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发布时间:2021-10-21 来源:创业案例 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案例 > 手机阅读

【www.benqdjg.com--创业案例】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写入党章,意义重大而深远。围绕聚焦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借助全省新旧 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和高铁新城建设的重大发展机遇,**街道高点定位、率先行 动,全力将**片区打造成乡村振兴计划示范区,努力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走在 全区前列,第一文档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近年来,兰陵县聚焦聚力乡村振兴战略,围绕破解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人才支撑乏力的瓶颈问题,结合县域实际,勇于改革探索,突出制度创新,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连续出台多个系列化制度文件,创新实施了加强村党组织队伍建设的“头雁工程”、吸引在外人士回乡创业的“归雁工程”、培养“土专家”“田秀才”等实用人才的“鸿雁工程”、发展新型经营主体的“雁阵工程”的乡村振兴“四雁工程”,探索建立了鼓励人才“到乡村去”的激励机制,以人才振兴助推乡村振兴,取得良好效果。“四雁工程”的经验做法被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发文推广,山东新闻联播、《农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省级以上主流媒体相继进行了宣传报道。

  一、背景情况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人才匮乏,一直是影响和制约“三农”发展的一大瓶颈。兰陵县作为传统农业大县,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不够的问题比较突出,农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年龄结构老化、战斗力弱;众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经商,乡村人才缺乏;“土专家、田秀才”等农村实用人才少,难于培养;村民组织化程度低,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滞后,乡村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等,严重影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进。

  如何满足新时代“三农”发展人才需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以人才的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近年来,兰陵县立足实际,聚焦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重大任务,坚持用改革创新的思路办法来解决工作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连续出台了关于实施“头雁工程”“归雁工程”“鸿雁工程”“雁阵工程”等多个系列化制度文件,建立激励保障措施,在全县部署实施乡村振兴“四雁工程”,建立鼓励人才“到乡村去”的激励机制,推动引导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大展才华、大显身手,着力打造一支内外互动、合力向上、振兴乡村的强大人才队伍,为全县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主要做法

  (一)实施“头雁工程”,培养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

  围绕解决村党组织书记选育用管等方面的问题,县委制定出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头雁工程”的意见》,本着“重选拔、严管理,重实绩、严考核,重激励、严约束”的原则,着力打造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推动服务乡村振兴。

  1. 在待遇上,推进“全面提升”,解决干不着问题。一是大幅度提高经济待遇。2018年10月“头雁工程”实施后,综合绩效奖励、基本报酬、年限补贴、养老保险,每年最高可以拿到4万多,平均增长2倍以上。2020年“头雁工程”升级后,80%的村党支部书记每月可以拿到4950元、特大村达到6900元,其中绩效奖励占到53%。二是大手笔突破政治待遇。充分利用干部人事资源,突破身份限制,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选任1名挂职县委常委、20名挂职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考选2名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考录3名乡镇公务员,招聘3名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2. 在帮扶上,实施“精准输送”,进一步解决干不好问题。一是强化精准帮扶。开展“乡镇指导落实年”活动,每季度开展一次抓“头雁工程”述职考核会议,年底累加考核分数,对成绩最后的进行了岗位调整。明确12个县直单位抓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职能职责,主要负责人在季度党建领导小组例会上述职评议。设立1000万元产业发展基金,采取以奖代补形式支持村党支部书记领办实施产业项目。对镇村两级无法解决的突出问题,采取“镇村吹哨、部门报到”的方式移交县直职能单位办理。二是规范村级账目。开展“村会计队伍建设年”,补贴报酬比一般“两委”委员高出10%;年底,将“头雁工程”结余的资金奖励给村会计。抓好教育培训,乡镇经管站每年对村会计集中培训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天。三是开展“量身”培训。选拔155名有担当、积极向上、有带动性的村党支部书记和206名退役军人村党支部书记到浙江大学等高校参加能力素质提升专题培训班,对全县1006名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了两轮集中培训。

