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党课3篇 最新

发布时间:2018-07-28 来源:热门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热门推荐 > 手机阅读

【www.benqdjg.com--热门推荐】

新思想领航新时代,新目标开启新征程。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0年党课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0年党课·1

  近几年,最热的话题莫过于“一带一路”,我们隔三差五地总是能在报刊、网络等媒体中看到或听到有关“一带一路”的新闻或消息,甚至在有些综艺节目当中也会提到“一带一路”。很多人觉得“一带一路”就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延续,那么事实真的就是这样吗?所以我今天呢,就是想带大家了解下古代的丝绸之路,看看它究竟与“一带一路”有什么关系。

  古丝绸之路是当前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提出的历史依托。古丝绸之路不仅仅是经济贸易之路,更是亚欧大陆各国的文化纽带。梳理古丝绸之路的兴衰历程,总结成果和经验教训,将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其实,两千年来古代中国并没有“丝绸之路”之说,没有这个看上去很“友好”、很“贸易”的名词。汉代以来东西交往最为著名的词汇即“通西域”,当年大汉主动派使西行,一是招兵,抗外侵;

  二是买马,买汗血宝马,也是为打仗;

  与丝绸贩卖没任何关系。

  今天所谓“丝绸之路”是个舶来语,它是德国的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创造的名词。1869年至1872年,李希霍芬为德国选择殖民落脚点和资源调查而专程来到中国。在他1877年出版的《中国:我的旅行与研究》中,首次使用了“silk road(丝绸之路)”一词。李希霍芬用这个词来描述这条古代主要进行丝绸贸易的中西陆上通道。

  “丝绸之路”这个词提出后,长时间没被学界广泛使用。有些学者认为,中国的丝绸不仅从陆道运往西方,而且也经由海道。所以,法国汉学家沙畹在他1903年正式出版的著作《西突厥史料》中提出“丝路有海陆两道”,虽然,当时也没人采用他提出“海上丝绸之路”这个概念。但这确实是“海上丝绸之路”概念的第一次提出。

  此后,“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念,在1987年、1990年,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并组织了重大考察活动,历经百年,终成显学。

  根据这100年的学术研究,“丝绸之路”的热点并非东方,而是西方。说明不论是古代还是当代,中国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对西方的诱惑力,远远大于它对中国的诱惑力。不了解历史的人很容易将古代“丝绸之路”理解为是中国人走出国门做生意的一条商贸大道。事实恰好相反,更多时候是外国商人不远万里来中国做生意。

  在我们了解了“丝绸之路”这个词的由来之后,我就带大家去看看了解古代海陆丝绸之路的发展变迁史。

  一、古代陆海丝绸之路的发展变迁

  丝绸之路的正式开通是在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本意是欲与大月氏联合对抗匈奴,张骞的出使,虽然没有达到原定目标,但自此以后,连接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正式开通。随着西汉逐步确立对西域的控制,陆上丝绸之路趋于繁荣。中国的商品如丝绸等沿着这条通道传入西方,而西域的大量物产也传入中国。与此同时,东西方文化交流也沿着陆上丝绸之路蓬勃开展。在汉代,海上丝绸之路也出现并发展。

  到了隋唐时期,中国大一统封建王朝重新建立,丝绸之路的商贸往来重新繁荣并到达顶峰。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国力大不如前,逐步失去对西域的控制,陆上丝绸之路开始衰落,其东西方交流的主要通道的地位逐渐被海上丝绸之路取代。在唐代,中外贸易呈现海陆并举的特征,海上丝绸之路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宋代河西走廊被西夏占据,中外交流主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指南针在这时开始应用于航海,极大推动了中国航海事业的进步。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达到顶峰,中外海上贸易呈现繁荣局面。宋代沿袭唐代制度,在主要对外贸易港口设市舶司,主管对外贸易。宋英宗时,北宋政府市舶收入达到63万贯,南宋初年更达到200万贯。泉州成为当时的世界第一大港。中国商人与日本、朝鲜、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等地区建立了直接海上联系。海上丝绸之路发展进入鼎盛时期。到元朝,元朝在经济上采用重商主义政策,鼓励海外贸易,同中国贸易的国家和地区已扩大到亚、非、欧、美各大洲,并制定了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性较强的外贸管理法则。海上丝绸之路基本维持了繁荣局面,同时由于元朝建立了版图空前辽阔的大一统帝国,陆上丝绸之路也回光返照,重新繁荣。但自元朝以后,陆上丝绸之路再也没有恢复往日盛况。

