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建引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志愿服务社区

发布时间:2020-01-29 来源:创业政策 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政策 > 手机阅读

【www.benqdjg.com--创业政策】

坚持党建引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 的志愿服务社区 xx社区地处西安市中心城区,面积XX平方公里,驻地单位x家,居民x户,人口x人、x个居民院落、驻地企业x个、小商户x家。大家创业网为大家带来的坚持党建引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志愿服务社区,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坚持党建引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志愿服务社区

  【做法与经过】

  (一)组织共建,发挥党的核心引领作用

  为破除社区各领域党组织各自为政的障碍,花苑社区党委通过组建“红心桥”党建联盟,以社区党委为核心,联动辖区共建共驻单位,实现“党建工作同谋划、党建服务同开展、党建阵地同分享”。

  “红心桥”党建联盟实行会员制管理,在不改变党员原组织隶属关系的前提下,社区党委作为牵头组织单位,属地机关党组织、驻点团队、“两新”组织党组织以及群众性组织等以会员单位身份参与。联盟成立后,通过落实“1+3”区域化党建工作制度(即每年召开不少于一次的联席组织专题会议,每半年实施一期党建公益课堂、一次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以及一批党建公益项目)和坚持八共原则(即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共办、事务共商、人才共育、制度共创、文化共兴、发展共促),确保联盟作用的有效发挥。

  全面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尤其在党员管理教育方面,针对不同年龄、不同人群等特点组织开展各类专题学习和主题教育,如针对老党员比较集中的区域开展党建主题沙龙,针对青年党员集中的区域开展党建“四化”知识竞赛等,针对群众关心的时事热点举办旧楼加装电梯为主题的情景式党课等;结合属地党组织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活动,如联合市直机关工委举办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党员进社区文艺汇演,联合市民政局党组举办减灾救灾知识宣讲等。此外,在组织生活的管理上,社区党委每月下发学习资料到各党支部,支部根据内容开展组织生活,杜绝业务讨论代替组织生活的情况。

  大力弘扬党员志愿服务文化,打造各类党建品牌项目。如联合“阳光先锋”单位——市直属机关工委启动“爱?点餐”项目,为居民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抚慰、文体健身等七大项“点餐式”帮扶措施,解决居民热点难点问题,活动开展至今已帮扶个案103个。实施“微心愿”项目,通过党组织发动社会各界共同实现困难群众的小小心愿,活动至今共收集微心愿346个,成功对接317个,累计链接至今近15万元。邀请属地单位党组织以摊位服务形式参与“党员公益服务集市”,面对面向群众提供义剪义诊、政策咨询等专业化服务。

  (二)协同共治,探索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模式

  组建“志愿管家”党支部,推动党建引领居民自治。社区有很多小区建得早,没有配套物业管理。针对这个问题,社区党委深入挖掘老党员、志愿者资源,组建志愿管家队伍并成立党支部,充分发挥其在宣传党的政策、协调邻里纠纷、收集群众需求等方面的优势,逐步探索出一种社区党委牵头、“志愿管家”带头、群众自治的社会治理模式。

  引入专业化党员力量,化解社区矛盾纠纷。东区党工委进一步支持社区党委发挥“主心骨”的作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引入专业化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充分发挥律师、医生、社工等专业人员作用,把邻里纠纷等化解在萌芽状态。完善社区党委领导下的议事协商制度,构建多元化共治共商平台。

  坚持社区重大事项优先征求“志愿管家”、特别委员、党员代表、居民代表等意见建议,利用共治议事厅等党群联席会议制度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社区居民群众共同参与电梯加装,实现社区长者的“养老电梯梦”;充分发挥“非户籍”委员在联系、服务异地务工人员的优势,组建异地务工人员志愿服务队伍,大力培育各类群众性组织和议事协商载体。

  (三)成果共享,提高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始终坚持市委提出的“在中山就是中山人”的理念,切实把事关老百姓的小事当成心头大事,一件一件解决,一项一项落实,实现成果共享。

  着力构建美丽社区。全面推进市容环境综合卫生大整治行动,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建设宜居精品城市;融合社区特有剪纸传统文化,打造全区首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为居民群众增添休闲活动阵地。

  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全面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联合属地派出所、相关执法部门等力量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整治各类社会乱象,排查各类安全消防隐患,切实解决居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

