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三篇

发布时间:2021-08-17 来源:高考改革 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资源 > 高考改革 > 手机阅读

【www.benqdjg.com--高考改革】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经过改革开放37年来的努力,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选择。

  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篇一

  为积极推进我县脱贫攻坚工作,确保2019年省级贫困县“摘帽”,贫困村全部“销号”,贫困户全部稳定“越线”,平利县政协组织相关政协委员和部门负责人深入全县11个镇和15个当年脱贫村,采取实地查看、查阅档案资料、走访贫困对象、与镇村干部座谈等形式,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进展情况

  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以来,我县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的头等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到户措施、帮扶到人、脱贫成效“六个精准”,实施易地搬迁、发展特色产业、引导劳务创业、实施生态建设、加强教育扶贫、开展健康扶贫、落实政策保障“七个一批”脱贫措施,全县上下统一思想、强化落实,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建档立卡“回头看”,瞄准扶贫目标。2015年底市上核定我县贫困村87个、贫困人口4.57万人。通过认真组织建档立卡“回头看”,全县共识别贫困户18490户44831人,建立完善了贫困对象信息档案。找准致贫原因,按照“七个一批”分类实施脱贫。分年度落实脱贫任务,其中2016年脱贫村15个、脱贫人口4030户11710人。

  二是建立作战体系,强化组织领导。建立了脱贫攻坚县指挥部、镇作战部、村作战室三级作战体系,实行了县级领导联镇、部门包村、干部包户工作机制,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强化督察督办、问责问效,压力层层传导到位。

  三是筹集整合资金,强化投入保障。筹集财政扶贫资金5000余万元,15个当年脱贫村每村安排财政扶贫资金300万元,同时整合部门行业扶贫项目资金1.44亿元,集中用于当年脱贫村。申请农发行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信贷资金4.5亿元。出台“5321”小额贴息贷款政策和贫困户发展产业每户最高限额3000元的奖扶政策,为贫困户建房和发展产业解决资金困难。

  四是突出工作重点,落实脱贫措施。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贫困村脱贫的工作重点,加强项目规划对接落实,涉及基础设施、产业建设等390个行业脱贫攻坚项目中,有37个已经竣工,209个正在建设,还有144个项目处于规划设计、招投标等前期工作阶段。贫困户脱贫“七个一批”方面,以易地搬迁和产业扶贫为工作重点,认真落实劳务创业、生态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政策兜底等方面现有政策,各负其责做好各批次脱贫实施方案制定工作。

  五是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通过大型标语、电视、网站专栏、简报、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形式,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的脱贫攻坚工作氛围。

  六是积极探索创新,开辟脱贫新路径。各级各部门紧密结合实际,积极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出“精准扶贫+”、“电商+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贫困户”等模式,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出特色、出成效。

  二、存在问题

  我县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工作成效,但在工作机制、贫困村项目建设、易地搬迁、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政策兜底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1.工作机制有待完善。一是工作统筹协调有待加强。工作部署前瞻性有待增强;部门政策要求与脱贫攻坚要求还不够协调一致;部门各自为战,相互支持配合不到位。二是政策配套整合有待加强。整合的1.44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资金,部门对接落实不到位;除开当年脱贫村,后期脱贫村没有资金投入;贫困户脱贫“七个一批”具体实施方案不够明确;各项惠农政策散落各部门,亟需进行整合;镇村脱贫攻坚人员、经费、培训保障力度有待加强。三是抓落实力度有待加大。工作推进力度的持续性有待增强,存在忽冷忽热现象;少数镇村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对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性认识不足,依赖包帮部门的思想较为突出,存在被动应付、“等缓看”等消极思想;少数部门和包帮干部对扶贫政策一知半解,工作责任意识不强,工作缺少有力抓手,驻村帮扶成效不明显;“5321”贷款政策,少数经办人员对文件精神理解有偏差,执行口径不统一,手续不够简便。四是群众教育引导有待深化。部分贫困户信心不足,上面热,下面冷,干部急,群众不急;部分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甚至相互攀比,以当贫困户为荣;部分群众自身条件好,但不履行赡养义务,让老人成为贫困户。

  2.贫困村项目建设进展迟缓。一是项目对接不到位。贫困村脱贫标准没有完全与项目对接,有的标准缺少项目支撑;部分贫困村所报项目在部门对接过程中缩水严重。二是项目实施效率低。贫困村水、电、路、堤等项目多数还停留在规划表上,没有到落实层面;项目审批程序多,时限长,办事效率有待提高,按时完成年度任务堪忧。