  明朝政府为防范倭寇,实行海禁政策,这使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受到很大影响。随着西方新航路的开辟和隆庆元年明政府解除海禁,海上丝绸之路还是取得了一定发展。而清代虽然在统一台湾后一度放开海禁,但乾隆年间又重新闭关锁国,使得海上丝绸之路彻底衰落。

  纵观陆海丝绸之路的变迁史,我们可以看到: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受到社会经济状况、中国和沿线国家政局的显著影响,这使得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不断变化,状态不稳定,时起时落。而海上丝绸之路受政局影响小,并且更加安全,指南针等先进航海技术的应用,更使海上丝绸之路如虎添翼,因而在历史上能最终取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地位,成为东西方贸易的主要通道。

  现在国家提出三项重大战略,其中一项就是“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全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管陆上经济带还是海上,都有“丝绸之路”这个概念。

  关于丝绸之路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它不是一条路,而是一个道路系统,是由不同路线所组成的一个基本走向。一般是指古代从中原地区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到达今天的甘肃西部,也就是敦煌一带,然后分成三条主要道路:一条称为北道或北线,从今天的敦煌经哈密、乌鲁木齐、伊犁、阿拉木图、托克马克、塔什干,最后到达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

  第二条为中线或中道,从敦煌经吐鲁番、焉耆、库车、阿克苏和喀什,然后翻过天山经过浩罕,到达撒马尔罕;

  第三条为南线或南道,从敦煌沿着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的南面,经过若羌、且末、于阗、和田、莎车到达喀什,然后与中道会合,到达撒马尔罕。当然,撒马尔罕不是终点,继续向西,就进入西亚、欧洲和非洲。

  今天,“丝绸之路”已经成为中国与外界联系的交通路线代名词。理解这一历史地理背景,就能讨论“一带一路”与它究竟是什么关系了。

  二、古代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不同之处

  第一,今天的“一带一路”并不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的再现或重建,而是前无古人的一项创举。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历史上开通和维护丝绸之路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外界,而不是中国。史料记载,公元前2世纪张骞通西域。但是,张骞通西域不是为了经济贸易,也不是文化交流,而是出于军事和政治目的。当时,汉武帝了解到有一个种族叫月氏,原来在今天的祁连山一带,后来被匈奴打败被迫迁到大夏(今天的阿富汗),于是派张骞为特使,想说服他们与汉朝一起夹攻,将匈奴彻底打败。但张骞历经磨难十年后终于到达大夏,却无法说服大夏国王,用司马迁的说法就是“不得要领”,只好回来。

  等到张骞回来,汉朝已经打败匈奴,并且控制了河西走廊。之后,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这次出使没有什么军事目的,却肩负着政治目的,即向西域宣扬汉朝的强大和富裕,号召西域各国来长安朝见。出发时,张骞带了大批礼品,准备赏赐给西域各国君主,其中最主要的是丝绸。一方面,当时西域各国没有丝绸,“物以稀为贵”;

  另一方面,长途运输,只有像丝绸这样本身价值高、分量轻、又经得起长期储存的物品才最适合。

  这次通西域后,汉武帝每年都派出使团,源源不断地把丝绸运到西域,并配合着进行一次次的扩张。公元前60年,到他曾孙汉宣帝时,汉朝正式设立西域都护府,统治了这片2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所以,丝绸从一开始不是作为一种正常贸易品出现的。不过,从张骞出使后,西域商人看到有利可图,并且丝绸流通到波斯、罗马那里形成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价格堪比黄金,因而不少人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源源不绝地往返于这条路上。丝绸之路就是这样形成的。