  推进社区文化工程建设。每年举办“红色文化节”、“长者修身文化节”等多个文化主题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志愿服务文化,提升居民群众道德水平;推广剪纸、粤曲、书法等中华传统文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满足人民的实际需求提升群众获得感。东区党工委下拨专项资金,为居民群众解决下水道堵塞、道路破损、消防器材残旧等难题;开设全市首家“爱心义剪店”免费为辖区60岁以上长者剪发,针对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残疾人还可通过电话进行预约上门服务,目前,“爱心义剪店”累计服务4万多人次。

  “小手拉大手”促进异地务工人员融合。社区党委牵头,联合属地社工机构、志愿服务组织等为辖区流动儿童开设“430”课堂和“快乐暑期”主题活动,为流动儿童提供学业辅导、兴趣培养、感情陪伴等服务;组建外来务工人员亲子志愿服务队伍,通过开展公益小组活动、参观市内科普教育基地等让他们共享“同一蓝天下”的成果,以“小手拉大手”共促异地务工人员融合。

  【成效与反响】

  守望相助、邻里相帮的社区文化就是中国特色文化,花苑社区党委通过充分发挥基层党员作用,动员组织社区成员单位共同参与到社会治理,把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紧密结合起来,密切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一是形成了社会单元共识,利用基层党建的力量引导各领域的党组织打破行政隶属壁垒,破除各自为政的障碍,无论是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都能在社区党委的统筹协协调,共商区域发展、共抓基层党建、共育先进文化、共同服务群众、共建美好家园。

  二是形成了社会发展合力,通过社区党委,不单把社区内的单位,更把社区内分散的人员组织起来,拓宽了基层党组织在社会和人群中的覆盖面,真正发挥了政治引领的作用,把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传递给最广大的人群,把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凝聚起来,共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三是形成了社会服务互促。利用社区党委把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工作高度融合,把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作为工作的主要抓手,把工作重心集中到社区服务中,实现民心在基层凝聚、资源在基层整合、问题在基层解决、服务在基层拓展。

  【经验与启示】

  花苑社区党委扎实开展基层党建工作,把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高度融合,实现了党建创新与社会治理同频共振、互促共进,为新时代下加强社会治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提供了有益启示。

  (一)领导重视是加强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的重要保障。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各级领导重视,加强组织领导,逐级传导压力,是确保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工作取得实效的有力保障。省委、市委、区党工委高度重视基层党建工作,深刻把握社会变革所带来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环境、对象和方式的深刻变化,各级领导多次深入社区开展“大走访、深调研、真落实”活动,为社区党建把脉开方、定向导航,使社区党委以更加正确的定位、更加开阔的视野谋划基层党的建设。近年来,东区党工委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以基层发展稳定来推进党建工作,以基层发展成效来检验党建工作成果。每年设立社区党组织活动经费等专项经费,理顺社区组织架构,健全组织联动体系,使各职能部门、各有关单位上下衔接、协同用力,都能重视社区、支持社区,发挥社区作用。

  (二)党建引领是加强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的关键核心。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根基,是推进基层治理的领导核心。花苑社区把加强基层党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增进群众福祉作为贯穿社会治理的一条主线,实现社区中心工作、社会治理与基层党建工作有机结合,日益凸显社区党委在城市管理服务、凝聚居民群众、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作用,让社区党委统筹协调、整合组织资源的能力不断提升,不断提高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工作的整体效应,实现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组织引领、能力引领、机制引领作用最大化,使社区党委成为群众的领路人,使社区党建成为引领社会治理的方向舵。

  (三)组织共建是加强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的有效抓手。社区和辖区单位党组织都是基层党组织的有机组成部分,共同担负起加强基层党建、创新社会治理、推动社会发展的责任。必须引导各领域党组织打破行政壁垒,破除各自为政障碍,让各领域党组织都能在社区党委的统筹协调下,共抓基层党建,共促区域发展,实现条条和块块双向用力,形成开放性的互联互动纽带,推动各领域党组织组织共建、活动共联、资源共享。花苑社区党委通过建立“红心桥党建联盟”等组织,落实党建联盟联席会议制度,整合党建工作的资源和力量,开创了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互联互动的良好局面,有效推动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工作。

  (四)群众支持是加强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的根本动力。群众是社会治理工作的主体力量,其参与的程度直接关系工作成效。李希书记调研时对花苑社区“志愿管家”的做法表示肯定,要求“发动更多居民带上红袖章,共同把社区建设好”。必须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通过各种有效的载体最大限度发动群众有序参与,把社区成员都充分调动起来,把传统的“单打独斗”变为“群策群力”,推广守望相助、邻里相帮的社区文化。必须打破异地务工人员和本地人的“二元结构”,拓展外来人口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和方式,发挥外来人口的积极性,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必须发挥基层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构建党组织主导的新型精准服务体系,加强面对面沟通,密切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把事关老百姓的事情一件一件落实,一项一项落实,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群众,让创新社会治理工作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