  3.易地搬迁难度较大。一是集中安置开工率低。全年49个集中安置点,仍有13个未动工建设,贫困户建房40%仍未开工,部分村“交钥匙”工程尚未进入招投标程序。二是旧房改造尚未全面启动。10400元补助标准偏低,贫困户旧改积极性不高。部分贫困村非贫困户土坯房的比例很高,按照砖混结构房屋不低于60%的贫困村脱贫标准,年底实现目标难度较大。三是集中和分散安置比例与实际需求脱节。自然土地条件较差的镇村难以安排符合规模要求的安置点,分散建房又有比例控制,矛盾比较突出,基层反映比较强烈。同时还存在如果安置过于集中,将给部分贫困户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导致贫困程度加深的问题。四是“两灾户”搬迁安置实施难。部分边远镇村存在没有地方安置、农户没有搬迁能力、远离土地资源、“交钥匙”工程不愿入住等问题。

  4.产业扶贫困难较多。一是产业规划项目落实难。部分贫困村没有特色优势产业项目带动贫困户发展。部分贫困户自身发展能力不足,缺乏劳力,没有经济基础,抵御风险能力较差,加之农业产业比较效益低,导致发展产业积极性不高。部分产业项目见效周期较长,当年难以实现脱贫。二是种苗供应不足。本地种苗供不应求,种苗价格上涨迅猛。贫困户购买外地调运种苗,没有质量保证,死猪、死鸡现象突出。三是产业技术指导不到位。部分贫困户没有相应的经验技术储备,缺乏相应技术指导。四是存在市场风险。贫困户发展产业存在销售难的问题,缺乏稳定的销售渠道,农产品价格不稳定,部分农产品价格呈现下滑趋势,导致增产不增收。五是产业大户、合作社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当前部分产业大户、合作社缺资金,规模效益低,贫困户就地就业困难,带动贫困户脱贫乏力。

  5.健康扶贫任务重。一是健康扶贫资金投入不足。贫困人口由政府全额资助参合的制度尚未完全落实;新农合总体补助标准相对较低,患者住院自付费用较高,特别是大病患者,经济负担较重。二是医疗报销结算服务有待完善。“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便民付费结算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健康扶贫标准不够清晰。贫困户医疗服务缺少明确规范标准,存在过度治疗等问题,导致健康扶贫资源浪费。四是解决因病致贫人员就医负债问题难度大。根据调查,我县因病致贫人口中负债2万元以下的1843户,2-5万元的560户,5万元以上的187户,因病返贫现象较为突出。如广佛镇松河村仅尘肺病人达70余人,健康扶贫任务艰巨。

  6.兜底脱贫有待完善。一是兜底对象精准识别机制有待规范完善。扶贫兜底对象与民政低保对象不一致,部分需要兜底人员实际将落空;低保评定中存在家庭收入核算难、家庭财产状况界定难、“踩线”群众认定难、民主与集中结合难等问题;五保标准执行不到位,对“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等符合条件的对象存在“漏保”问题;部分行动不便、自主意识差的重度残疾人没有户口、身份证、残疾证,不能享受政策。二是兜底保障措施有待完善。扶贫与低保“两线合一”有待明确。五保集中供养率不高,集中供养设施不足,分散供养五保的住院护理费和丧葬费有待明确落实。瘫痪等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人员敬老院不接收,缺少相应的特殊救助护理机制。临时救助手续不够便捷,救助覆盖面有待扩大。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政策宣传和兑付力度有待加强。

  三、意见建议

  我县的脱贫攻坚工作,实际情况复杂,群众期望值高,任务十分艰巨。全县各级各部门要真正把脱贫攻坚上升到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强化组织领导,加强统筹协调,整合力量资源,增强标准意识,狠抓工作落实,提高工作效率,用各级干部的真情帮扶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干群一心、上下合力夺取脱贫攻坚战役的胜利。

  1.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一是加强工作统筹协调。要坚持政出一门,各部门脱贫攻坚有关文件须由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审查协调一致后统一发出。增强工作前瞻性,未雨绸缪,前后一致,标准统一,同时要建立政策制定的修正机制。项目审批要加强部门协调配合,积极推行无纸化集中办公,特事特办,限时办结。强化工作保障,通过购买服务等途径增加镇村脱贫攻坚工作人员力量,适当追加镇村行政办公经费,加强工作培训指导。要加强调查研究,建立信息收集与反馈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基层反映的问题。二是加强政策配套整合。要加大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力度,集中用于脱贫攻坚。各责任部门要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及时将项目资金对接落实到位。要夯实工作责任,统筹政策资源,尽快分别制定出台贫困户脱贫“七个一批”实施方案。“5321”小额贴息贷款要简便放款流程,政策执行落实到位,同时要建立贫困户贷款风险防范监管机制。要坚持政策公开透明,对各部门的所有惠民政策进行全面梳理汇编成册,统一标准口径,干部人手一本,贫困户户均一册,方便干部学习掌握,引导群众理性依规寻求帮助。后期脱贫村脱贫任务更加艰巨,应当采取分期安排项目资金、“先给指标后结算”等方式分年度分阶段逐步实施脱贫,减轻后期工作压力。三是强力推进工作落实。全县上下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脱贫攻坚工作的艰巨性,统筹安排人财物,杜绝消极应付思想,消除相互推诿现象,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任务。要明确突出镇村主体作用,进一步细化部门驻村帮扶工作职责,加强工作指导,让贫困群众有获得感。要强化督查问责,把不定期暗访抽查和定期督察督办相结合,对于工作推进不力的,要启动问责问效。同时要尽快制定出台脱贫攻坚考核奖惩办法,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四是深化群众教育引导。宣传部门要组织通过文艺巡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倡导勤劳致富、“人穷志不短”的正确舆论导向,引导贫困户转变“贫穷光荣”等错误思想观念,增强脱贫信心。积极开展“脱贫致富标兵”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充分发挥身边榜样的带动作用。公安部门要加大“黄赌毒”等不良社会风气的打击力度,引导群众守法脱贫致富。司法部门要加强司法宣传和救助,引导子女履行赡养义务,依法维护老年人合法利益,营造孝老爱亲的社会氛围。