  那么,为什么中国人不进行丝绸贸易呢?明明就是有利可图的事情为什么不去做呢?因为中国固有的天下观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重农轻商,再加上古代黄河流域的粮食足够自给,对外没有什么需求,导致中国人普遍缺少了解外界的兴趣。用现代说法来说,古代中国人缺乏开拓精神和冒险精神,甚至统治者还限制臣民到外面去。所以,没有“外贸”的概念,只接受别国的朝贡,并且薄来厚往,重加赏赐,以显示天朝的气派。现在挖出来的那些沉船,里面那么多货物是中国运出去的,但船主都为外国人。

  所以,历史上中国没有主动地利用丝绸之路,也很少从丝绸之路贸易中获得利益,在这条路上经商的主要是今天的中亚、波斯和阿拉伯商人。今天我们要建设“一带一路”,肯定不是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了,而是要坚持互通互补互利、实现共赢。“一带一路”能不能建成,关键是能不能形成利益共同体。如果最终能形成命运共同体,那么它才是真正巩固的。“一带一路”的伟大之处在于,在今天的全球所面临的政治、经济的大变革、大动荡的格局中,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果断引领全球资本全方位的走向和平发展的道路。“一带一路”将成为全球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创举。这一次,是中国主动地利用了丝绸之路。

  第二,“一带一路”也不是历史上的郑和下西洋。

  今天有个观念认为海洋即意味着开放,面向海洋就是开放的、积极的、有前途的。这个观念哪里来的?主要是西方的海洋观。

  西方的海洋观没有错,但他们的海洋观主要针对地中海而言,他们的经验也是根据地中海这个地理条件得来的。可世界上只有一个地中海,地中海基本上是一个由陆地包围的内陆海,没有动力的船只在这个封闭的内陆海里航行相对容易和安全。而中国面向太平洋,古代没有动力、没有导航设备的船,能这么容易出去吗?

  另外一点更重要的是,地中海周围集中了发达的古代文明,如两河流域、巴比伦、爱琴海、小亚细亚、希腊、罗马、埃及,可以说是群星灿烂、交相辉映。正因为这样,到了海边,就可以有新的发展机会。所以,连马克思也认为海边的人心胸开阔、目光远大。中国有这个条件吗?中国唯一比较接近地中海条件的是渤海。也正因为这样,孔子曾说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事实上,古代山东、河北就有不少人从海路迁到了辽东和朝鲜半岛。但跟地中海比,渤海一个最大的缺点是周围没有其他异质文明。所以,不能把西方以地中海为基础形成的海洋观,随便来套用中国。

  古代中国人到了海边,不是看到希望看到未来,而是穷途末路。而阿拉伯商人因为陆路成本太高,特别是唐朝安史之乱后陆路断了,只好改走海路。唐朝以后,中国出口的丝绸、茶叶、瓷器等都是东南沿海生产的,海上运输更方便,运输成本也降低了。所以,海上丝绸之路也不是中国人开辟的,严格来说是阿拉伯人、波斯人开辟的。在唐朝后期,广州已经形成了番坊,即国际社区,居住着好几万名阿拉伯人、波斯人;

  番长即类似于现在的社区管委会,也由外国人担任。

  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航海史上的壮举就是郑和下西洋,郑和的首次航行,历时约两年零三个月,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九月结束。其后,郑和又率领着这支无敌舰队六次下西洋,前后历时二十九年,合计七次。

  怎样看待郑和下西洋,他最初的目的是什么呢?有一种说法是,寻找建文帝的下落。这个说法其实没有太大根据。找一次没有找到,要连着找七次吗?而且一点消息都没有,后来还越找越远找到非洲了,可能吗?