  3. 在选配上,打破“就地取材”,解决干不了问题。一是多种渠道掐尖选。县里公开考选63名机关干部、退役军人、“鸿雁”人才到穷村、乱村、软弱涣散村抓班子带队伍、强产业促增收,乡镇通过考选、考察、选派等方式选配139名。二是跨村任职开放选。新选配的202人中129人实现跨村任职,占比64%;其中,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原则,从强村党支部书记中遴选8人到弱村兼职,从党的十九大代表王传喜同志所在村选派3名干部到周边3个村任“第一书记”。三是着眼长远抓后备。启动“三青项目”(青年党员、青年干部、青年人才),建立后备人才“优选库”“三青党支部”,按照每村不少于2人标准储备后备人才1568名,其中40周岁以下1480名、占比94.4%;新发展35周岁以下农村青年党员231名,占发展计划的35%。实施“农村优才”引进计划,面向大学生党员公开考选15名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二)实施“归雁工程”,吸引在外人才返乡创新创业

  发挥30万兰陵人在外务工经商优势,出台《中共兰陵县委关于实施乡村振兴“归雁工程”的意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在外人才回乡创新创业。

  1. 广开门路引人才。瞄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发达地区,吸引具备创业基础、有回乡发展实体经济意愿的外出能人,以创办领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形式回乡发展实体经济。在全县各级各单位开展在外高层次人才信息征集工作,建立在外高层次人才数据库。发挥发动驻外流动党组织和商会作用,搜集回乡创业外出能人线索,跟进对接。山东康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创办人宋善玲,以前在深圳市经营水培花生芽生意,2018年底回到老家神山镇投资500万元办起了花生芽生产车间,带动就业40多人,带动农户种植花生100多亩,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南京等地。

  2. 瞄准产业选人才。确立特色高效种养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农产品仓储物流业、生态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等重点领域,从政策、资金、用地、用电等方面给予支持,推动归雁人才积极投身现代农业发展。目前,已吸引150名在外人才回乡创业任职,134个项目已落地开工,预计年增加村集体收入220万元,带动2000余人就业,带动5600余户增收。

  3. 搭建平台留人才。实行“一个项目一个专班、一个人才一名领导干部帮扶” 机制,由项目所在地党(工)委明确一名副科级干部靠上联系。实行“全程服务”,县直有关单位根据职能,在手续办理上提前介入,集中办理。优化社会保障,“归雁人才”子女选择在县中小学(幼儿园)就读的,优先为其协调办理入学手续。县人民医院设立“归雁人才”就医绿色通道。在兰陵经济开发区规划“归雁人才”创业园,设立“归雁人才”创业服务中心,让更多“归雁人才”拎包入驻。

  (三)实施“鸿雁工程”,突出抓好本土人才培育

  坚持强化内部造血功能,制定出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鸿雁工程”的意见》,发掘和培养更多“土专家”“田秀才”,打造一支技能出众、示范突出的“鸿雁”人才队伍,目前全县“鸿雁人才”600名。

  1. 抓教育培训。将鸿雁教育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结合,在学员遴选上将符合条件的鸿雁人才全部纳入培训班次,在后续跟踪服务上特别关注鸿雁人才发展成长情况,整体上看鸿雁人才整体发展动力强、后劲足,辐射带动作用明显。

  2. 抓知识传授。举办18期乡村振兴“鸿雁大讲堂”,把课堂设在田间地头、蔬菜大棚、养殖区域、农业设施、农产品加工车间等,让群众“电视机前有课堂、出门就是练兵场”,真正把鸿雁人才的技术、技能优势转化为生产优势及时传播给广大的农民群众。与兰陵首发合作,制作了6期“鸿雁人才说技术”栏目,在兰陵首发APP上进行推送,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3. 抓示范带动。打造乡村振兴“鸿雁示范区”,以10个鸿雁人才产业为平台,精心打造一片示范方、一个样板田或一个精品间,吸引普通农民与鸿雁人才抱团发展,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农业,不断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4. 抓联系帮扶。建立乡村振兴“鸿雁联系户”长效机制,100名鸿雁人才至少自主选择与自己产业相同或相近的5个农户作为常态化联系户,帮助解决技术、信息方面的难题,实现“1+N”共同发展。

  5. 抓引导激励。突出现代农业新技术研发、新成果展示、新农民风采展现,2019年举办2次鸿雁人才技艺技能大赛,对优胜者一次性给予1万元奖励,并授予“兰陵县乡村之星”“十强鸿雁”“优秀鸿雁”等荣誉称号。同时,支持鼓励“鸿雁”人才积极参加省、市举办的农民技能大赛,多次获得一等奖、二等奖,成为全省、全市农民的优秀代表。

