良知之本然矣。今时同志中,虽皆知得良知无所不在,一涉酬应,便又将人情物理与良知看作两事,此诚不可以不察也。

  心得

  良知无善无恶即天理、意则有是有非为人欲。“存天理、去人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秉“良知”打磨自身、去芜存菁,以臻“成就德性、诚自家意”之境,方可“致良知”于酬应之时,不拘体面、不格事势,实现“知善”与“行善”的统一。

本文来源:https://www.benqdjg.com/news/17344/

推荐访问:

热门推荐推荐文章

热门推荐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