  其实,真正的原因还是为了宣扬明朝国威,让沿线小国知道明朝的强大,然后派使者前来朝觐,以此增强永乐帝的政治合法性。郑和下西洋可以不以贸易获利为目的,但不能不计成本,七次下西洋给明朝财政造成巨大经济负担,随着国力衰退,航海的壮举必然随之悄然结束。最后的实际结果是,国库空了,大臣都反对。到了宣德帝时,一天他心血来潮要看郑和下西洋的档案。大臣们害怕皇帝又要搞第八次、第九次下西洋,就骗他说找不到了,然后把档案全部销毁。所以,今天有关郑和下西洋的档案都没有了。今天,我们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必须实事求是地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绝对不能再搞郑和下西洋这样的事情了。了解古代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才会知道今天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绝非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简单重复、简单继承。

  通过上述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在今天呢,“一带一路”是我们主动的。“一带一路”只有取得双赢才能够持续。这个双赢,既不是当年天朝大国接受人家外国来朝,拿中国人的钱,像郑和下西洋这么撒钱到各国去,这样的话,老百姓也不答应。但反过来,如果我们像西方殖民这样,到那里利用人家廉价的劳动力、廉价的原料、廉价的市场,那人家也不答应。其实中国并非古丝绸之路复兴的首创者。此前已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开发计划署的“丝绸之路复兴”计划、日本的“丝绸之路外交”战略、美国的“新丝绸之路”计划、俄罗斯的“新丝绸之路”等等。中国是最晚提出丝绸之路复兴计划的,但是其影响力却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因为,我们的“一带一路”从一开始就强调是平等互利然后就是达到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这跟古代“丝绸之路”有着本质的不同,绝不是古代的简单重复。那么说了这么多古代丝绸之路,到底什么是“一带一路”呢?因为时间关系,我就尝试用一二三四五六来简单地概括,让大家对“一带一路”有个大致的了解:

  “一”是一个概念:“一带一路”。

  “二”是两只翅膀:一个是陆上,一个是海上,即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三”是三个原则:共商(集思广益—利益共同体)、共建(群策群力—责任共同体)、共享(人民受惠—命运共同体)。

  “四”是四个关键词:宏观层面——互联互通、战略对接、产能合作、开发第三方市场;

  操作层面——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政府服务、国际标准。

  “五”是五个方向:“五通”——政策、设施、贸易、资金、民心相通

  “六”是六大领域:六大经济走廊

  所以,“一带一路”不是历史的延续,历史更多提供的是教训。未来需要我们自己去开创,在战略理论、具体政策等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两千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打开了中国和中亚各国之间友好交流的大门,也开辟了一条横贯东西的丝绸之路。如今,“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在世界政经版图从容铺展,将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为沿线各国和城市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2020年党课·2

  作为郑板桥先生的家乡人,我想结合板桥先生的事例,与大家共同探讨,兴化检察人在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征程中,如何培树一往无前的无畏气概。

  板桥先生曾有诗云: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与狂风相斗,凛然不惧;

  于天地之间,挺然而立。这就是板桥先生笔下竹的傲骨。伟大梦想、伟大复兴,也正召唤着我们兴化检察人,心中装有正义,无畏任何的狂风邪气,任何时候,敢于挺身而出,敢于站在第一行列,敢于相斗一千场!那么,如何才能拥有这无畏的英勇气概呢?我认为应该拥有以下三个方面因素:

  一、要有担当的勇气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板桥先生在山东潍县作官时,恰逢荒年,百姓饥饿,甚至发生了人吃人的惨剧。板桥先生打开官仓发放粮食来赈济灾民,有人阻止。他说:“这都什么时候了,如果上级降罪,我来承担开仓济民的后果”。于是开仓放粮,上万人得以活命。

  检察官更应如此,只有坚守住公平正义,才能在面对改革创新的新形势时,有所作为,保持住争先、领先、率先的状态。

  我院技术科科长沈东玲就是勇于从零开始,敢作为、善作为的表率。2006年,院里决定让她兼任电脑技术员,42岁的沈东玲面对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她从最简单的打字学起,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沈东玲实现了对办公办案等应用软件的熟练掌握,并且见证和参与了全院检察信息化建设全过程。

  检察权运行机制改革是对检察工作体制和机制的变革,而旧理念、旧体制、旧习惯所形成的“路径依赖”和思维惯性,很难在短时间内彻底“变轨”,改革越深入,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愈加复杂和棘手。“强者不自勉,或死而泯灭于无闻;