  (四)实施“雁阵工程”,推动新型经营主体健康发展

  制定出台《中共兰陵县委、兰陵县人民政府关于助力乡村振兴实施“雁阵工程”的意见》,以培育发展新型经营主体为抓手,增加农民和村集体收入。

  1. 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重点发展以“支部+合作社+农户”为基本方式的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模式,有效激发乡镇、村居创新活力。摸索总结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型、保底收益+二次分红型、大户独立经营型、大户经营带动型、分散种植统一服务型等5种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模式。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2407家,全县共认定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336家,覆盖全县行政村的56%。

  2. 重点支持家庭农场建设。重点支持有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有固定的经营管理场所和规范的管理制度,从事农业生产的经营规模相当于普通农户 10—15 倍的经营主体。每年从全县县级以上(含县级)家庭农场示范场中,评选10家优秀农场授予“兰陵县乡村振兴示范家庭农场”荣誉称号,每家农场奖励3 万元。目前,全县家庭农场注册总数已达1530家。

  3. 大力培育农业新业态。对当年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一次性分别给予20 万元、10 万元、1 万元的扶持奖励;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一次性分别给予企业10 万元、5 万元、3 万元奖励,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村电商应用农业物联网和电子商务,开展网上销售。

  三、经验启示

  兰陵县围绕解决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不够的瓶颈问题,勇于改革创新,突出制度引领作用,通过实施“四雁工程”,探索形成了鼓励人才“到乡村去”的激励机制,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明显成效。其经验做法被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发文推广,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工作中,由以下几点启示:

  (一)农村党组织书记要选好用好。农村党组织书记是乡村人才的“主心骨”,是农村致富“带头人”,选好用好村党组织书记至关重要。兰陵县围绕破解“村官都是村内选” “瘸子里头选将军”突出问题,拓宽选任渠道、创新选拔模式、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将愿意为农村干事、能为农村干事的人才选入村党组织书记队伍,为乡村振兴实施夯实了组织基础。

  (二)外出人才要引得来用得好。推动引导在外人士回乡创业,带动更多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农村,可有力助推农村实体经济的发展。兰陵县通过政策保障、措施激励,积极为回乡创业人员搭建平台、策划项目,一批产业项目落地建设,带动了村集体和农户的增收。

  (三)本土人才示范作用要充分激发。“鸿雁”人才在创业发展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家庭收入,还可以带领周围群众共同致富。兰陵县通过选拔、培养“鸿雁”,有力提高了“土专家”“田秀才”示范带动作用,在农村营造了尊重实用人才、争当实用人才的浓厚氛围,为打造技能出众、示范突出的“鸿雁”队伍、推动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着力发展。抓乡村振兴关键是抓产业发展,乡村产业发展是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兰陵县立足实际,突出政策引领和措施保障,充分调动村级组织和农民发展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了活力动力,为现代农业发展打通了渠道。

  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分别代表了某一类型乡村在各自的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特点及民俗文化传承等条件下建设美丽乡村的成功路径和有益启示。

  有资源不代表有产品;有产品不代表有产业;有产业不代表能产生效益。因此,把资源转成经济需要经历特色资源转化为特色产品,特色产品再逐渐形成特色优势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再转化成可观的经济效益等多重环节。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让我国广大乡村的“美丽资源”变身“美丽经济”成为大家共同面临的问题

  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我国美丽乡村发展建设,国家农业部发布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分别为:产业发展型、生态保护型、城郊集约型、社会综治型、文化传承型、渔业开发型、草原牧场型、环境整治型、休闲旅游型、高效农业型。

  十大模式对我国不同区域、不同环境背景下的乡村发展提供范本和示范。

  1、产业发展型模式

  主要在东部沿海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其特点是产业优势和特色明显,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发展基础好,产业化水平高,初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实现了农业生产聚集、农业规模经营,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带动效果明显。

  典型案例: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

  永联村是江苏省乡村发展最具代表的乡村之一,全国"美丽乡村"首批创建试点村,地处江南,长江之滨,隶属于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