  坚持党建引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志愿服务社区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基石,亦是共建共享的平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社区治理是否到位,直接与居民对社区管理的总体评价、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相连,甚至还会影响到城市的舒适度和美誉度。作为老旧居民小区,罗山五村居民区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形成了在党建引领下,社区居委会、物业、业委会、辖区共建单位及党员、群众志愿者等共同参与的“1+5”治理模式。居委组织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引导居民思维方式由“我向小区要什么”转变为“我能为小区做什么”,激发居民的参与意识,真正实现了“居民自治”的社区管理模式。

  近年来,罗山五村居民区内出现了多个“口袋花园”,小区环境卫生面貌等焕然一新。就在今年11月,又一个“口袋花园”在小区里出现。这都是在党建引领下取得的斐然成绩。通过党组织把各方资源紧密联系起来,整合资源力量,发挥资源共享优势,“口袋花园”由辖区共建单位-天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赞助全部建设资金、居民区党员志愿者和居民自筹资金购买花卉、绿植装点完成的,是真正地由居民自主自治打造的小区“微景观”。原本是杂草丛生、荒废已久的地块,经过大家的精心设计,经历了前期的翻土、移植到后期的铺路、种植花草,“微景观”便成为罗山五村又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罗山五村居民区将继续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充分发挥资源共建共治共享的优势,将小区打造成舒适宜居的美丽家园。

  坚持党建引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志愿服务社区

  一、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的主要做法和基本经验

      社区结合“省级文明社区”创建活动,按照XX总体规划和部署,探索社区志愿服务新模式,积极引进社会组织,不断孵化社区志愿者。我们组织开展了结对帮困、城市清洁、免费体检、环保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100余次;

  联合狮子联合会、慈善协会,心诚志愿服务总队、029公益等公益团队和社会组织,积极参加了“神灵寺小学捐书”、“慰问抗战老兵”、“社区义诊”、“美化大河,认领公益林”等志愿活动。截止目前,社区已经组建6支志愿者服务队,在中国志愿者网注册会员达560余人,占居民总数13.1%,力争今年注册会员达700人。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按需建队。社区地处中心城区,商业集中,流动人口多,;

  小区建成时间长,人口老龄化程度高,存在群众需求服务有短板、邻里矛盾纠纷多、安防问题突出等特点。通过党建联席会议讨论、网格调查摸排、微信征求意见,系统谋划社区服务重点和志愿者队伍构架,确定6支志愿服务队伍的主要任务、人员构成和发展方向,做到因需建队、供需相应。目前我们的志愿者服务队主要有,xx社区志愿队服务队、红十字志愿者服务队、社区救援队、民族宗教服务队、平安宣传队、邻里互助队、民乐医疗保障队、环境治理义工队、法律援助服务队、蜜恋交友会、治安群防服务队等;

  今年计划要筹建民乐书画院、文艺演出分队、红色艺术团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志愿者服务团队。

  二是引入外援。因常住人口少,且年龄偏大,为解决志愿者各类队伍人手不足的问题,社区主动出击,登门拜访驻地单位、民间组织和有专业特长的居民群众,介绍社区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初衷、服务内容和责任义务,用做好志愿服务的满腔真情,赢得理解和支持。慈善会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对外发布信息;

  中国狮子联会、心诚服务志愿服务总队、红十字会、卫华安消防站、等机构纷纷表示支持;

  121名社区群众自愿加入;

  48名区外爱心人士主动接洽,社区志愿者由原来的315名,发展到了目前的560名,使社区服务由原来政府主导、社区实施的“小独奏”,变成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大合唱”。

  三是形成“蝴蝶效应”。本着志愿服务大家做,社区服务强供给的原则,打造“志愿者”响亮品牌。主动为慈善组织和爱心人士,提供帮扶救助对象具体情况,反馈爱心帮扶效果;

  建立求助信息发布栏,并在社区微信群中扩散,为志愿者队伍提供信息,让爱心及时献给真正需要的人;

  今年年初,我们联合中国狮子联会陕西尚善服务队,为55名社区残疾人士实现新年“微心愿”。定期安排社区活动,为志愿者服务队主动提供场地、设备,做好现场组织,让慈善机构、爱心组织、热心群众感受到社区的支持与热情;

