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需要高素质人才

发布时间:2022-02-13 来源:热门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热门推荐 > 手机阅读

【www.benqdjg.com--热门推荐】

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历史过程中最核心的目标和产物,是社会现代化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近年来,我国越来越把提高国民素质,培养现代性人才,实现人的现代化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和当务之急。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现代社会需要高素质人才,供大家参考选择。

  现代社会需要高素质人才

  一、探索具有二中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校本工作模式

  学校成立了由全体行政干部组成的领导小组,校长和党总支书记任组长,负责全面落实校本培训的各项任务。制定了校本培训的实施方案,逐步建立、健全了学习培训保障制度,主要包括:定期研究培训工作的制度--每学期开学初研究培训计划,学期末进行总结;考核评价制度--定期考核其执行情况,做出综合评价并予以表彰;经费保障制度--根据实际需求确保相应的经费支持。

  2005年,我校成立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办公室,负责实施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开展具有二中特色的校本培训。学校每年召开一次人才建设工作会,从数量、年龄、学科结构等方面分析教师队伍现状,找出优势和不足,确定教师队伍的发展点。针对特级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和市区校三级骨干教师的不同情况,学校明确提出他们在发挥骨干教师作用方面所应承担的职责和任务。按照教龄将教师的职业发展分为" 胜任期" 、" 成熟胜任期" 和" 成熟创造期" ,对不同阶段的教师提出不同的任务要求。为发挥不同层面的教职工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骨干作用,二中每两年评选一次校级骨干教师和骨干职员,明确职责任务。结合学校开展的" 青蓝工程" 、" 名师工程" 等人才建设措施,学校鼓励教师人人都成为" 特色教师" ,并以评价的方式激励教师成长。

  我校还建立了一支以校外专家为主、本校优秀教师为辅的高水平师资培训队伍,其中有长期从事教育教学的特级教师和干部,有专门从事教育科研和心理健康研究的专家。我校还聘请了清华大学、北师大、北京教育学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指导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三个有机结合助推教师自主发展

  (一)个人规划与学校规划有机结合

  2006年,学校举行首届人才工作会议。会议向全体教职工发出一个积极的信号:人人都是学校发展的主人;人人都有超越的机会;人人都有创新的空间;人人都有成才的前途。

  学校需要的人才是多元、开放、不拘一格的,因而,教师的学习和发展也应当具有多元、开放和不拘一格的特性。适逢学校制定" 十一五" 规划,学校指导教师将个人的职业目标与学校的发展目标相协调,制定了个人学习计划和职业生涯规划。学校还针对特级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和市区校三级骨干教师以及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情况分别提出指导性要求,从而将教师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学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融为一体,使教师充分享受学习的丰富,享受工作的快乐,享受团队的力量,享受生活的幸福,思维方式、行动方式、教学观念、教学效果等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二)学习活动与教育科研有机结合

  在教师的学习中,学校关注并引导教师把日常的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融为一体。提倡自我反思:倡导教师进行自我对话,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思考、审视和分析,定出个人学习计划和职业发展规划。倡导同伴互助:以教研组、备课组为互助载体,以教学中的问题为研究内容,促进教师间的对话,鼓励学术民主,形成了大胆批评、各抒己见的学术风尚。 例如:以课例研究为切入点,教师们认真学习、理解、实施新课程;以关注学生的" 学" 为切入点,开展" 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设计" 的教研实践;以" 一堂好课的标准" 的讨论为切入点,开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等。围绕这两个主题,我们对全校1900多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以调查统计信息为基础制订出了符合学校特点的" 一节好课的标准" 及" 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设计的标准(讨论稿)" 。先征求全校师生的意见和建议,然后再进一步征求教研组长、特级教师及骨干教师的意见,经过十八次修改,最后形成了大家公认的好课标准及好的教学设计的标准。