  永联曾被称为"华夏第一钢村",曾是张家港市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经济最落后的村。改革开放期间,村领导组织村民挖塘养鱼、开办企业,陆续办起了水泥预制品厂、家具厂、枕套厂等七八个小工厂以及村集体轧钢厂,收益颇丰。在村集体的共同努力下永联村不仅完全脱贫,还跨入全县十大富裕村的行列。永联村是以企带村发展起来的,村集体有了经济实力,就可以为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加油扩能"。

  2、生态保护型模式

  主要是在生态优美、环境污染少的地区,其特点是自然条件优越,水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具有传统的田园风光和乡村特色,生态环境优势明显,把生态环境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的潜力大,适宜发展生态旅游。

  典型案例:浙江省安吉县山川乡高家堂村

  高家堂村位于全国首个环境优美乡——山川乡境内,全村区域面积7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9729亩,水田面积386亩,是一个竹林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保护良好的浙北山区村。高家堂是安吉生态建设的一个缩影,以生态建设为载体,进一步提升了环境品位。

  高家堂村将自然生态与美丽乡村完美结合,围绕"生态立村——生态经济村"这一核心,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环境优势,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现如今,高家堂村生态经济快速发展,以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为特色的生态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全村已形成竹产业生态、生态型观光型高效竹林基地、竹林鸡养殖规模,富有浓厚乡村气息的农家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成为经济增长支柱。高家堂村把发展重点放在做好改造和提升笋竹产业,形成特色鲜明、功能突出的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布局,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从98年开始,对3000余亩的山林实施封山育林,禁止砍伐。

  3、城郊集约型模式

  主要是在大中城市郊区,其特点是经济条件较好,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交通便捷,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水平高,土地产出率高,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是大中城市重要的“菜篮子”基地。

  典型案例:上海市松江区泖港镇

  松江区泖港镇地处上海市松江区南部、黄浦江南岸,是松江浦南地区三镇的中心,东北距上海市中心50公里,北距松江区中心10公里。该镇的发展不倚仗工业,而是依托"气净、水净、土净"的独特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环保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成为上海的"菜篮子"、"后花园",服务于以上海为主的周边大中城市。

  4、社会综治型模式

  主要在人数较多,规模较大,居住较集中的村镇,其特点是区位条件好,经济基础强,带动作用大,基础设施相对完善。

  典型案例:天津大寺镇王村

  天津市西青区大寺王村镇北邻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邻天津微电子城。该村距天津港10公里,距天津国际机场15公里,距市中心15公里,交通四通八达。全村580户,人口1862人,占有土地4000余亩。

  王村是天津东南方新农村发展的一颗耀眼的明星。王村被天津市政府命名为天津市"示范村", 2012年,荣获"美丽乡村"称号。王村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实现了农村城市化。村里生活环境和谐有序,基础设施完善,家家户户住进新楼房,电脑、电话、汽车走进农家,村民过着"干有所为,老有所养,少有所教、病有所医"其乐融融的城市化生活。

  5、文化传承型模式

  是在具有特殊人文景观,包括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以及传统文化的地区,其特点是乡村文化资源丰富,具有优秀民俗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文化展示和传承的潜力大。

  典型案例: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

  平乐村地处汉魏故城遗址,文化积淀深厚,因公元62年东汉明帝为迎接大汉图腾筑"平乐观"而得名。该村以农民牡丹画而闻名全国,农民画家已发展到800多人。"一幅画、一亩粮、小牡丹、大产业",这是流传在河南省孟津县平乐村村民口中的一句新民谣。近年来,平乐村按照"有名气、有特色、有依托、有基础"的"四有"标准,以牡丹画产业发展为龙头,扩大乡村旅游产业规模,探索出了一条新时期依靠文化传承建设"美丽乡村"的发展模式。

  6、渔业开发型模式

  主要在沿海和水网地区的传统渔区,其特点是产业以渔业为主,通过发展渔业促进就业,增加渔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渔业在农业产业中占主导地位。

  典型案例:甘肃天水市武山县

  武山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西端的渭河上游。目前,该县渔业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10%。2012年末,全县养鱼水面达464亩,其中冷水鱼12亩,水产品总产量达到300吨,其中冷水鱼超过40吨,渔业总产值达770余万元。

