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讨交流发言材料

发布时间:2019-06-17 来源:热门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热门推荐 > 手机阅读

【www.benqdjg.com--热门推荐】

发言,一般在会议,晚会上领导或特殊人物的讲话。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讨交流发言材料,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讨交流发言材料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部署坚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开辟了从国家治理体系的维度推进民族复兴的新视野、新境界,阐明了国家治理的新理念、新战略,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深谋远虑、高瞻远瞩、人民情怀和国家民族担当,为全世界国家治理文明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意义深远,影响深远。

  一、深刻把握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决定,第一次系统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显著优势,第一次系统描绘了“中国之治”的时代图谱,第一次系统揭示了中国实现两个“奇迹”的根本原因和时代密码,是我们坚定“四个自信”基本依据。对于中国之治的特征优势,体会较深的有六个方面: 一是“中国之治”是党领导下的集中统一之治。二是“中国之治”是人民为本之治。三是“中国之治”是法德结合之治。四是“中国之治”是优秀中华文化之治。五是“中国之治”是现代数据管理之治。六是“中国之治”是全面全方位之治。

  二、深刻把握人民法院审判体系能力的基本特征和显著优势。人民法院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人民法院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建设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办案数量和质效历史空前,司法体制改革广度深度历史空前,信息化程度和影响历史空前,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强大制度优势和制度威力。我国审判体系的特色优势主要有: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的根本原则。二是坚持司法为民的初心使命。三是坚持服务大局的政治方向。四是坚持严格公正的价值追求。五是坚持一体两翼工作布局。六是坚持调解优先、多元化解的民商事政策。七是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八是坚持简繁分流的多层诉讼体系。九是坚持司法意识形态责任制。十是坚持打造过硬队伍。

  三、深刻把握人民法院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人民法院要通过充分发挥审判职能服务保障国家治理,通过延伸审判职能促进国家治理,通过建立多元解纷平台推进社会治理,通过巡回审判参与基层社会治理,通过自身审判体系能力现代化,从而推动整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此要着力完善以下制度:

  一要完善党对人民法院工作绝对领导的制度。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健全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工作机制,坚持和完善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司法审判工作中的制度。完善司法领域意识形态工作制度。完善加强对司法工作进行监督的各项制度。完善党委支持保障司法工作的制度。二要完善发挥审判职能服务保障国家治理制度。完善人民法院对国家治理政策的研究决策制度。完善人民法院服务保障国家治理的司法解释制度。完善人民法院服务保障国家治理司法效果跟踪评估改进制度,促进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三要完善延伸审判职能参与国家治理制度。参与多元解纷,促进社会治理。参与法治宣传,引领社会规则。参与涉军维权,支持强军兴军。参与司法外交,支持外交治理,为世界司法文明发展贡献中国经验。四要完善促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的制度。完善法院组织体系。优化四级法院职能定位,完善审级制度和管辖制度。完善司法责任制,完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完善各领域审判制度,推进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建立中国特色司法诉讼体系。完善司法保障制度,加强司法人财物保障。完善智慧法院建设制度,为审判体系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完善法院队伍“四化”建设的制度,打造新时代人民法院过硬队伍。

  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讨交流发言材料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提升天津市社会科学界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理论的研究水平,11月8日下午,由天津师范大学主办、天津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和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坚定制度自信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研讨会暨天津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会(2019)学术年会在师大会议中心多功能厅召开。天津师范大学副校长白学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宣部宣传舆情研究中心副主任范希春教授、天津市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史瑞杰教授、意大利《二十一世纪马克思》杂志主编安德烈·卡托内教授应邀作学术报告,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志丹教授、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郑洁教授、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孙兰英教授应邀作交流发言,天津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学者和部分高校师生代表共同参会。研讨会开幕式由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仁忠教授主持。

  研讨会紧密围绕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研究解读展开。在第一阶段的学术报告中,范希春教授、史瑞杰教授、卡托内教授分别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发挥专门协商机构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世界社会主义的七十年”等专题进入深入阐释,对《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重点学习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随后,张志丹教授、郑洁教授、孙兰英教授分别就“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的根本制度”“坚定文化自信”“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等话题进行了学术研讨发言,并就天津社科界如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畅谈了认识和体会。

  为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研究,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研究、宣传和阐释,强化高校教书育人、服务社会的功能,天津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于2019年1月在天津师范大学正式成立。研究会成立以来,陆续举办了系列学术活动,在学界和社会反响良好。天津师范大学将以此次研讨会的成功召开为契机,继续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势,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研究阐释。同时,立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一步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和吸引力,通过开设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和“中国自信”系列之“制度自信”思政选修课等特色课程,深化推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讨交流发言材料

  10月28—31日,我出席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受教育、深受鼓舞。四中全会是一次具有开创性、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主题重大、事关根本,成果丰硕,影响深远。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以来高等教育事业取得重大进展。一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更加清晰。2018年召开全国教育大会,发布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征程。

  二是高校连续30年保持总体稳定。2019年是我国的大事喜事之年,也是很多敏感事件节点之年。高校总体稳定,保持了延续30年的良好局面,思政工作卓有成效。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对思政工作进行了再部署,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中,大学生们的优异表现得到高度赞扬,充分彰显了新时代大学生的爱国热情,爱国主义教育已经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是高等教育服务国家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新设置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一批急需紧缺专业。紧盯“卡脖子”领域,加快建设关键核心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把高校的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的优势。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提高贫困地区教学质量,以教育信息化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制度自信。今年6—9月,全国人大开展了高等教育法实施20年来的第一次执法检查,全面检阅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成就。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49年的0.26%提高到2018年的48.1%。在校大学生从不足12万人,到现在的3833万人。我国短时间内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有力支撑了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从学苏联、学欧美,到扎根中国大地,从扩招到提质量,到全面内涵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制度体系。

  回顾70年来的实践探索,我们越来越深刻认识到,办好高等教育事业,必须扎根中国大地。高等教育肩负着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重大任务。办好中国的高等教育,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守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与时俱进、改革创新。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的奋斗目标,我们必须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制度自信。

  加快推进支撑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体制机制改革。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要坚决破除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激发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

  一是坚持和完善党对高等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制度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师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使教育系统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二是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化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坚持不懈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铸魂育人。

  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全面推进科教融合、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推动高校形成招生、人才培养与就业联动机制,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

  四是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建立健全高校分类发展政策体系,引导不同高校科学定位、办出特色。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振兴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等教育,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来华留学质量,完善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统筹协调发展机制。

  五是改进教育管理机制。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转变政府职能,优化管理方式。完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构建教育质量评估监测机制。不断完善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科技评价机制。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健全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提升学校内部治理水平。加强和改进对地方教育工作的指导,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

本文来源:https://www.benqdjg.com/news/29813/

推荐访问:

热门推荐推荐文章

热门推荐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