  (三)培训培养与发展特色有机结合

  贯彻" 全面培养全体教师、重点培养青年教师、努力培养骨干教师" 的整体部署,通过建立校本培训这一有效的学习机制,来实现教师的自我超越、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也使学校的绩效得以提高,使学校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校本培训呈现多元化的局面:在培训内容上,我们注意符合教师群体的学习心理,及时调整学习内容,以满足教师快速更新知识结构的需求;在培训形式上,鉴于教师工作的特点,我们创新学习途径,采取多种形式激发教师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将理论学习培训与学校的校本培训相结合;将人文校园建设的内容和建设数字校园相结合;将自主学习和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将空泛的理论和活生生的事例相结合。开展好各种层次的团队学习,构建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学习体系;在学习效果上,我们以个人有收获、学校得发展为最佳效果。学校除保证教师参与研修中心的教研活动外,每周还专门为各教研组调配了一个半天的时间,开展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在认真贯彻教学常规的情况下,坚持扎扎实实抓双基培训,如:教师仪表、教师语言与板书培训,案例演讲及交流读书笔记等,使校本培训更有目标性和实效性。

  学校大力支持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和进修活动,努力为教师们创造各种深造和进修的机会。在职教师70%以上完成研究生学历。40岁以下教师的外语水平进一步提高,成为具有双语教学能力的教师。几年来,学校先后组织10批99位老师赴广州、福州、上海、天津、香港、澳门、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交流学习,合计投入近70万元。学校还组织老师们参观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展览、参观新建成的首都博物馆;组织各科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到教科书中所涉及的地方进行" 文化旅游" ,创造条件帮助老师阅读社会之书,深化对教材的理解和感受。这些鲜活的培训,开阔了教师的视野,受到教师们的热烈欢迎。 学校开设了" 百家讲坛" ,每学期举办学术讲座,以此丰厚教师的科学与人文底蕴。总结推出名师,举办物理特级教师杨惟文教学思想研讨会,发挥" 数学特级教师王文杰工作室" 、" 钮小桦校长工作室" 的引导作用,使名师的教育理念惠及更多的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带教,

  开辟骨干教师网上专题区,实现资源共享;举办" 现代教师研修班" ;支持骨干教师外出讲学。六年来,学校青年教师中有近200人次与导师结对,教学业务显著提高,部分优秀者已成长为市、区、校级骨干或学科带头人。学校倡导人人都成为教学有独创、带班有特色的" 特色教师" , 1988年起建立每年一次的" 五四" 表彰优秀青年教师制度,1992年开始增设" 青蓝杯" 。1996年改为每两年一次,共表彰优秀青年教工448人次,54人次获" 青蓝杯" ,对青年教师产生了很好的激励效果。

  三、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实现教师专业成长

  我校以" 观念先行、科学筹划、理性操作、强化管理、整合资源、立足校本、实现创新" 为指导思想,规范化、创造性、有特色地实施课程改革。学校成立了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和学分认定委员会,组建了课程处,全面负责制定学校课程规划。教务处、学生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办公室、信息中心、校团委、学生会等各处室也都制定了具体的课改工作计划。对学校全部文本资源、网络课程资源、电子音像资源、人文资源、学生资源、社会资源、设施资源等进行深度整合,为课程改革提供保障。化学组、历史组、数学组、语文组、外语组、政治组等各大学科先后举办(承办)了48节市级研究课、展示课,接待了约9600位来自全市各区县的教师、教研员、国家和市级教育科学专家前来听课点评,《北京日报》、《现代教育报》等媒体刊登了百余篇报道,介绍二中实施新课程以来模块学习、学分认定、" 长短课" 结合、选修课设置、导师制、试卷改革、" 选课指导手册" 、" 学生手册" 等做法的初步成果。在此期间,学校还先后接待了全国部分城市中小学党建工作座谈会、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策划学术年会的代表以及上海、南京等地同行到学校交流新课改情况。

  我校教师在学习中收获越多,创新思路就越开阔,课程建设显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从以往的40门选修课到2007年暑假开出的138门涉及社会、人文、金融、环保、国防、艺术、体育等内容的选修课;从只有几个学生参加的兴趣小组到自由选题的23个研究性学习组织的50多项选题;从单纯的班主任制到新高一年级一位教师全方位负责多名学生的导师制;从传统的家长会到家长与导师面对面茶叙恳谈,深度沟通;从传统的理化生专业教室到开发涉及13个专业的36个资源教室。学生对于课程的选择在一个学期就经历了由" 套餐份饭(大家齐步走,人人一个样)" 到" 自助餐(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发展目标选修课程)" 再到可涉足" 自制餐(自选课题、自拟方案、自己准备材料仪器、自己总结实验结果)" 的" 三部曲" 。