  7、草原牧场型模式

  主要在我国牧区半牧区县(旗、市),占全国国土面积的40%以上。其特点是草原畜牧业是牧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典型案例:内蒙古太仆寺旗贡宝拉格苏木道海嘎查

  道海嘎查是太旗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一个典型。道海嘎查的主要就是草原,因此,对草原牧区来讲,保护好草原生态环境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任务。道海嘎查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坚持生态优先的基本方针,推行草原禁牧、休牧、轮牧制度,促进草原畜牧业由天然放牧向舍饲、半舍饲转变,发展特色家畜产品加工业,形成了独具草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发展模式。

  8、环境整治型模式

  主要在农村脏乱差问题突出的地区,其特点是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污染问题,当地农民群众对环境整治的呼声高、反应强烈。

  典型案例: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红岩村

  红岩村位于广西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距桂林市108公里,共103户407人,是一个集山水风光游览、田园农耕体验、住宿、餐饮、休闲和会议商务观光等为一体的生态特色旅游新村。红岩新村成功地建起80多栋独立别墅,共拥有客房300多间,餐馆近40家,建成了瑶寨风雨桥、滚水坝、梅花桩、环形村道、灯光篮球场、游泳池、旅游登山小道等公共设施。

  9、休闲旅游型模式

  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模式主要是在适宜发展乡村旅游的地区,其特点是旅游资源丰富,住宿、餐饮、休闲娱乐设施完善齐备,交通便捷,距离城市较近,适合休闲度假,发展乡村旅游潜力大。

  典型案例:江西省婺源县江湾镇

  国家特色旅游景观名镇江湾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云集了梦里江湾5A级旅游景区、古埠名祠汪口4A级旅游景区、生态家园晓起和5A级标准的梯云人家篁岭四个品牌景区。依托丰富的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着力建设梨园古镇景区、莲花谷度假区,使之成为婺源"国家乡村旅游度假试验区"的典范。中国美,看乡村,一个天蓝水净地绿的美丽江湾,正成为"美丽中国"在乡村的鲜活样本,并以旅游转型升级为拓展空间加快成为中国旅游第一镇。

  10、高效农业型模式

  主要在我国的农业主产区,其特点是以发展农业作物生产为主,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农产品商品化率和农业机械化水平高,人均耕地资源丰富,农作物秸秆产量大。

  典型案例: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三坪村

  三坪村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三坪风景区所在地,该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2086人,2012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1125元。三坪村全村共有山地60360亩,毛竹18000亩,种植蜜柚12500亩,耕地2190亩。该村在创建美丽乡村过程中充分发挥森林、竹林等林地资源优势,采用"林药模式"打造金线莲、铁皮石斛、蕨菜种植基地,以玫瑰园建设带动花卉产业发展,壮大兰花种植基地,做大做强现代高效农业。同时整合资源,建立千亩柚园、万亩竹海、玫瑰花海等特色观光旅游,构建观光旅游示范点,提高吸纳、转移、承载三平景区游客的能力。

  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在广东视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东要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建立健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带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

  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南粤大地引起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热烈反响,大家深切感受到,总书记时时刻刻惦记着乡村全面振兴,关心着我省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大家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时隔6年再到广东视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广东乡村振兴工作作出重要指引,体现了总书记对广东的深情厚爱和大力支持,必将对广东在新时代新起点实现“三农”的新发展起到巨大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发挥粤东西北优势

  增强发展后劲

  “作为基层干部,我这几天一直在思考和回味习近平总书记在英德市连樟村调研时,对当地干部群众讲的话,觉得心里越来越敞亮,乡村振兴的工作抓手也越来越清晰了。”潮州市潮安区委常委、凤凰镇党委书记黄志刚表示,地处潮州市北部山区的潮安区凤凰镇,与英德市一样是“中国名茶之乡”,拥有不少具有当地特色、有一定知名度的农特产品,比如凤凰单丛茶、畲鹅粉、凤凰米粉、特色小吃等,如何利用互联网把这些农特产品盘活起来,走产业化的发展路子,是接下来凤凰镇要深入探索实践的主攻方向。

