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防治知识讲座范文汇总四篇

发布时间:2024-01-06 来源: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手机阅读

【www.benqdjg.com--知识】

讲座,拼音:jiǎngzuò是一种教学形式,多利用报告会、广播等方式进行。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高血压防治知识讲座范文汇总四篇,欢迎品鉴!

高血压防治知识讲座1

  1.血压是什么?

  血压就是心脏收缩将血液泵入血管时所加在血管壁的压力。常测部位为右上臂,以毫米汞柱为计算单位。记录方式为收缩压/舒张压。正常血压为90-140/60-90mmHg。

  3.“三高三低”指什么?

  “三高”是指:患病率高,致残率高(如偏瘫),死亡率高(如心梗);

  “三低”是指:知晓率低,控制率低,服药率低(如不遵医嘱,凭感觉服药)。

  4.为什么称高血压为“无声杀手”?

  高血压可引起许多并发症;脑中风,高心病,眼、肾损害,伴发糖尿病等。

  5.什么人易患高血压?

  患病率为10%以上,超过九成的高血压患者都属于原发性高血压,即高血压病。通常与超重、肥胖,长期持续饮酒,膳食高盐低钾,长期精神紧张或超负荷工作有关。若家族中患有高血压、中风、糖尿病及冠心病者,则其患病的危险性更大。仅约一成的高血压患者属于继发性,高血压只是其他疾病的一种体征或症状而已,这些疾病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动脉狭窄、肾脏病、糖尿病、药源性疾病等。

  6.高血压如何避免?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心情愉快平和,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波动,不要过度劳累,劳逸结合);坚持适度的运动(适度锻炼和劳动,控制体重);规律充足的休息和睡眠;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饮食清淡,多食水果蔬菜);定期体检、坚持服药(高血压患者)。

  7.高血压如何诊断?

  定期测量血压,尤其是40岁以后,这是最简单、最实用的早期发现高血压的可靠方法。不同时间三次以上血压超过140mmHg(高压)或90mmHg(低压),就可诊断为高血压。六十岁以上也是这个标准。至于是原发性或继发性,需要请教专科医师,有时医师会进行相关检查。

  8.血压波动怎么办?

  人的血压在一天当中不是恒定不变的(收缩压一天中可以波动10~30mmHg,舒张压可以波动5~10mmHg)均属正常情况。所以,不同时间测量血压的数值有所不同,这一波动也是血管弹性尚好的重要标志。患者不要根据血压的波动自行调整降压药,发现血压波动较大时,应及时就诊。

  9.如何自测血压?

  上臂式电子血压计可靠性较好,而手腕式电子血压计和指套式电子血压计可靠性较差。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测血压时,应将袖带缠于右上臂,松紧适度,气囊中部正好压住肱动脉,气囊下缘应在肘弯上2.5厘米处。

  10.什么是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

  控制体重,使体重指数(BMI)保持在20-24左右[BMI=体重(Kg)/身高(M)2];限盐,应控制在每日6克左右;运动,坚持长期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骑车、健身等;限制脂肪总量,增加水果蔬菜摄入;戒烟限酒。

  11.药物治疗的原则有哪些?

  逐渐降压;用药因人而异;最好联合用药;不突然停药或突然撤药。

  12.为什么要选择长效降压药?

  减少血压大的波动对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服药方便规律。

  13.常用的降压药的种类有哪些?

  当前常用降压的药物主要有以下五大类:即利尿剂、β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钙拮抗剂(CCB)。上述药物可作为降压治疗的起始药和维持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用药。需联合者推荐如下方案:利尿剂和β阻滞剂、利尿剂和ACEI或ARB、CCB和β阻滞剂、CCB和ACEI或ARB、CCB和利尿剂(年龄大于70岁者)。

  14.没有症状的高血压要不要服药降压药?

  首先,应知道无症状不一定血压不高,其次,症状与血压未必一致。如果采用非药物治疗三至六个月,血压仍不在正常范围,一定要服药控制,目的在于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及严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15.降压治疗的目的如何?

  不单是解除症状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血压的控制是预防心脑血管病的主要措施。

  16.单纯降压能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吗?

  不能。根据相关危险因素需综合治疗。包括降脂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如应用阿司匹林,和血糖控制以及非药物治疗等相关内容。

  17.如何坚持八项原则,严格控制血压?

  保持血压正常;保持体重正常;保持血脂正常;不吸烟少饮酒;饮食讲究科学;坚持体育锻炼;定时长期服药;增加保健意识。

  18.中医中药能治疗高血压吗?

