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集合3篇

发布时间:2023-11-23 来源:高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资源 > 高考信息 > 手机阅读

【www.benqdjg.com--高考信息】

历史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历史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集合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一】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一、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原因、阶段和影响。

1.原因

(1)现代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2)国际分工的差异和经济竞争的需要。

(3)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推动。

(4)国际局势总体上趋于缓和。

2.阶段

(1)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主要出现在欧洲。

(2)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一方面,欧洲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地区性经济集团也纷纷出现。

(3)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区域集团化发展掀起了新的浪潮,进入了较为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时期,出现了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三大区域经济集团。

3.影响

(1)积极影响:促进了集团内部贸易的增长;促进了集团内部的国际分工和生产专业化;推动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贸易自由化;有利于形成多极化格局。

(2)消极影响:不利于商品、资金、技术和服务在区域集团间的交流;世界经济发展失衡将加剧;不利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国家主权的概念将受到冲击。在集团内,随着经济合作程度的加深和合作范围的扩大,各成员国必须作出的主权让步也相对增多。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的联系和区别。

1.联系

(1)二者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都是在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发展的。

(2)经济区域集团化实际上是经济全球化的阶梯。从整体上看,经济全球化并没有因为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而有所削弱,世界经济中的相互依赖关系反而得到加强。

(3)二者在发展中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

2.区别

(1)经济全球化在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从而产生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2)经济区域集团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

【篇二】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

一、解放军的战略反攻

1、条件——可能性:①解放军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国民党优势逐渐丧失。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变化;②国统区民主运动的开展,国民党反动派陷入孤立;③解放区土改的进行。必要性:战略进攻可以减轻陕北和山东战场的压力,减轻解放区的物质消耗。

2、任务:①主力部队向外线国统区进军,进行战略进攻;②部分内线部队与国民党军队作战,属于战略防御性质。

3、基本情况——⑴、主攻方向:中原地区其一、当时国民党军队主力正在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在中原地区的防守力量薄弱,兵力空虚;其二、中原地区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可西扼武汉,东下南京,出击中原可直接威胁敌人统治的中心。⑵、时间:1947年6月底。 概况:②陈赓、谢富治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一部挺进豫陕鄂边区。③陈毅、粟裕率华东解放军主力进攻豫皖苏地区。⑶、其他解放区转入反攻:聂荣臻指挥华北解放军解放石家庄。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解放军解放了东北广大地区。彭德怀、贺龙领导西北解放军收复了延安。

4、战略反攻的意义:对扭转战局起了决定性作用,也是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转折点。也是蒋介石反动统治由发展走向灭亡的转折点;是帝国主义在中国近百年统治由发展走向灭亡的转折点。

二、战略决战的胜利

1、中国共产党将东北战场作为决战首选战场的主要因素: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国共双方的力量对比进一步发展变化,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而东北战场又成了形势最有利的战场。1当时东北的国民党军队只困守在几个大城市,整体上处于被包围的态势。解放军后方巩固,物质力量雄厚。2从东北的地理位置看,北邻苏联、朝鲜等国,通往华北的通道一旦被卡死,国民党军队即成被包围之势,很难逃脱。3首战东北战场,一旦成功,还可以为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一个稳定的后方,东北解放军可以挥师南下,配合其他战场作战,而东北雄厚的工业基础可支援全国。

2、三大战役——辽沈战役:1948.9~1948.11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解放军;特点是先取锦州,关门打狗。淮海战役:1948.11~1949.1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特点是中间突破,分割歼灭。平津战役:1948.11~1949.1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特点是先取两头,后取中间,和平解放北平。

3、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

4、三大战役胜利的原因:1、党中央的正确领导;2、广大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3、国统区中共地下党和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4、解放区人民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的大力支援。最后再次强调三大战役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

【篇三】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

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

一、新航路的开辟

1原因:①经济根源: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造成了货币需求量的增加,对铸造货币的黄金需求量日益增大。②商业危机: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商道。阻碍了东西方传统的贸易,造成商业危机。③社会根源:欧洲人对黄金和货币的狂热追求,受《马可波罗行记》的影响。④精神动力:已完成中央集的酌葡萄牙、西班牙同时热衷于传播天主教。

2条件:西欧生产力的发展、知识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地圆学说;地图绘制技术进步;远洋船的出现;武器装备的进步。

3经过:1488年,葡萄牙从迪亚士到达好望角。1497~14。葡萄牙人达·伽马绕过非洲好望角到达印度。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意大利人哥伦布越过大西洋到达了美洲。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证实了地圆学说。

4影响:引起了“商业革命”: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欧洲与亚、非贸易扩大与美洲联系开始;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引起了“价格革命”。大量贵金属流入欧洲,造成金银价格下降,物价猛涨;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引发了西欧国家积极扩张海外殖民地的活动,加快了荷、英、法等西欧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证明了地圆学说。

二、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扩张

1.葡萄牙 15占领巴西;但葡萄牙扩张的主要方向在非洲非洲东岸、西岸和亚洲印度西岸一些据点、马六甲、澳门、摩鹿加群岛,巴西葡最大殖民地。以占据军事据点为主,同时垄断商路,建立商站,欺诈性贸易掠夺大量财富。

2.西班牙 主要目的是掠夺金银。15世纪末到16世纪中期,占领子除巴西以外的中、南美洲;16世纪六、七十年代又占领了亚洲的菲律宾。以美洲为主,甘蔗生产、黑奴贸易,疯狂掠夺贵重金属

3.影响:1欧洲的殖民统治给亚非拉美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印第安人几乎灭绝,土著劳动力锐减,由此又引起丁罪恶的奴隶贸易。2流人欧洲的巨额财富,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3改变了世界形势和历史发展进程;①欧洲人开始对美洲、亚洲和非洲进行政治控制和经济渗透;②伴随政治霸权而来的是经济的剥削和掠夺;③由于西方文化的渗透,殖民地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也逐渐发生了变化;④各大洲间的相对孤立被打破,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本文来源:https://www.benqdjg.com/gaokaoziyuan/219241/

推荐访问:

高考信息推荐文章

高考信息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