  黄志刚称,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接下来,凤凰镇将积极实施农村“头雁工程”,让农民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治理新格局;以创建凤凰茶旅特色小镇为突破口,深度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产业发展来助推乡村振兴,为把潮州北部绿色发展示范区打造成为绿色产业示范基地、粤东人文生态旅游聚集区和“潮人生态家园”作出应有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充分发挥粤东西北地区生态优势,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河源市连平县田源镇党委书记刘峰晖对此备受鼓舞。他告诉记者,田源镇位于河源市连平县东南部,由于正处新丰江水库(万绿湖)上游,只能发展农业和生态旅游相关产业。“今年正逢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期间专门抽出时间到广东欠发达地区调研,足见总书记对农村的振兴发展多么牵挂。”

  刘峰晖介绍,田源镇是新丰江古水道的重要起点,人文历史和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全镇森林覆盖率达76.8%,“田源镇正努力完善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大力推进耕地保护和水田垦造,加大对生态旅游、特色农业等相关资源的挖掘力度,争取趁着广东在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精准扶贫和古驿道活化利用等政策春风,把小镇的社会经济推向一个新的台阶,不负总书记对广东乡村振兴发展的殷切期望。”

  “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基层工作,加快实现乡村振兴指出了方法、道明了方向。”连州市丰阳镇党委书记黄洲敏感触很深,他表示,产业是农村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必须发展和壮大乡村产业,美丽乡村才有长效发展的生命力。他介绍,近年丰阳镇充分利用美丽乡村建设有利时机,以村建引领产业布局,从而实现乡村产业快速发展,再以乡村产业带动村民增收。目前,丰阳镇共有57个村申报美丽乡村建设。例如,畔水村整治整合1000亩土地种植优质水稻和菜心,成立合作社,村民以土地入股享受分红,种植优质稻建起大米加工厂,还有即将开业的五星级民宿和生态农庄……这些产业,成为了该村振兴发展的动力源泉。

  转变观念

  把短板变成“潜力板”

  “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们进一步体会到,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发挥粤东西北的长处和优势,还可以促进一二三产业均衡发展。”连南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负责人房国林说,连南一直有稻田养鱼的传统,稻田鱼绿色环保,美味鲜甜。依托这一独特的农耕方式,连南创新思路写好“鱼”文章,每年举办“稻田鱼文化节”,吸引全省游客关注。目前连南全县推广发展稻田养鱼面积近万亩,辐射带动近2万农户致富增收。

  “习总书记勉励我们要充分发挥粤东西北地区生态优势。这些年来,我们立足农业大市的资源优势,在茂名高州市成立石榴专业合作社,带领贫困户种植番石榴,打造绿色产业与乡村观光旅游业,仅在闲置土地上种植水果一项,就为每户一年增收1万多元。”全国人大代表温锦玲介绍,今年石榴专业合作社与云潭镇扶贫村丰文垌村和博马坡村建立合作关系,建立了两个番石榴种植基地,面积约200亩,继续加大对贫困村的产业帮扶力度。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辩证思维,转变观念,努力把短板变成“潜力板”。对此,梅州市五华县河东镇林石村党支部书记丁新煌对农村产业的发展越来越有信心。近年,该村选定广州风行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生产青贮饲料种植项目,与风行集团下属广州华美牛奶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由华美公司统一收购玉米青贮饲料。今年4月,林石村已实现营业收入约15万元,一年多的时间,种植面积从10多亩扩大到130亩,其中有近百亩地原先是荒地。全村先后有100多户村民加入到经济联合社。

  如何把短板变成“潜力板”,韶关仁化县也对此作了探索。“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转变观念的重要性。”仁化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管委会主任谢翊辉表示,近年该县通过资金扶持,擦亮农产品品牌,同时以标准化产业基地的龙头效应,带动6家企业、128户种植大户、8家合作社、15个家庭农场发展柑橘产业,许多农户因此致富。“要进一步发挥产品的潜力,我们要擦亮环丹霞山水果品牌。”该县金喆园生态农业公司董事长谢坤佑说,目前,金喆园正在推行网上认养柚树的模式,可以长期锁定一批客户,带动顾客假期来柚园体验生活,使果园从单一的种植向“农旅结合”的粉丝经济模式转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立健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带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进一步坚定了我们的信心。近年我们大力支持发展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提升适度规模经营能力。”梅州市蕉岭县三圳镇党委书记张艳辉说,最近5年,该镇引进投资涉农经营主体达到55家,有效盘活了当地沉睡的资源,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不仅是三圳镇,蕉岭在全县积极探索股份合作社制度,推动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等“三变改革”。