  中医中药治疗高血压,有一定的降压效果,主要点在于机体功能的调节和临床症状的改善。因为高血压病毕竟是一个多因素疾病,中医中药也是综合治疗中非常好的多途径、多靶点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高血压防治知识讲座2

  高血压是全球人类最常见的慢性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和死亡一半以上与高血压有关,控制高血压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切入点。

  高血压的定义: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三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患者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低于140/90mmHg,也应诊断为高血压。

  一、特殊人群高血压处理

  (一)老年人:老年(>65岁),降压药务必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耐受性逐步降压,应测量用药前后坐立位血压;尤其对体质较弱者更应谨慎。老年人有较多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合并心血管病、糖尿病等情况也较多,常需多药合用。

  (二)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时首选β受体阻滞剂或长效钙拮抗剂及长效ACEI;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时选用β受体阻滞剂或ACEI;心肌梗死后病人用ACEI、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拮抗剂。

  (三)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症状少者用ACEI和β受体阻滞剂;症状多的可将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ARB和醛固酮拮抗剂,或与袢利尿剂合用。左心衰竭者的血压目标<120/80mmHg。

  (四)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高血压伴糖尿病常需要严格控制血压。要求将血压目标降至130/80mmHg以下,因此常以ACEI、ARB联合用钙拮抗剂、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或β受体阻滞剂。要重视糖尿病的降糖和降压治疗,降压治疗减少血管疾病的净效益更好。

  (五)慢性肾脏疾病:血压应严格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尿白蛋白>1g/d时血压应控制在125/75mmHg以下,首选ACEI、ARB,有利于防止肾病进展,重度患者须合用袢利尿剂。

  (六)脑血管病后:急性脑卒中降压治疗有争议。如血压≥220/120mmHg的,可考虑适度降压治疗,但应缓慢降压和密切观察病人反应。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卒中史(非急性期)者,进行适度的降压治疗均能减少卒中的再发。降压后头晕加重者,应注意有无颈动脉狭窄问题。如双侧颈动脉严重狭窄,则谨慎或缓慢降压。

  二、降压药物服用注意事项

  降压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降压速度不宜多快。由于患者常为多种疾病并存,多同时存在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因此选择治疗药物也要慎之又慎,用药后要密切观察疗效和副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临床上有不少医生和患者治病心切,选择一种药物治疗几天之后,看到血压没有达标,就认为这种药物不适合,于是迅速换药。其实,合理的老年患者降压治疗应该在4-8周内逐步将血压控制到位,然后长期维持。因此使用降压药物短期内没有达标并不意味着该药对于这个患者无效,是否有效需要观察一段时间再下结论。

  常用五大类的降压药物,到目前为止所有的老年人都可以选择,其中钙拮抗剂和利尿药降压效果更好,副作用少。钙拮抗剂长效CCB的副作用较少,对代谢无不良影响。无绝对禁忌症,与其他4类降压药物均可联合使用。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尤其是老年人群发病率很高,几乎50%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压病。我国现有高血压2亿人,每年因高血压导致的死亡超过了150万人。而在我国目前大众人群对高血压的知晓率仅为30%,治疗率25%,控制率6%,这对我们的高血压预防工作是极其不利的。及早的发现和控制高血压,对预防可能出现的脑出血、心力衰竭、高血压性心脏病都有很大的好处;而到着重要的一点则是要从根本上预防高血压病。

  1、血压正常或增高是人为划定的。我国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在未服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毫米汞柱(mmHg)或舒张压≥90mmHg者为高血压。

  2、高血压预防措施:

  关键是要树立预防重于治疗的观念。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健康的生活方式,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及心理平衡。这四项措施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措施。

  a合理膳食包括①低盐:饮食宜清淡,每天食盐量以5g为宜,其他含钠佐料如酱油、味精较多时,应减少食盐摄入量;②低脂:饮食中应控制胆固醇、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主要是控制动物性脂肪的摄入;③控制糖类及总热量的摄入,高糖饮食会引起糖耐量异常及胰岛素抵抗,二者是冠心病和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总热量摄入过多,会引起超重和肥胖,而超重和肥胖是引起高血压的三大危险因素之一;④进食一定量的优质蛋白,对血压有稳定作用。如牛奶、鱼、虾、瘦肉等优质动物蛋白或大豆、豆腐等植物蛋白;⑤多吃富含钾、镁、钙和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特别是胡萝卜、芹菜、海带、紫菜、丝瓜、木耳等蔬菜;⑥对于中老年人,可以合理地食用一些调节血压、血脂、无毒副作用的保健食品。