  2.加大贫困村项目落实力度。一是要加强项目对接落实。要强化标准意识,贫困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脱贫标准要用项目一一对接支撑,确保年底能够按标准验收过关。各职能部门要按贫困村脱贫标准主动到村对接落实项目,兼顾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探索贫困村项目资金整合分配制,采取“项目资金总额核定、产业与基础设施比例控制、镇村自主申报、部门对接落实”的办法,破解贫困村项目争取难、上下不一致、对接不了的问题。二是要抢抓时间节点推进项目实施。要倒排工期,简化项目审批程序,采取打包招标、购买服务等方式,尽快启动落实项目建设。三是要加大项目的督查力度。要就贫困村项目落实开展专题督查,确保所有项目对接落实到位,有人抓,有人管,能够按时完成。

  3.强力推动实施易地搬迁。一是加大集中安置推进力度。尚未开工建设的集中安置点要尽快启动建设。贫困户集中建房,包帮干部要逐户敲定落实,督促尽早开工,同时应当加强建房技术规范和用材安全指导。统规统建“交钥匙”工程要尽快完成招投标程序,确保年底贫困户能够入住。二是要全面启动旧房改造。明确旧房改造验收标准,适当提高补助水平。要通过“先实施改造、后兑现政策”、“分户签订协议、统一组织施工”等多种措施尽快全面启动旧房改造。贫困户土坯房改造可以和“交钥匙”工程相结合,贫困户易地购买安全住房,可以享受政策。三是分类解决两灾户问题。提请省上相关部门对滑坡体进行评估,力争销号一批。国土部门加大滑坡体治理项目申报力度。两灾户搬迁结合农户实际,分类采取措施动员搬迁。四是适当调整集中与分散安置比例。在全县集中安置率总体达标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对条件相对好的镇适当提高集中安置比例。对自然条件差的镇,按照就近安全避险的原则,适当扩大分散安置比例,方便贫困户生产生活。

  4.因户施策推进产业落实。一是尊重贫困户的发展意愿和实际。产业规划尽量选择贫困户具有经验技术基础的项目。贫困户发展产业要充分考虑其自身能力基础,规模不宜过大。适当提高贫困户发展产业奖扶政策最高限额标准。政策兑现标准要切合贫困户的能力实际,降低门槛。二是要加强种苗供应管理。要通过引进技术本地育苗等措施加大本地种苗供应力度。扶持建立本地种苗良繁供应基地。外地调运种苗要与种苗供应方签订风险防范协议,保证种苗成活率,避免给贫困户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加强种苗供应市场管理,防止种苗价格任意上涨。三是加强产业技术指导。要大力倡导绿色种植、生态养殖,提升贫困户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农业技术部门要对猪、鸡、牛、羊等畜禽养殖和绞股蓝、茶叶、核桃、魔芋、猕猴桃、蚕桑等种植项目分品种、分项目及时编发简明技术规程明白纸,并加强对贫困户和包帮干部的技术培训指导。高度重视畜禽防疫,组织动员县、镇、村畜禽防疫力量全面抓好畜禽防疫工作。四是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建立贫困户发展产业产品信息收集监测发布平台,为产品销售提供准确信息服务。大力发展电子商务,通过“电商+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贫困户”等模式,加大贫困户农产品销售力度。建立贫困户农产品收购补贴机制,对于按保护价收购贫困户农产品的,政府给予一定资金补贴。五是建立龙头企业、产业大户、合作社带动贫困户脱贫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流转土地、入股、代饲代养、务工、种苗供应和保护价收购等多种方式加强合作,增加贫困户资产收入、务工收入,降低贫困户发展产业风险。对带动贫困户发展的龙头企业、产业大户、合作社,在项目争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贷款贴息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加强龙头企业、产业大户、合作社之间的联合,共享市场信息资源,连接内外市场,畅通销售渠道。