  总之,我校教师积极抓住新课程改革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本着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 充分发挥教师主体性作用,扮演着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开发者、教材编制者、教材选择者的多重角色。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们提高了对教育的理解并丰富了自身的学科知识, 超越课堂时空去思考教育教学问题。此外,在参与课程开发的同时,我校教师逐渐形成了群体合作的工作关系和与他人共事共谋发展的工作能力, 形成一种积极的学校氛围, 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四、营造教师专业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中深厚的文化精神和文化传统,是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造并逐渐积淀下来的共同的价值取向、理想信念、行为准则、处事规范,作为学校的精神财富,它时刻发挥着导向、约束、凝聚、培育的作用。

  我校教师在不断的学习中,进一步坚定共同的价值选择,进一步扩大多元的文化权益,进一步陶冶自觉的文化情怀,进一步传承深厚的文化传统,进一步创新独特的文化品牌。如:二中作家群现象的研究;开设二中教师自己的《百家讲坛》;举办中秋赏月晚会感受古诗、古曲;民俗运动会弘扬民族文化等等。二中近两年建成了教师博物馆、文史哲馆、古籍室、

  美术馆、艺术走廊;成立了班主任沙龙、教师书画社等团体;组织了教师文化游...... 这些活动的开展,都旨在积极培育学校文化,营造教师专业发展的心理与工作环境。

  对历史的尊重,对前辈的敬仰,对当下的把握,对未来的期盼,使学校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钮小桦校长提出了" 空气养人--塑造和谐的文化以滋养师生" 的理念。" 空气养人" ,指的是文化之气、和谐之气、科技之气和环保之气,渗透于制度、课程、活动、环境之中," 建设充满人文情怀的环境文化、开发独具特色的课程文化、拓展' 敬业乐群、和而不同' 的精神文化、完善' 以人为本' 的制度文化" 。学校文化的核心精神通过师生的不断实践,概括为" 求真务实,恪守严谨的科学态度;坚持真理,敬业宽容,作风民主,富有爱心的社会责任感;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扎实创造的学风校风" 。这种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且正在逐步转化为全体师生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养眼、养心、养德、养智、养体、养行" ,构成了有利于师生共同发展的良好生态,整个校园呈现出优质硬件设施和儒雅的软实力资源相得益彰的局面。

  五、以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评价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途径。评价与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并行的、不可分割的实践系统。构建科学的评价模式, 可以极大地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工作者认为,这种评价模式框架为:在评价目的方面,重激励而非重奖惩;评价氛围方面,强调教师参与评价;评价主体方面,突出评价主体多元性;评价方法方面,提倡人种学、质性研究方法的应用;评价内容方面,要求重视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评价。

  本着这样的原则,我校建立了任课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班主任评价、骨干教师评价等一系列评价体系。在评价过程中,我们淡化评价的鉴定、甄别、奖惩作用,突出评价的过程性、诊断性,发挥评价的导向性、激励性和改进性功能,即通过评价帮助被评价者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明确未来改进和完善的方向,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成熟和发展。我们还参加了北京市" 实施发展性评价、促进中小学教育质量提高" 项目组对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在专家引领下获得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和策略。

  通过以上不同途径的探索,在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水平稳步提高。目前,全校215名教职工中:中、高级职称140人;一线教师134人中,研究生课程班结业68人,硕士学历23人,博士学历4人,占任课教师的71%;在岗教师中,特级教师7人,市级学科带头人2人,市级学科骨干教师11人,区级骨干教师28人,校级骨干教师23人,达到了历史新高。学校先后有12名教师成为东城区名师工作室成员,有28名骨干教师担任东城区兼职教研员。近年来,学校举办校本培训52次,9734人(次)参加专题培训;先后有97名教师举行了市级以上公开课、研究课;承办市级以上教学研讨会十余次;获得国家、市、区级表彰奖励近200项。承担《引发新教师心灵智慧的教育叙事研究》、《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及医务管理中的渗透》、《高中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小组的应用实验研究》、《运用传感器构建中学物理实验数字化平台》、《高中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效益研究》等五项国家级、市级 " 十一五" 教育规划课题。2005年以来,学校每年举行一届教学科研学术年会,共收到论文254篇,编辑了7部优秀论文集。9个教研组和280人(次)的教师获得学校教科研活动表彰;2005年以来,我校教师共有223篇教科研论文获区级以上奖励。2005年以来先后表彰了112名骨干教师、107个师徒结对组合、31名骨干职员、192名特色教师以及30名" 青蓝杯" 获得者,涉及科研、竞赛、学生活动等方面的730多个单项奖励,获奖面达到50%以上。优秀教师的团队优势不断扩大:孟艳获得北京市" 五四" 奖章;范锦荣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学科带头人、东城区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范锦荣、吴京梅在2008年度媒体公选中荣获" 金牌教师" 。周传章、李建红、杨晓琳、吴京梅等10位教师被评为北京市骨干教师,近三年来,我校获得北京市紫金杯班主任3人,