  b适量运动是指根据本人身体状况,选择适当运动方式,如步行、慢跑、骑车、游泳、跳舞等,进行有氧运动。运动要从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如曾有心血管疾病者,宜先进行全面查体,在医生指导下开始有氧运动。运动要达到有效心率范围,即最大心率的60%。有氧运动过程中,达到有效心率范围后,在该区域必须保持20分钟以上,每周运动4~5次。吸烟可使血压和心率一过性升高,同时伴有周围小动脉收缩,皮肤温度降低。虽然多数研究显示吸烟与高血压患病率无明显的关系,但吸烟降低服药的顺应性,并增加降压药物剂量。而且吸烟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应该戒烟。饮酒也是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c心理平衡是高血压患者维系健康生态的重要一环。高血压患者如果精神压抑、心情抑郁,常使他们采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酗酒、吸烟等,降低或对抗了高血压治疗的顺应性。对于有精神压力和心理不平衡的人,要改变他们的精神面貌,需做长期而细致的工作。高血压是动脉血管内的压力异常升高,高血压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心、脑、肾可产生严重的并发症,诸如: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性脑出血、脑梗塞;肾功能衰竭、尿毒症。

  糖尿病防治:

  一、糖尿病的症状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然而,并不是每个患者都具有这些症状,有的人甚至仅出现并发症的表现,如突然食物模糊、反复感染、肢体溃烂、肾功能损害等等。

  二、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是一种多病因综合作用导致的代谢性疾病,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随因胰岛素分泌、作用缺陷,进而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血糖若长期控制不好,可导致多种严重慢性并发症:

  1.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较非糖尿病人群高出24倍,并使心血管疾病发生年龄提前,病变更为严重。

  2.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压和血脂异常。

  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成年人群失明的主要原因。

  4.糖尿病肾病是造成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

  5.糖尿病严重可导致神经病变和下肢坏疽等。

  三、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1.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如口渴、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等,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

  2.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mmol/L。

  3.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中,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

  4.没有明显症状者,只要2次血糖化验结果达到以上标准,也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四、为什么要重视餐后血糖

  由于糖尿病早期常仅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而空腹血糖正常,仅查空腹血糖将会导致漏诊。因此,40岁以上者应每年查一次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以便及早发现糖尿病。

  五、控制血糖的饮食方案

  1.主食:根据自己的劳动强度或活动强度制定全天饮食。职业男性一天以350~450克谷类食物为妥,女性为300~400克。重体力劳动者,一天的主食量可酌情增加,反之应适当减少。休息或卧床者,男性的主食量为250~300克,女性为200~250克。肥胖者进食量限制应严格一些,而瘦弱者则可适当放宽。

  2.蔬菜类:量及种类无特殊限制。

  3.肉食类:避免高脂食物,可选择少量瘦猪肉、牛肉、鸡肉、鱼等。

  4.豆、奶制品及蛋类:此类食物富含蛋白质。与肉类一样,每顿适量便可。如早餐可食300毫升奶或豆浆,或一只鸡蛋(有高脂血脂应少吃蛋黄),外加50~100克主食。

  5.水果:血糖控制良好者,每天可进食少量水果,但应避免吃含糖量高的橘、柑、葡萄、荔枝等,并适当减少饭量。血糖未得到满意控制者,最好不吃。

  六、哪些人容易患糖尿病

  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有妊娠期糖尿病史或生育过巨大儿;年龄超过40岁;肥胖者;糖耐量异常者;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或痛风;低出生体重儿。

  七、糖尿病患者的降糖目标

  老年人:降糖不能过快过猛,一般建议将空腹血糖降至6~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降至8.9~10mmol/L。

  年轻患者或有并发症者:血糖控制应严格一些,建议将空腹血糖降至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降至6.7mmol/L。

高血压防治知识讲座3

  我国将进入老龄化社会,心血管病即将成为人群中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高血压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最常见、最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这次高血压病知识讲座目的是介绍高血压病相关知识和对其如何防治和控制。  

  在导致心血管病的各种原因中,高血压病是最为可怕的。几乎所有心血管疾病都与其有关,所以防治高血压是防治心血管病的关键。

  1998年我国脑血管病居城市居民死亡原因第二位,在农村居首位。1959、1979、1991年我国卫生部、医科院组织了三次全国性血压普查显示,我国高血压流行有增高的趋势。由于我国人口年龄的增长、饮食结构变化和盐摄入量的增加,我国高血压病患者显著增加。

  我国高血压存在以下问题:患病率高:11.26%,知晓率低:35.6%;治疗率低:17.1%;控制率低:4.1%引自《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情况虽然如此,只要能更多地了解高血压病,在积极治疗高血压病人的同时大力开展一级预防,因地制宜地进行群众宣教,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能力,就能对高血压病进行很好的预防和治疗,降低全人群的血压水平。