  5.完善服务开展健康扶贫。一是加大健康扶贫投入。将贫困人口医保参合资金全额纳入财政预算解决;适当提高对贫困人口新农合基本补助和大病保险报销比例;建立因病返贫救助制度,整合其它救助资金兜底解决贫困人口医疗费用问题,通过分期分批救助等形式积极帮助化解因病致贫人员就医负债。二是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完善“先诊疗、后付费”制度,建立医疗费用、医保补助、困难救助“一站式”结算机制,最大程度简便医疗和结算手续,减轻就医资金压力。三是要制定健康扶贫就医服务标准。对贫困对象就医服务,应当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执行标准,既要保证贫困对象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服务,又要防止无原则要求提高服务标准、过度治疗等浪费健康扶贫资源的现象发生。四是要综合运用其它脱贫方式。对部分多种原因致贫的贫困户,在实施健康扶贫的同时,综合运用其它扶贫方式帮助真正摆脱贫困。如对尘肺病等重大特殊患病人群,建议进行政策兜底。

  6.织牢网底落实政策保障。一是完善兜底对象识别机制。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提出的“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低保评定办法。坚持将家庭收入核查作为最基础、最核心的环节,民主评议作为重要参考,减少评定过程中的主观因素。全面准确执行五保评定标准,对符合条件的对象实行“应保尽保”。积极探索贫困户和低保户、五保户由第三方进行评估认定机制。建立主动服务工作机制,协调组织工作服务队进村入户为重度残疾人等特殊困难人群提供办理户口、证件、身体检查等服务。要稳妥做好五保、低保的核退工作,确保所有五保、低保都是贫困户;同时要确保需要兜底的对象能够全部纳入五保、低保。二是要完善兜底保障措施。对接省市政策稳妥推进扶贫和低保“两线合一”,落实完善分类施保,建立低保动态管理机制,落实渐退低保帮扶。加快敬老院、幸福院等养老设施建设力度,提高五保集中供养率,通过临时救助等措施落实解决分散供养五保对象的住院护理费和丧葬费用。建立瘫痪等失能人员特别护理救助机制,一方面可以由村组聘请人员进行护理,政府解决护理经费;另一方面可以在敬老院等机构开设失能人员特殊护理床位,向社会招聘专业人员进行护理。同时要加大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兑付力度。精神病人由残联、合疗、民政三家共同救助解决住院和家庭托养费。加大临时救助力度,进一步简化救助程序,适当增加基层自主权。积极发挥保险作用,兜底对象购买养老保险,由各级政府和兜底对象按一定比例分担费用,进一步提高兜底对象保障水平。

  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篇二

  市人大常委会: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20XX年,我市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全市计划脱贫5.9万人、1.74万户,XX县要脱贫摘帽,1.9万人的滩区居民迁建安置点完成建设。为全面了解今年我市脱贫攻坚进展情况,11月份以来,在市人大副主任的带领下,农工委对我市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决策部署,高度重视市人大常委作出的《关于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决议》,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转、扶、搬、保、救、教、金”七路并进,凝聚工作合力,健全脱贫机制,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

  (一)坚持高位推动,科学精准谋划。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决把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紧盯“两不愁、三保障”,以“六个精准”为主线,明确脱贫攻坚总体思路、主要目标、脱贫路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市、县、乡、村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工作推进扎实有效。创新制定1+5产业扶持脱贫实施方案、1+2社会保障脱贫实施方案、转移就业脱贫实施方案等,具体细化为“百企万户”工程、农业产业化扶贫、金融扶贫等5个工程,推进转移就业、产业发展以及教育保障脱贫和健康扶贫专项工作,切实让贫困群众务工有门路、创业有资金、上学有补贴、有病看得起、就医更便利。

  (二)挖掘资源优势,强化产业引领。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走出了一条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实现多方共赢的扶贫新路子。汇源集团(XX)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金融”的产业经营模式开展产业扶贫,在XX县梨园乡滩区流转土地2.4万亩,建成标准化羊舍23个,年出栏肉羊20余万只。清丰县立足食用菌种植传统产业优势,按照“党建作保障、政府作引导、公司作龙头、基地作示范、贫困户作股东、种植户作产业”的思路,大力实施“党建+扶贫+食用菌”工程,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着力打造产业扶贫新高地。范县挖掘黄河滩区、滞洪区和旱作区资源优势,发展温棚瓜菜种植、食用菌种植、小龙虾养殖、畜牧养殖、特色种植等五大产业,预计年内新发展食用菌种植面积80万平方米、温棚瓜菜种植面积3000亩、小龙虾养殖面积7000余亩、标准化养殖场10个。台前县电商产业园将更多本地特产包装打造成品牌,通过电商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持续提高电商扶贫带贫能力,帮助贫困群众增加收入。