  获区级优秀班主任6人。

  2005年北京二中被评为东城区" 学习型学校" 创建工作先进集体;2003-2005年度被评为" 北京市教育科研先进学校" ;2006年7月获"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十五' 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示范校" 称号;2007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 教工之家" ;2008年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从2005年至今,学校连年在东城区教育系统年度综合评价中获" 特等奖" 。从2005年到现在,我校在市级以上主流媒体发表报道570篇,充分展示了我校的办学成果和积极经验。

  六、今后教师专业发展工作的设想

  (一)进一步加强师德培养

  教师的" 专业发展" 需要" 师德" 作为动力支持。师德不应仅仅成为教师必须遵从的外在的规则和律令,更应当成为教师实现人格完美、追求生命超越的自觉追求和内在心灵驱动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坚持师德一票否决制,在全体教师中大力表彰先进师德事迹,宣传、弘扬师德先进个人,树立师德先进模范,使师德建设和业务培训逐步统一于教师培养的实践中。

  (二)进一步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

  针对青年教师的发展需求,学校采取新教师岗前培训、学校办学思想的学习、青年班主任培训、师徒结对、教育教学工作交流、教改新思想新理论的学习、树立优秀青年典型等措施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设平台,并在大型活动中锻炼培养青年教师。

  (三)继续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

  区、校级骨干教师和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应该分别进入了教师专业发展的" 成熟期" 和" 创造期" 。我们将力争建构学校市、区、校级骨干教师培养体系,为学校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形成一支分批次、有梯度、从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过硬的后备骨干教师队伍。

  (四)抓好特级教师的培养,锻造名师团队

  学校的特级教师队伍面临着年龄结构偏大的问题。未来的三年中学校将重点做好分阶段、按步骤培养一批特级教师后备力量的工作。根据教师个人发展计划和学校发展目标,每1-2年确定3人左右的特级教师培养目标。为这些教师的发展提供平台,通过安排后备教师带徒弟、在全市全区上示范课、在重要刊物上发表文章、举行有关教学研讨活动等方式加强后备教师的宣传力度,扩大教师在市区学科领域的影响。力争在五年中,形成一支6-8人左右的后备队伍,在每次的特级教师评审中争取有2-3名教师通过评审。

  名校造就名师,名师成就名校。学校在培养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和特级教师的同时,将着力打造一支在全国、全市知名的教师队伍。重点通过教师自我成长、学校的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教师外出培训、讲学交流、学校举办大型教学研讨活动、主持课题研究等途径为造就名师搭设平台。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造就一支老中青相结合、在全市乃至全国具有影响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名师团队。

  (五)继续倡导人人都成为特色教师

  对于整个教师群体而言,在成就名师的同时,我校倡导人人都成为高品位的" 特色教师"--教学上有独到之处,带班有特色。教师的工作需要长时间培育才能逐渐形成一种从事教育工作所必需的涵养,形成教师的学识水平、知识视野、思维品质、创新意识、审美能力、气质品位、价值取向、人格修养的总和,形成个人独有的特色。

  (六)积极开展行动研究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不必被动地等待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 再不假思索地把这些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去, 而是自己就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 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 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可以说, 行动研究把教学与研究有机

  地融为一体, 它是教师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是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保证。

  学校将积极鼓励教师开展研究,著书立说,为教师进修高一级学历提供各种支持,提高全体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专业功底。

  回首过去,我们由衷自豪;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尽管在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我们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我校乃至全国的教师专业发展,不论思想理念还是实践探索,都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北京二中希望具有国际视野和胸怀,渴望成为全国优秀中学生成材的摇篮。我们的软实力需要增强,我们渴望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我们相信,在高校专家的指导下,我校教师专业发展必将迈上新的台阶!