  了解高血压病之前,有必要先弄清血压的概念。人体细胞需要氧气和营养物质才能生存,在身体中,氧气和营养物质通过血液运往全身,血液的流动需要压力。通常用两个数字来表述血压的高低--高压和低压。收缩压是指心脏收缩向血管中泵出血液时的压力,这个时候血管压力最高。舒张压是指心脏达到最大舒张时压力,这个时候血管中的压力最低。人体的许多生理指数都有一定正常范围,例如心跳、体温。一旦这些指数不正常就可能给人体带来损害,血压也是如此。

  高血压病的危害很大:引起其他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卒中等)、造成人体器官损害(心肌肥大,肾脏损害等)。人体血压在不同时期,不同状态下会有很大的变化,例如冬季和夏季;运动或静止;情绪激动或平静。所以要在尽量减轻或排除各种干扰因素下,非同日3次静息血压才可作为判断高血压病的标准。多次测量血压后,我们以什么标准来判断自己是否有高血压病呢?通过多年总结和临床实践,制定了以下标准。引自:《1999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

  原发性高血压也叫高血压病,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有着自己的病因、发生发展转归的规律和临床表现。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继发于其他疾病或原因的高血压。只占人群高血压的5%~10%。血压升高仅是这些疾病的一个临床表现。高血压病的轻或重通过分级来确定,高血压病总体分三级,对应我们经常说的轻、中和重度高血压病。高血压病的分级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效依据。刚才是用患者血压高低来进行分级,现在是用高血压对人体产生的损害程度进行分级。治疗时不但根据血压水平,也要考虑危险因素与靶器官损害的预防和逆转。患者的高血压病进入2级后,高血压病已经对人体的器官产生了实质性损害,患者要积极进行治疗来防止更大的损害,并逆转一些脏器的改变,例如心肌肥厚等。患者高血压进入3期后,病情已相当严重,甚至对患者生命产生威胁。患者应进行系统全面的治疗。否则,患者并发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大为增加。造成高血压的确切原因目前还不完全清楚。但是一些因素确于与高血压病有关。

  国际上已经研究确定的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是:体重超重、膳食高盐和中度以上饮酒。虽然有以上情况的人患高血压的几率较大。但是任何人在任何年龄和背景情况下都有可能发展成高血压,不可掉以轻心。

  高血压的危险在于其对人体器官的损害:血压的升高与冠心病、肾功能障碍、高血压心脏病及高血压并发脑卒中的发生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心肌纤维肥大后,心肌纤维间的毛细血管数量并无相应的增加,这样使肥大的心肌纤维处于一种相对缺血状态。引起和加重心肌缺血,发生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动脉粥样硬化减弱动脉的输血功能,并使血管变硬失去应有的弹性。动脉存在于身体各器官中,所以从某方面来讲,高血压病对身体损害的根源是对动脉血管的影响。不论是稳定性的或不稳定性的,收缩期的或舒张期的,在任何年龄,任何性别的血压升高,都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血压水平与冠心病发病呈现连续的、逐步升高的、密切的关系。心室长期负荷加重,久而久之,收缩力逐渐减退,一旦心脏失去了代偿能力,就会发生心脏衰竭。心衰主要表现为心输出量降低,体循环淤血,临床上出现呼吸困难,活动能力减退。眼睛的球结膜血管是眼动脉的细小分支。高血压病也可使视网膜动脉硬化。血压长期持续升高,造成脑循环调节紊乱,小动脉壁变性,或中动脉脂质沉积,粥样脂质斑块形成。一旦血栓形成,即可能发生缺血性中风,而血管破裂时,就发生脑出血。肾脏在人体中处于重要地位

  肾脏是人身体的废物处理厂,维护人体内环境的稳定;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血液流经肾脏;长期高血压,可使肾小球动脉痉挛,多年后,肾小球小动脉硬化,肾小球纤维化,后期肾单位破坏,肾萎缩变硬,最终导致肾功能不全(尿毒症)。肾脏失去去除血液中的毒物能力后,患者需每星期做3-5次的血液透析,每次4小时,否则会导致死亡。

  高血压患者在进行非药物疗法和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前常需进行一系列的检查,这些检查的目的主要是为下一步的治疗提供依据。高血压病经常没有症状,并且如果长期没有进行治疗能够造成许多严重的疾病,所以我们称高血压病是“隐形杀手”。高血压病早期症状还有:头疼、晕眩、耳鸣、腰酸肩痛、心悸气喘、手脚麻痹、全身乏力、胸闷。