  (三)强化各项保障措施,确保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坚持把促进贫困人口就业作为脱贫的主要途径,全市共建立58家培训基地,举办就业扶贫培训班455次,累计培训贫困人口2.16万人。安置6181人就业,返乡农民创办经济实体带动贫困人口就业1.46万人。将黄河滩区居民迁建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来抓,精心谋划异地搬迁群众的收入保障措施,通过搬迁拆旧、土地复垦流转、进城务工、发展产业等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实施产业扶贫,重点扶持69家龙头企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安置就业、贫困户自主创业奖补与土地流转、贫困户入股分红等模式,带动贫困人口6300多户1.86万人增收,户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

  (四)加强结对帮扶,强化社会力量扶贫。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扶贫、支持扶贫,凝聚社会扶贫合力,助力脱贫攻坚。积极开展对口帮扶工作,鹤壁市对口帮扶台前县,XX市对口帮扶范县,XX区对口帮扶XX县。目前,三个县的帮扶方案均已出台,正在积极对接项目。市工商联积极开展“千企帮千村”活动,引导421家民营企业与341个贫困村(包含122个深度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实施516个扶贫项目,带动10187名贫困人口增加收入。选派市县893名专家人才组建服务团,定期到贫困村开展义诊、农业技术培训等活动。20XX年以来,先后组织各类农业生产技术现场指导695次,各类义诊670次,安排实施各项免费救助、补助救助或定额救助贫困户手术(项目)2561例,减免费用3522.92万元。九三学社大力开展“同心康福行动”,社员捐资100万元,成功为83名贫困患者实施免费手术,成立“就学资助基金”,帮助贫困家庭子女完成学业。

  二、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进展不平衡,金融扶贫工作质量不高。具体表现为农村金融扶贫资金不足,尚未建立完善的金融扶贫供给体系,金融配套和保障措施不足,生态环境脆弱。

  (二)财政投入力度不够,资金拨付不及时。一些扶贫项目开工晚、竣工率不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市脱贫攻坚工作的质量和成效。

  (三)部分政策落实不到位。一些职能部门及部分乡镇对扶贫项目建设监管不严,部分扶贫干部担当意识不足,工作作风不扎实。

  三、意见及建议

  (一)补齐金融扶贫短板。要不断加大对脱贫攻坚的金融资源投入力度,推进金融扶贫工作做细做实,努力使金融扶贫成效得到充分释放,为全面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保障。要创新金融扶贫机制,重点支持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培育壮大带贫企业,有力推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和群众就业。要抓好“户贷户用”,有贫困人口的村要成立专业合作社,引导贫困群众加入合作社进行贷款,发展脱贫项目,形成利益共同体,规避风险。要创新发展扶贫小额信贷,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发挥好政府风险补偿金作用,加大对贫困群众授信评定情况的排查力度。各县区要增加产业扶贫风险基金,满足农民合作社、贫困群众发展产业金融贷款所需要的抵押、担保需求,为带贫企业发展提供贷款支持和财政奖补,运用金融手段提高贫困户抗风险能力。

  (二)加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各县区要强化举措,多方筹集资金,确保市级投入资金在中央、省对我市投入资金的40%以上,县级投入与本县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相一致。严格落实项目建设及资金拨付公示公告制度,规范项目建设和资金拨付手续,不断提高资金拨付效率。做到“三个明确”,明确专项治理内容,明确时间节点,明确整改责任人,扎扎实实做好扶贫项目建设、扶贫资金使用管理、金融扶贫、产业扶贫等专项整治工作。

  (三)狠抓扶贫政策落实。要摸透群众需求,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工作标准、时间节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加强督导检查,严格奖惩问责,促进扶贫政策落实到户、落实到人。加强扶贫干部培训,围绕危房改造、金融贷款、教育扶贫等具体扶贫政策,对全市所有扶贫干部进行集中培训。强化政策落实排查,市、县两级行业部门要对本行业政策落实情况开展密集排查。狠抓行业扶贫“七个清零”,确保行业扶贫政策落实全覆盖。

  (四)加强“志智双扶”。按照“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要求,帮助贫困群众树立摆脱困境的斗志勇气、增强脱贫致富的本领。以村规民约、移风易俗活动为载体,抓好观念立志,促进乡风文明和谐。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发动党员干部、普通群众奏响脱贫攻坚“大合唱”,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撑起“精神脊梁”。

  (五)全力以赴备考迎检。目前,国家和省对我市的年度大考在即,这是对我市脱贫攻坚工作的考核和验收,也是对我市工作作风的检验和考查。在这个关键时刻,全市各级政府及各部门都要高度重视,对照国家对省、省对所辖市的考核标准,全面查漏补缺,建立问题清单,抓紧整改补齐。要精准聚焦指标,明确难点、重点,不跑偏、不漏项,无盲点、无死角。强化组织领导,逐级夯实责任,把各项工作做到位,把全市的工作实效通过考评反映出来,坚决打好打赢20XX年脱贫攻坚战,向中央、省委和全市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篇三

  区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己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增进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区人大与区政协按照勇武书记的要求,采取召开区涉及扶贫攻坚的有关部门、部分镇街与贫困村座谈会,进村入户走访等形式,对我区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进行了联合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成效