  现代社会需要高素质人才

  人才的一种重要素质

  全新的事业成功概念告诉我们,现代社会最有力的事业发展工具之一就是人际网络。人际关系己成为现代人事业中一种重要的发展资源。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并不是只有专职公关人员才需要具备公关社交的素质。一个人不论在社会中从事何种事业,都需要有处理各种社会交往关系的能力,需要有和各种对象合作的能力。因为现代社会己经成为一个“关系”社会,几乎任何一件事都离不开各种人际的或社会的“关系”。要理顺各种关系,连接各种有利关系资源,并和各种关系合作、协调好,就必须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素质和能力。正如一位阿拉伯哲人所说:“一个没有交际能力的人,犹如是艘陆地上的船,永远也不会漂泊到人生大海的彼岸。”

  21世纪来临之际,曾有世界百位著名中学教育工作者聚首北京,共同研讨21世纪需要的人才是具备怎样素质的人。在诸多观点中有一点达成了共识,即新世纪需要的人才,应该是同时能够和多种人打交道都能成功的人。而据相关人力资源部门反映,目前实际用人单位通常首选的也是那种既有专业才智,又善于合作且有良好人际沟通能力的人才。而在专业才干和人际合作沟通能力不能兼得的情况下,大多数单位通常会倾向选择后者。

  事业成功概念还告诉我们,人际沟通能力是对人的素质要求很高的能力。它是一种才智,同时又必须建立在人的德性涵养之上;一个仅仅具有专业才智而缺乏德性涵养的人,是不可能具有真正人际沟通能力的。人际沟通成功的关键不在于你认识(沟通)了多少人,而在于多少人认识你,怎样认识你,即这些认识你的人是欣赏你还是反感你。在人际交往中,如何感觉认识对方,如何判断评价对方的素质和品性,是关系到交往双方是否愿意进一步交往沟通以及合作成功的重要环节。一个人可能会认识许多人,但如果这个人在别人感知中是一个缺乏基本道德教养、举止无礼、毫无诚信可言的人,也就不可能拥有与他人合作的机会和资本。所以,开发挖掘社会人际资源和培养良好德性素质,很多时候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是“二合而一”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人际沟通能力既要求我们具备才智能力,又要求我们具备德性素质能力。

  表现心理健康程度

  1949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21世纪健康的新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21世纪人类的健康是生理的、心理的、社会适应与道德健康的完全整合。在竞争日益激烈、工作压力日益增大、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人的健康心理的重要性也越发凸现出来。中国留美博士生卢刚枪杀导师事件、著名的朦胧派诗人顾城因抑郁症持斧砍杀其妻事件、云南大学马加爵凶残地杀害4名同学事件等等,都是因心理疾病造成的。而心理疾病产生的原因多是性格内向、与人交流沟通甚少、人际关系处理不当、交往能力差造成的。

  人际交往的好坏会自接影响到人的情绪,而情绪又与人的身心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可以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体验到,当你与邻居、同事、同学相处和睦时,你会感到生活的无限美好;当你因施展人际交往才能公关取胜,解决了工作中的难题时,你会感到心情愉悦。反之,你会陷入无尽的烦恼和不安之中。心理上的长期不健康,便会导致生理上的异常或病变;但如果人的躯体有疾病,又会影响人的心理,使之产生焦虑、忧愁和烦恼;如果两者互为因果、恶性循环时,后果会更加严重。

  心理学家认为,影响人的心理情绪主要是心境。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心境是具有感染性的,是一种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它常常不是关于某一件事的特定的体验,而是一定时期使人的一切活动都染上同样的情绪色彩。高兴了,看见什么都高兴;不高兴了,看见什么都不高兴。这就意味着,心境将影响到人的工作和生活的态度和质量。引起心境变化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际关系,有时会感到莫名其妙的烦躁,并非被自己完全意识到。人的人际关系若长期处于这样一种情绪状态,无疑是一种病态表现。因此,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带来好的心情和好的心境,好心情可以激发人奋进,并永葆青春。

  良好的人际关系:事业成功的需要

  首先,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任何一种创新都需要捕捉大量的信息,那种一个脑袋加一支笔的研究状态,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了。因此,21世纪的人必须具有与人合作的意识,必须学会与人交往,学会在新的环境下适应新的角色,这是事业成功的前提。