  弱者能自力,则必有称于世”,在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关键时期,我们要以更加有为的姿态、更加高涨的热情、更加蓬勃的闯劲,在司法改革中,甘当“燃灯者”,用改革创新的新成效来推进兴化检察工作“迈上新台阶”,实现“夯实发展基础、争当全省先进”的目标。

  二、要有清廉的底气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钓杆”。乾隆十二年年底,板桥先生因开仓赈灾,惹恼了上司,被加了个莫须有罪名,摘下乌纱帽。罢官返乡时,板桥先生的连人带全部家当只用了三头毛驴,一头自己乘坐,一头驮着放书的袋子,一头由小童骑着引路,走得清清白白、坦坦荡荡。

  正是有清廉底气,板桥先生才能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有浩然正气在心中。全国模范检察官刘文胜同志是一名基层检察院的反贪局局长。他始终坚持内心的灿烂星空,始终坚守清廉底线,他跟家人“约法三章”:不打听案情、不替人说情、不收受礼品。他总说:“身为一名检察官,即使在处理工作之外的事情时,也不能让人看矮了、看扁了!一家人生活,虽然日子紧巴,但活得坦然,睡得安稳,过得踏实!”。

  我们必须要时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始终做到心存敬畏,心中有戒。首先要戒攀比。知足长乐,我们的收入与富翁相比确实不多,也不如苏南发达地区,但在本地,让我们过上体面、安逸的生活还是可以的。对物质的追求千万不能攀比,否则,心态就会失衡,继而走上违纪违法的道路。第二要戒贪财。看看那些堕入犯罪深渊干部的蜕变轨迹和心路历程,基本都是因为贪婪钱财。我们检察干警也是普通人,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这是正常的,无可厚非。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该拿的千万不能拿,不该要的千万不能要。其次要戒贪色。古人云:“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当年远华案件进入红楼的官员很多原本是洁身自好的,但进入红楼之后,无一例外都落马了。在不少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案例中发现,存在经济问题的同时,往往伴随着生活作风问题,一旦突破这种底线,必定丧失原则,失去操守。

  三、要有高超的能力

  板桥先生不仅诗书画三绝,办案也是高手,为官12年“无留牍,无怨民”。为了了解民间疾苦,他不要衙役喝道,不坐轿子,穿着草鞋“问俗入林深”,深入到田头看农民种地 ,向老农了解收成,了解民情,真正做到了知民情、解民忧、化民怨、暖民心。检察官也更应如此,才能抽丝剥茧,妙手断案,维护法律的公平与正义。

  原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指出,加强检察机关队伍能力建设,就是要着力提升执法办案能力,在执法办案实践中提升执法能力和水平,切实解决“本领恐慌”问题。同时,大数据时代,信息科技应用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关系到检察机关的综合实力和工作水平。我们兴化检察人面对岗位职责的高要求,要主动挤出时间来学习,变“觥筹交错”为“以书为友”;

  要学习、依靠科学技术、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执法效能和办案水平,最大限度发挥信息资源的集聚、规模效应,努力以科技信息化引领检察工作现代化;

  要主动放下架子,向身边的同事甚至下属学习;

  同时,要着力提升群众工作能力,牢固树立“坚守职业良知、坚持执法为民”的理念,努力在实践中练就硬功夫、真本领。

  “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勇猛进击,斗争到底;

  清除阴霾,涤荡乾坤。我们兴化检察人在打击犯罪、惩治腐败、惩恶扬善时表现出的浩然正气、无畏气概,与板桥先生勇气气息相同,灵魂相通!将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维护司法正义,建设“强、富、美、高”兴化新蓝图的征途上不断作出更大的贡献!