  我们认为,区委、区府政治站位高远,同党中央与市委保持高度一致,将脱贫攻坚作为有史以来力度最大的一次行动,组建了最强的领导班子,制定了最为周密最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实行了最为严格的量化考核,形成了区、镇街、村、社四级联动机制。扶贫攻坚工作不搞形式,不耍花架子,贫困户的增收实实在在,群众满意度高。近年来在市考核组名列前茅,骄人业绩的取得,是区委坚强领导与全区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

  一是组织保障有力。组建了最有战斗力的扶贫机构,区里及各镇街均成立了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几千名干部和村社干部入驻贫困户开展帮扶活动。同时,层层签订了责任书,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给全区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是扶贫措施针对性强。将突破点放在产业扶贫、危旧房改造、就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基础设施扶贫、政策兜底保障等方面,收效颇丰,仅巩固脱贫户就达到5287户17697人、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8380人。

  三是投入力度空前。在我区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举全区之力,通过各种渠道先后投入3.2亿元,实施脱贫项目300多个。改扩建乡村公路、新修人行便道、新建饮水管网、山坪塘整治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让老百姓真切地收获到了扶贫攻坚带来的硕果,他们风趣地说:“共产党没有忘记我们这些穷哥们!”

  四是产业规模初具雏形。经过项目资金的重点倾斜投入、科技下村、包村入户建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等有力举措,建成了油菜、李子、黑山羊、蔬菜、养鱼等基地与大户,带动了大批村民脱贫致富。

  五是统筹调度有方。各牵头单位积极协调沟通,充分发挥其成员单位的积极性,对所联系的镇街、村、贫困户,无论是在扶智方面,还是在资金方面,皆予以最大限度的支持。

  二、存在的问题

  毋容置疑,我区脱贫攻坚工作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亦存在着今后有待改进的问题。

  1.内因动力不足。部分贫困户“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只想依靠国家和社会的救助,只愿被“输血”,不愿去“造血”,把国家扶贫政策和社会帮扶视为“免费午餐”,配合程度不高。还存在着“我脱不了贫、挂帮人脱不了钩”“我不想脱贫,你要我脱贫”等消极思想。有的贫困户则由于年龄较大,文化水平低,产业发展缺技能,脱贫致富缺能力,存在畏难思想,担心贫困户帽子摘了会不会出现返贫。这些不良现象不同程度地影响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

  2.产生了厌战情绪。部分帮扶责任人对主动进村入户开展脱贫工作,精准推进指导性不强、效率不高、信心不足、缺乏精气神。特别是帮扶时间长、工作枯燥繁重,压力增大,滋生了厌战情绪,直接影响到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推进。

  3.业务指导有待加强。由于上级扶贫办在政策具体操作流程方面朝令夕改,表册更改频繁、信息填报过多、各项检查也多,基层村干部疲于应付,手忙脚乱,怨言颇大。同时,基层的脱贫攻坚档案资料零乱,且建档不规范,如遇上级检查,将会成为软肋。因此,在具体业务指导方面亟待加强。

  4.增收产业培育不足。一是部分扶贫资源投向了实施效果相对明显的“大户”身上,而“大户”与贫困户之间利益链接机制不健全,使产业培育到户、效益落实到户的效果不明显;二是引进的具有实力与带动效应的重量级龙头企业屈指可数,难以发挥地区性带头作用;三是基础设施脆弱。部分村社的交通、电力、网络、水源等基础设施成了制约扶贫产业项目发展的瓶颈;四是扶贫产业项目后期管理滞后,尤其是技术管理未跟上,难以收到预期效果。比如中敖镇的某村的脆李基地,在管护资金与技术服务上遇到难题,村干部心急如焚,如不及时解决,将前功尽弃;五是部分村由于偏远闭塞,交通不便,加之村级班子发展产业的思路有局限性,渴望上级组织专家实地论证适合发展什么特色产业。

  5.资金调度紧张。一是市区投入发展产业扶贫资金严重不足,贫困户每户最高额2000元,只能买两头小猪仔;二是集体经济脆弱。村级集体经济欠账较多,缺少可持续发展产业支撑项目,集体经济收入停留在文字汇报上,实打实的却不多;三是建卡贫困户D级危房改造补助资金拨付缓慢,基层政府压力大,且容易激化矛盾。

  6.精准识别与补贴问题。在20XX年那批贫困户的精准识别上有偏颇,不够精准,给后期扶贫攻坚带来后遗症。临界贫困户在D级危房的改建中无资金补助,他们心里感到极不平衡,牢骚满腹,这对今后迎检在民调满意度上将会产生负面影响。

  三、工作建议

  扶贫攻坚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任务艰巨、时间紧迫、意义重大的系统工程,绝非一蹴而就,需要区委、区府的统筹谋划实施,为助推我区扶贫攻坚工作的顺利开展,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特建议如下:

  1.扶贫先扶志。一要切实抓好宣传教育。利用召开院坝会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从思想上解决“扶贫为了谁、脱贫谁是主体”等问题,充分激发贫困户自主脱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要不断加强教育引导。要通过评选“星级”家庭、表彰“勤劳致富能手”等手段,激发主体动力;三要促使贫困户群众克服“等、靠、要”懒惰思想。大力宣传扶贫惠民政策,加强感恩教育。对年龄较大、丧失劳动能力且体弱多病的贫困户,注重情感沟通交流,不断增强贫困户对扶贫政策的理解和脱贫致富的信心,实现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的根本转变。

  2.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对各部门各镇街村及扶贫工作人员的监督,引导各级各部门及广大干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区府对脱贫攻坚战略地位的重要认识上来,统一到区委、区府对全区脱贫攻坚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区委、区府对脱贫攻坚的部署要求上来。切实增强“四个意识”,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进一步压实责任,做到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压力,确保如期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区委、区府应经常召开全区性的扶贫攻坚工作会议,传达贯彻上级扶贫攻坚精神,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在扶贫攻坚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应作为后备干部加以培养,使他们有盼头有干头有奔头。

  3.准确把握扶贫政策确保扶贫成效。要严格落实中央和市委、区委的要求,不赶进度,讲究实效,科学确定我区今后3年的脱贫攻坚目标。确保到2020年,按照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所有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稳定实现“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要锁定精准脱贫目标,既不能降低标准、影响质量,也不要调高标准、吊高胃口,防止口惠而实不至,损害党和政府公信力。对盲目提高标准的做法要坚决制止与纠正,不能把“义务教育有保障、基本医疗有保障”变成上什么学、看什么病都由政府全包干,不能把“住房安全有保障”变成住大房、住好房、住豪华房,确保脱贫标准和要求不变形、不走样。

  4.壮大集体经济激发内生动力。在推进脱贫攻坚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是要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最重要的载体是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一是引导走服务创收的路子。鼓励村集体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产品销售等服务中获取收益;二是开展农村“三变”改革,鼓励以土地经营权、资产、资金、知识产权参股农民专业合作社,从合作社的分配中获取收益;三是依托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创建“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行模式,在为企业、农户提供服务中获取收益;四是可探索与工业园区内的涉农企业联姻的办法,比如,与邮桥米业、宝顶酿造厂等效益好信誉高的企业联合融资,将拨给贫困村的120万元入股分红,成为集体经济的来源;五是跨行办企业。比如全区境内只有宝顶镇尚无加油站,而该镇地处世界文化遗产之核心景区,车流量大,外地车却为找不到加油站而抱怨。因此,应打破加油站布局常规,建议以市级贫困村集体的名利,在镇政府附近修建加油站,完全可以解决一个贫困村的集体经济来源;六是贫困村以集体的名利征集本村流转土地,再物色有实力的业主入驻联合经营,风险共担;七是走发展乡村旅游的路子。鼓励村集体依旅游资源优势,比如宝顶镇古佛村紧靠石刻景区,有1300亩的李子、樱桃基地,只要稍加完善基础设施,就可吸引游客赏花、采果的兴趣,拉长旅游链条。其他村也各具优势,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和生态观光农业,实现旅游增收。

  5.因户施策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区精准扶贫体制机制,做好部门、行业扶贫规划,加强督查调度,严格考核考评;二是坚持实行部门驻村帮扶制度和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制度,深入到一家一户面对面了解贫困的根源在哪里,从根源上施实策、出实招。对扶贫户实施精准扶贫,强化贫困户监测信息系统管理;三是实施教育精准扶贫,优先支持贫困村发展教育和加大对贫困生资助力度;四是开展贫困生职业技术学历教育,定向委培特困生,帮助特困生完成中专以上职业技术教育,实现创业脱贫;五是实施对低保户保障扶贫,强化低保动态管理,逐步形成“低保对象有进有出、补助水平有升有降”的动态管理机制,真正实现“应保尽保”,财政兜底的目标;六是完善医疗保障机制和养老保险制度,解决贫困户的后顾之忧。

  6.特殊问题须特殊处理。一是提高贫困户的基本医疗保险标准。可上调至2档,达到我市的中等保险水平,切实减轻贫困户住院得大病的经济负担,避免因病返贫的情况发生。同时,应尽快完善信息系统,建立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基金、大病补充商业保险“一站式结算”平台。将基层医疗机构纳入全额预算单位,减轻基层医疗机构的负担,有利于推动慢性病管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二是缩短公路建设周期时间。鉴于修建农村公路的具体情况,压缩农村脱贫公路在立项、招投标的时间,由原来的4个月时间周期,缩短为1个月左右,确保能在每年5—9月的黄金期施工;三是夯实基础档案。各镇街村都要明确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与工作人员。加强对镇街村脱贫档案的要素保障,完善档案的基础设施,保持档案工作人员的相对稳定,切忌频繁换人。规范对各镇街村所必须的档案室、电脑、打印机、管理软件等办公设施。档案局要尽快制定出便于操作的档案模式,并经常进行业务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帮助解决;四是适时调整部分联系镇街单位。为更好让部门发挥职能作用,尽快作调整,比如区水库移民中心,应调整到有移民任务或水库建设任务的镇街去。