  及早发现高血压病,是进行有效治疗的关键。

  只要改变自己不良的生活习惯,坚持治疗,选择正确的药物,高血压病是可以被控制的。高血压的治疗是康复医疗活动,应该是综合性的,包括教育、危险因素的预防、不当行为方式的矫正、心理调节、运动疗法以及药物治疗等。控制高血压意味着终生改变一些饮食和生活习惯。饮酒和血压水平以及高血压患病率之间呈线性关系,因此不提倡用少量饮酒预防冠心病,提倡高血压患者戒酒。

  高血压饮食:总脂肪<总热量的30%;饱和脂肪<10%;鱼虾类50g/日;食油20-30g/日;蔬菜400-500g/日;水果100g/日。引自《血管疾病的防治》。WHO建议每人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g。我国膳食中约80%的钠来自烹调或含盐高的腌制品,因此限盐首先要减少烹调用盐及含盐高的调料,少食各种咸菜及盐腌食品。在运动前最好了解一下自己的身体状况,以决定自己运动的种类。运动强度因人而异,可以参考运动强度指标。

  长期精神压力和心情抑郁是引起高血压和其它一些慢性病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改变一些饮食和生活习惯可以达到一些降低血压的效果。但同时药物治疗也是必须的。药物治疗是治疗高血压病的重要手段。

  积极地进行药物降压治疗不仅能控制血压,而且还有重要的靶器官保护作用,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抗高血压药物通常有一些副作用;在服用药物过程中,经常让医生进行检查来确定药物的疗效。同时,联合用药也可降低单一用药的副作用。治疗高血压病的药物有很多,ARB、ACEI和CCB是目前最为常用的降压药物。目前,药物除了能降低患者血压外,更强调其对患者器官的保护作用。ARB和ACEI类药物在这方面更有优势。对高血压病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保护身体器官不被高血压病所损害。ARB和ACEI类药物有优异的器官保护作用。

  在治疗高血压的过程中,患者存在很多误区,这严重影响了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时机。以药价贵贱定药品取舍,认为价贵的“好药”要用到血压实在无法控制时候,从而错失了降压治疗的有效时机。在完成这次讲座前,给大家一些有价值的建议。患者要对治疗高血压病要有坚定的信心。高血压病只要被及时发现,坚持治疗,选择正确的降压药物是可以被有效控制的。医生是患者战胜高血压病的坚强后盾。医生有很多的治疗方法来帮助患者按照相应的步骤来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高血压防治知识讲座4

  一、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

  脂肪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并可提供必需脂肪酸,有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吸收,但是脂肪摄入过多是引起肥胖、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膳食盐的摄入量过高与高血压的患病率密切相关。

  食用油和食盐摄入过多是我国城乡居民共同存在的营养问题。为此,建议我国居民应养成吃清淡少盐膳食的习惯,即膳食不要太油腻,不要太咸,不要摄食过多的动物性食物和油炸、烟熏、腌制食物。成年人一天食盐摄入量应不超过6克。减盐是一种既经济、效果又比较好的预防心血管病的措施。

  二、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

  合理安排一日三餐的时间及食量,进餐定时定量。要天天吃早餐并保证其营养充足,午餐要吃好,晚餐要适量。不暴饮暴食,不经常在外就餐,尽可能与家人共同进餐,并营造轻松愉快的就餐氛围。

  零食作为一日三餐之外的营养补充,可以合理选用,但来自零食的能量应计入全天能量摄入之中。

  三、高血压的防治及预防

  1、减少钠盐的摄入

  2、尽可能减少烹调用盐,建议使用可定量的盐勺;

  3、减少味精、酱油等含钠盐的调味品用量;

  4、少食或不食含钠盐量较高的各类加工食品,如咸菜、火腿、香肠以及各类炒货;

  5、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

  6、肾功能良好者,使用含钾的烹调用盐。

  7、控制体重,超重和肥胖是导致血压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以腹部脂肪堆积为典型特征的中心性肥胖还会进一步增加高血压等心血管与代谢性疾病的风险,适当降低升高的体重,减少体内脂肪含量,可显著降低血压。

  8、不吸烟不饮酒坚持锻炼,过量饮酒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随饮酒量增加而升高。

  虽然少量饮酒后短时间内血压会有所下降,但长期少量饮酒可使血压轻度升高;过量饮酒则使血压明显升高。

  9、减轻精神压力必要时进行药物治疗。

本文来源:https://www.benqdjg.com/shiyongwendang/224023/

知识推荐文章

知识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