  我的讲课就到这里!不妥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2020年党课·3

  去年,有部国产电影刷爆了我们的朋友圈,这就是《战狼2》,其票房一路高歌猛进,逼近50亿人民币,已经跻身全球影史前一百。影片成为一粒能量十足的原子,通过跌宕起伏的情节激发每个人的家国情怀,当影片结束时,观众们时常会自发报以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影片从票房到口碑无疑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祖国的强大和保护人民的实力与决心的文化价值,可以说《战狼2》做到了。影片中,“我们是中国人”、“在你的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等等这些台词,像主旋律一样贯穿于电影之中。当影片主人公“冷锋”手举五星红旗安全顺利地穿过交战区时,每个观影人内心都会升腾起无比的国家荣誉感和自豪感,燃爆了每个国人心里的“中国魂”。也在很大程度上提振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一、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文化自信应该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对自身的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它的文化的生命力持坚定的信心,这才是一种文化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阐述文化自信,特别是在2016年11月30日召开的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的大问题。”十九大报告则进一步明确:“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习近平在不同场合说过, "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因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更因为"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二、讲好中国故事是当代诉求

  2013 年,习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的新思想、新要求。尽管这主要是针对西方媒体宣扬的“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责任论” 和“唱衰”中国,以及如何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问题提出来的,但事实上要对外讲好中国故事,首先我们就要自己懂得讲好中国故事。

  因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到攻坚期和深水区,国内也出现了一些诸如收入差距过大、医患矛盾突出、意识形态淡化、价值观扭曲等问题和现象,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和国家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影响了广大劳动者献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和热情,给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带来各种困扰。

  因此,讲好中国故事,也是解决国内发展问题的需要。改革开放 30 多年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但也引起了世界的高度关注:中国为什么能?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中国为什么会成功? 中国强大了会威胁世界吗? 中国经济会崩溃吗? 中国发展有模式吗?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同中国人民接续奋斗的结果。”然而,相关研究表明,世界上近 70%的海外受众了解中国的时候是通过西方媒体来了解的,西方媒体掌握着全球

  90%以上的新闻信息资源,而西方总有一些国家、一些人用有色眼镜来看我们、“唱衰” 我们,这就难免造成别人对我们的误读、误判、误解、抹黑。

  比如:我们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但却总有人认为我们是暴发户;

  我们提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但却总有人说我们国强必霸;

  我们说今天的发展是想让中国的老百姓自己过上好点的日子,可是总有人说我们威胁这威胁那;

  我们有很多好的故事,可就是没办法说出去;

  我们有很多声音,可就是有理说不清等。可见,讲好中国故事,把中国的声音传出去,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全面的中国,引导国际社会客观认识中国是多么的迫切。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读懂中国是时代对我们的诉求。

  因为事实证明,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谁的文化强大谁的价值理念就能传播出去,谁就能掌握国际话语权。比如美国就是用它的三片“芯片、薯片、影片”来传递它所谓“自由”“平等”“博爱”的超民族、超阶级“普世价值”观,进而控制年轻人的精神世界的;

  日本就是用它的动漫形象,诸如聪明一休、蜡笔小新、樱桃小丸子等浸润许多人的童年世界,从而发达其文化产业的;

  韩国《冬季恋歌》《来自星星的你》《太阳的后裔》等电视剧和裴勇俊、金秀贤、宋慧乔、宋仲基等艺人明星又俘获了多少亚洲少男少女的心以及他们的零花钱,从而增加其 GDP 收入的,等等。这些现象告诉我们,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一个国家的识别码,是一个国家的名片,要想世界认知你、认同你,必须努力制作好这张文化名片。今天的中国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把我们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的精彩故事讲出去,把中国人民爱好和平,愿与世界人民同甘苦共命运的声音传出去。

  三、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故事是最好的载体

  坚定文化自信,就要讲好中国故事。在这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是倡导者,也是践行者。十八大以来,他在数十次出访演讲中,讲述了很多不一样的故事,向世界生动地表达出中国观点,也塑造着新的中国形象。在墨西哥演讲时,引用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诠释中国外交的义利观;

  在法国时,引用拿破仑的名言提出“新狮子论”,传递出中国梦的世界价值;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时,讲述丝绸之路上中国与古代西域各国交流的故事,强调“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