  在居民院落、驻地单位、商场市场等公共场所,大力宣扬爱心组织和志愿者的先进事迹。形成社区与公益组织互通有无、互助共赢、共建共治的良好局面,使“民乐志愿者”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二、雷锋志愿服务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按照此次调研的具体要求,结合我们街道去上海、杭州、成都、银川、兰州等城市参观见学,让我我们对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建设又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一是在机制问题上,我们顶层设计规划还不够。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我们应该突出服务对象精准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提供群众最紧迫、最需要的志愿服务;

  要突出队伍建设专业化,建立完善培训培养机制,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要突出“以我为主”的自主化,我们要积极探索分类指导的工作机制,在广大社区培育自愿、自我发展的“草根组织”,培养社会爱心、社区义工和志愿服务精神;

  要突出规范化制度化,全面贯彻落实《XX省志愿服务促进条例》,推进志愿服务在常态化、规范化的轨道健康发展,努力形成社会治理体系的共建共治共享。

  二是在志愿宣传上,我们大宣传意识不够强烈。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动员各条战线各个部门一起来做”。志愿服务宣传也是如此,通过志愿服务的宣传,我们动员我们全方位的力量,利用各种媒介,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志愿行动。此外,我们应该搭建O2O线上线下志愿服务平台,借鉴成功经验,实现线上线下志愿服务参与的互联互通,使志愿者就近就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志愿服务项目,极大地提升志愿服务参与的便利性。

  三是在项目设计上,我们要破解单一化的短板。以我们社区救援队为例,他们在服务方式上不仅仅只有救援,他们还有公益活动,比如义诊、心肺复苏培训、疏散居民、发放爱心蔬菜等。项目设计上应该是人民大众需要的、全方位的、立体的服务体系。如果太单一,项目就会做死,服务队就没有吸引力,也就留不住人。从制度上破解单一化,让志愿者建设融入精神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

  从项目上覆盖全民需要,让志愿者精神逐步推广到社会建设的角角落落;

  从设计上贴近生活,让志愿活动融入居民生活,形成社会氛围;

  从服务站点建设上要多设点位,让志愿者随时随地都能参与志愿活动;

  借助互联网,推进“互联网+志愿服务”线上发展规划,让志愿活动全域进入百姓生活。逐步形成,“在陕西,距离不再是问题,抬起腿走出家门,就可以参与志愿服务。” 四是在社会组织孵化方面,党建引领不够突出。党管一切,这是我们的核心原则。在社会组织孵化上,任何组织都不能脱离这一原则。将支部建在社会组织上,用党的规矩、制度来检验这支服务队的宗旨和任务;

  在社区(乡村)设立孵化站点,让孵化功能延伸到基层;

  孵化社会组织一定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不能求数量而没有质量;

  引入考核机制,让人民去评判,我们西安市文明办去年组织的优秀志愿者评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社会组织孵化成功了,“有困难找义工,有时间做义工”,将来会成为全街道最温暖的口号,鲜艳的红马甲将成为最亮丽的风景线。

  三、几点不成熟大家的想法

      
我们将围绕突出党建引领,建设社区党支部、家委会党支部、非公企业党支部、志愿者团队党支部和片区党小组,实现党组织全覆盖,采取“服务+公益”的模式,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新格局。

  实现服务主体多元化。就是建立以社区党委、居委为主导,以社会公益组织为枢纽,以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为骨干的社区服务共同体,联合驻地单位力量,借助社区党建共建联合会这一平台,积极组建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服务站、社区志愿服务网点、学雷锋志愿者服务站点等多个便民点,构建目标一致、协同运作、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

  实现管理责任网格化。将整个社区的低保户、困难户、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按照各公益组织和志愿者团队地域划分,形成管理网格,采取就近服务的形式,实现“人在网中、责在格里、乐在公益”。

  实现网络平台信息化。搭建020服务平台,线上线下都能互动,探索“互联网+志愿服务”的新模式,激活社区公众号、社区微信群、美篇等,购置电子显示屏、触摸一体机,收集社情民意,及时发布社区志愿服务信息等。

  实现志愿服务精准化。树立以人民需要为根本出发点的精准志愿服务,联合社会公益组织和团队,在社区定时定点开始社区服务,在摸清社区鳏寡孤独老人和残疾人士的基础上,定期做好“心灵陪伴”、家政、清理卫生、免费义诊、免费体检等上门服务。

  实现管理制度化。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并出台相关政策规定等,规范志愿服务考勤机制、规范队服队徽穿戴,规范队旗使用场合等,以此推动形成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样板,为志愿者服务团队在社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本文来源:https://www.benqdjg.com/chuangyeziliao/35238/

推荐访问:

创业政策推荐文章

创业政策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