  再出发 创新局

  各地、各相关单位迅速谋划、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民生活越来越幸福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指出,要认真抓好乡村振兴战略,在脱贫致富基础上加快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坚持辩证思维,转变观念,努力把短板变成“潜力板”,充分发挥粤东西北地区生态优势,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

  他寄语广东,既要加快脱贫致富,又要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走向现代化,并希望乡亲们生活越来越幸福。

  对此,广东各地、各部门及相关单位人员纷纷表示,一定要把总书记在我省视察调研时提出的要求和期望,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认真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在脱贫致富基础上加快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民生活越来越幸福。

  坚持质量兴农拓宽增收渠道

  “在收听收看了习近平总书记来我省视察的新闻后,省农业农村厅的党员干部群众备受鼓舞,反响热烈。”省农业农村厅厅长顾幸伟说,总书记来到广东,深入农村基层,看产品、问销路、话发展,送来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句句话语鼓舞人心。

  “我们一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顾幸伟表示,下一步将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总方针,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为制度保障,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聚焦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精准脱贫攻坚、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力度更大一些,措施更精准一些,久久为功,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提供有力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期间,曾到清远英德市电子商务产业园调研。对此,省供销合作联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李朝明颇受触动。他表示,省供销合作联社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谋划、找准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要推广我省供销社系统探索形成的县域快消品速配,区域农产品专业配送,再生资源和粮油、茶叶等重点农产品专业电商、商超线上线下融合等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深入推进“供销社+互联网”行动计划。要进一步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把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与构建新型乡村助农服务示范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在全省建成100个县域助农服务综合平台和1000个镇村助农服务中心,为广大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农资农技、冷链物流配送、农村电商等综合服务。此外,积极参与“粤菜师傅”工程建设,同时在重点农产品领域,采取“基地示范+助农服务+订单农业”方式,打造更多农产品全产业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打造特色鲜明的区域农业发展格局

  云浮市委常委、云安区委书记、云浮新区党工委书记梁海卫表示,当前云安区正在举全区之力,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书记对广东的殷殷嘱托,为云安区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行动指南。下一步,云安区将在发展富民兴村产业、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塑造乡风文明新风貌等方面下功夫,依托该区云雾山、现代草畜、南药种植等生态和产业优势,精心打造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小镇,通过不断优化第一产业结构,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提高农村整体效益。

  “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亲身参与者,我们倍感振奋,动力更足,也感到责任更重。”云浮市委乡村振兴办主任陈之经说,云浮作为广东的农业大市之一,一定要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认真抓好乡村振兴战略。云浮将围绕“县域统筹、融合发展、全面振兴”的乡村振兴总体思路,以发展特色产业、推进改革创新等为主要抓手,以点带面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

  廉江市农业局局长黄木忠表示,要切实把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化为做好“三农”工作、推动乡村振兴的扎实行动,不辱使命、奋发有为,奋力打造乡村振兴的廉江样板。廉江市农业系统将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当前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重中之重,依托廉江国家级、省级农业示范区和廉江农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优化农业产业区域布局,加快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区域农业发展格局。

  梅县区松口镇大黄村党委书记廖建明表示,接下来大黄村将结合本村实际,以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广东主会场在大黄村成功举办为契机,依托松口“千年古镇”和大黄村的深厚文化底蕴和优美生态资源,发挥本村金柚特色产业支撑,点线面结合打造全域乡村旅游。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东要下功夫解决城乡发展二元结构问题,把短板变成‘潜力板’,这让我深感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贴合地方发展实际,也为解决城乡发展二元结构问题注入动力、指明方向。”汕头市商务局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驻金平区鮀江街道港美社区第一书记詹瑞云表示,作为一名驻村在金平西部城乡接合部的基层干部,接下来在推动驻村工作中,她将把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借力港美社区周边正在打造的金平工业园区现代产业集聚区和“五路五桥”建设推进的有利条件,努力把港美社区从劣势的包围区突破为服务现代产业的优势集聚区。

本文来源:https://www.benqdjg.com/chuangyeziliao/76822/

创业案例推荐文章

创业案例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