  讲好中国故事,必须树立强烈的文化自信,增强讲好中国故事的底色和底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还没有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 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作为一名党校的教师,只有仰望星空,对浩瀚无穷的中华文化真懂真信,以及脚踏实地,在实践中善于挖掘深层次的优秀文化元素,方能淡定从容讲好中国故事。

  (一) 弘扬传统文化,讲好中华文明的故事

  习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史上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文化,已经成为这个民族奋勇前行的血脉和灵魂。

  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传说以及“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无不沉淀着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正是如此厚重的精神土壤,涵养了中国共产党先进文化的根基,积淀了先进文化建设的优秀元素,为今天国家的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启示。

  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自信,要从传统文化中吸收优秀的元素,理直气壮讲好中国故事。

  (二)传承红色文化,讲好中国革命的故事

  中国近代贫穷、落后、挨打让多少人扼腕叹息、又让多少人痛心疾首。多少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去探索救亡图存的真理。洪秀全领导了太平天国起义,地主阶级开明绅士举办了洋务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了戊戌变法,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但最终都失败了,中国人民没有找到图存的出路。

  是1921 年成立的中国共产党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先进的思想武器,并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用毛泽东思想之光,用李大钊、方志敏、夏明翰、狼牙山五壮士等先烈的血肉之躯,用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之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建立了新中国,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的光明前景。历史表明:在那个风雨如晦的革命岁月里,中国共产党依赖其与生俱来的先进性,演绎了一个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书写了一幅幅壮烈美丽的诗篇。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先进的党:她讲仁爱、以人为本,以为天下劳苦大众谋利益为己任;

  她讲正义,总是站在历史发展的潮头,打击反动势力,抗击法西斯,维护世界和平发展;

  她讲公平,努力消灭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建立人人平等的新型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应理直气壮讲好这些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红色文化故事,是职责所在,更是内心信念,正如习总书记在《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文中说:“红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红船所代表和昭示的是时代高度,是发展方向,是奋进明灯,是铸就在中华儿女心中的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中国人民应当文化自信。

  (三)创新先进文化,讲好改革开放的故事

  我们的文化自信,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新发展。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最好传承者和发展者。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我党高度重视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毛泽东提出了文化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邓小平提出了“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

  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党把马克思主义与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指导思想上一次又一次的与时俱进,并指导中国人民开展了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与此同时,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指导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践行富强民主文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敬业爱国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涌现了方永刚、孔繁森、罗阳和袁隆平、张海迪、屠呦呦等建设楷模,演绎了“女排精神” “抗洪精神“奥运精神” “高铁精神”等品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注入了强大的力量。比如是中国高铁:虽然高铁技术是在欧洲和日本率先兴起的,但是中国在引进这项技术以后,高铁成为中国产业最耀眼的一颗明星。中国高铁5年走过国际上40年的道路、从追赶者变为全球领跑者,这样神奇的速度,缔造了感人肺腑的“高铁精神”,这就是:“科学求实、相容并蓄;

  自主创新、赶超一流;

  忠诚祖国、拼搏奉献。“高铁精神”集中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又一次升华,因此我们应当文化自信。

  (四)借鉴世界文明成果,讲好中国梦的故事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人民的梦,也是世界的梦。中国梦与世界人民的幸福梦是相通的。在网络、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世界就像一个地球村,交流互动日益频繁,是一个开放、包容、共享的世界。任何国家都不能游离世界的文明成果获得发展。改革开放的实践充分表明,中国正是吸收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才成就了今天的伟业。海外孔子学院向世界传递着中国古老文化的神韵;

  奥运会、G20 峰会向世界展现了美丽如画的神奇传说;

  “一带一路”“亚投行”让世界分享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事实证明,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是一个机遇,而不是威胁。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中国没有国强必霸的文化背景,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所以中国倡导合作共赢的新理念,中国要构建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中国改革开放呼唤文化自信,文化自信需要讲好中国故事。我们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以高度的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任重而道远。

本文来源:https://www.benqdjg.com/news/22036/

热门推荐推荐文章

热门推荐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