  与此同时,人类知识的发展变化进程也在加速向前推进,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尤其是在社会竞争十分激烈的今天,信息就是时间,就是效率,就是财富。信息获取的途径,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人际交往。人际交往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彼此传播信息、沟通知识和经验、交流思想和情感的过程。每个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兴趣、经验和体会,往往在交流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出来,并传递给周围的人。通过人际交往,人们可以学习和模仿他人的优点,不断补充和更新知识,取得“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效果,同时又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优点,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

  英国作家萧伯纳说过:“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交换后仍然各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甚至多于两种思想。”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曾说过,他和杨振宁教授就是在一次午餐会的闲聊中产生灵感,打破了宇宙守恒定律,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由此可见,人际交往获得的思想和信息,往往比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更直接、更广泛和更迅速。大量新信息的获取,可以使我们不至于因为“孤陋寡闻”而被时代淘汰。

  此外,人际交往是我们工作的基础。处理人际关系既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技术。一个人的交往能力往往与他事业成败相联系。俗话说:“一样话,十样说。”不同交往能力的人,由于谈话的语言、方式、方法和表情等不同,效果也不一样。人际关系交往强的人,可以在关系网络中穿梭自如,凭借自己的交往水平和能力,解决许多别人难以解决的问题,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反之则举步维艰,处处碰壁。

  全社会都应该注重培养人才的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每一个人都应该要求自己清楚了解人际交往的社会规则,做一个自尊而又尊重人的人,一个善于沟通和与人合作的人,一个能够有效运用各种社会关系资源的人。

  现代职业能力是一个较为泛化的概念,它不是狭义的传统意义上的职业能力,不仅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而且包括了人在职业活动中处理事物的智、情、意诸方面的表现。它必须使知识本位和技能本位有机结合,所以我们将现代职业能力分解为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专业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运用专业知识、技能的能力,它是中职学生从事职业活动所必须的核心能力,如今的专业能力也应包含同一职业群中转换岗位的适应能力。方法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学要的工作方法,学习方法的能力,包含自学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社会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社会行为能力,包含人际交往能力、与人合作能力、劳动组织能力、塑造自我形象能力、自我约束能力、自我推销能力、增强自信能力、抗挫折能力和竞争能力等。

  找工作,一般人们都比较关注学历、经验等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却比较多地忽视了人才的非专业素质。不过现在已经有不少公司也开始关注一些看上去与专业工作不相干的能力和素质,因为,他们越来越认识到,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非专业素质的好坏通常会在专业工作中得到体现。那么,哪些非专业素质对于人才是重要的呢?从一些公司的调查来看,一些与工作态度、个人素养、交际能力、个人品行相关的表现会引起招聘企业的重视。我们知道,职校培养的学生最终能否在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否满足社会的需求正是我们教育的关键。

  现代社会需要高素质人才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对人才的需求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具备什么样素质的人才能在未来社会中生存和发展?是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

  人有千面,类分百种。世上有穷人和富人,有勤人和懒人,人才则是对社会有用的杰出之士,是人类发展、社会进步的根本资源。正是千千万万、各行各业的杰出人才,构成了经济社会生活的骨干力量,推动了人类前进的车轮,递送着文明传承的火焰。

  人才二字,区区五笔,包含了我们的能量和价值。作为万物之灵长,当我们听到婴儿来到世间的第一声啼哭,无不为之欣慰和喜悦。同样,当中国石油大学高技能学子成为能为企业、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才,我们都会为此由衷高兴。

  那么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

  首先即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宽广,文理结合,全面发展。同时又要具备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说白了,就是学历的提升和能力的培养。高技能人才是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简称,实际上高技能人才既是技术型人才,又是学术型人才,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高技能人才在实践和学术理论之间的转换可做到完美无缝接轨。21世纪是激烈竞争的世纪,说到底是国民创造力的竞争,是创造性人才的创造速度和创造效率的竞争。

  其次,要具备有优秀的全面素质。所谓全面素质不仅包括业务素质,还有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即必须具有创造力和健全的人格,具有奉献精神和合作精神的复合型人才。高技能人才培养学生有更强的适应性和创新精神,以及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团队精神,能更好的适应国家和社会对未来人才的需求。

  职业教育是我国发展需要的主力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中国石油大学在引导培养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加大技能型人才考核与评聘改革工作力度进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人才。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能让卫星上天的是人才,能让马桶不漏水的也是人才,在不同的方面,大家都可以骄傲地说,我是一个有用的人!

本文来源:https://www.benqdjg.com/news/93831/

推荐访问:

热门推荐推荐文章

热门推荐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