  7.紧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把当前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起来。一要发展产业,富裕农民。首先,要为较好的产业,提供原材料,签保底合同。其次,要找能人,成中间商,帮助农民销售,成立涉农组织。再者,留转土地,让农民变股东,土地变为股本金,农民又可为他们打工。引导农户走上“政府+金融机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社员”五位一体农业产业化道路模式;二要改善民生,提高质量。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着力改善农村民生。要真正做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重点加强农村路、水、电、气、房、厕、网的建设。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养老、教育、医疗、大病救助等社会服务体系,尤其是政府的“兜底”服务,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三要强化培训,提高能力。培育一大批以家庭农场主、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骨干为重点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立志扎根农村的新型职业农民。要加强农业战线干部队伍培训,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四要整合资金,加大投入。要整合力量,打破部门利益,克服本位主义思想,创新农业农村的投融资模式,把更多资金吸引到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上来。

  8.打通致贫的“最后一公里”。尽管我区己对扶贫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大量的投入,但因农村基础设施长期欠账与村民居住分散等缘故,因此,基础设施需要进一步完善,彻底打通致贫的“最后一公里”。一是要加强交通建设,尽快实现村村通、社社通,甚至户户通;二是完善水、电、通信网络建设。首先要加快农村电网的改造,特别是偏远山区与库区更不能再拖延,比如宝顶镇的铁马村村民反映200w的电灯只有15w的亮度;三是完善农村网络建设。使农村搭上互联网的快车,以电商模式增加农产品的价值。农村电商的培育,应由区贸易局与供销合作社牵头办理。

  9.形成扶贫攻坚的合力。一是进一步落实脱贫领导责任制。切实将脱贫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及时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重点工作,充分发挥区扶贫办的牵头作用。完善工作责任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加大督查力度,层层落实责任,传导压力;二是充实镇街村三级扶贫力量。区委要及时优化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长及工作人员,各部门要调换一批科级干部以上及后备干部,且会说农家话、会干农家活、会做农家事的人员联系贫困户。尽量做到“一帮一”,避免“一帮多”的弊端。同时,抽调年轻有干劲、懂统计和网络知识人员充实镇扶贫办力量,镇街村配备扶贫专职人员,加强镇街村扶贫专干培训,使其逐步掌握扶贫政策和业务,成为镇村扶贫本土专家,将党的扶贫大政方针和脱贫目标落实到底;三是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健全脱贫三项机制。健全目标考核机制,区委、区府对脱贫进行专门考核,制定关于脱贫成效考核意见。区财政在现有的基础上,千方百计地增加扶贫专项拨付,健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安全机制,做到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管跟着资金走,强化专款专用,由区财政局专户存储、专账核算、封闭运行,并严格实行区级报账制、公示制和审计制。健全扶贫资金绩效考核机制,科学论证申报项目,坚持产业项目、经营项目优先,制定时间表,确保项目建成并实现预期效益;四是构建扶贫工作大格局。充分发挥人民团体、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的作用,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扶贫济困活动。动员鼓励区慈善总会,青年自愿者、女企业家协会、区工商联等,支持参与扶贫攻坚,凝聚全社会扶贫的强大正能量;五是充实区扶贫办的力量。区扶贫办仅有专职人员3人,存在小马拉大车的现象,不能满足扶贫工作开展的要求。由区政府统揽,区监察委、区政府办、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督查室、区财政局、区教委、区城乡建委、区农委、区卫生计生委、区民政局、区人力社保局、区商务局、区档案局、区供销社、区林业局、区社保局、区畜牧渔业发展中心等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区扶贫攻坚工作统筹协调、脱贫攻坚政策制订、精准脱贫政策落实、典型宣传报道、工作督促检查等。抽调人员根据各部门工作职责,履行相关扶贫职能。确保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和政策落到实处,实现真脱贫、脱真贫、真扶贫。同时,区财政应增加拨付专项经费,用于日常工作的开展;六是相关部门根据工作职能发挥作用。比如人社局应及时给各镇街发放就业表,诸如城区停车收费岗位等,切实解决贫困户的就业问题。同时,加强对贫困户的技能培训,使其有一技之长谋生。让更多的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既增加了他们的收入,又妥善地解决了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的难题;七是统筹调度涉农部门的项目资金。目前,各类涉及扶贫政策与资金的来源与渠道很多,分别由不同部门掌控,致使分散凌乱,区政府应统筹调度,整合资源,真正将资金用在扶贫项目上。

本文来源:https://www.benqdjg.com/gaokaoziyuan/67100/

高考改革推荐文章

高考改革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