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范化解风险三篇

发布时间:2021-05-07 来源:热门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热门推荐 > 手机阅读

【www.benqdjg.com--热门推荐】

  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治党治国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大原则。中国文库网为大家带来的如何防范化解风险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如何防范化解风险一

  2019年1月22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习近平同志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发展面临深刻而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下,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未来,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未雨绸缪,精准研判、妥善应对经济领域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科技、社会、外部环境、党的建设”等领域重大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对此,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志彪教授组织群内专家、学者们,从个人认知较为熟悉的角度,针对未来我国可能遇到的风险及其对策等进行了深入讨论。

  1社会

  刘志彪

  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

  防重大风险要树立底线意识。现在的问题是要把底线继续放低。社会稳定的风险是最大的底线。对于社会稳定这个根本问题来说,增长下行压力不是风险,金融危机不是风险,债务负担不是风险,甚至失业也不是风险,风险来源于没有饭吃,来源于社会保障不健全。如果有足够的社会保障制度支持,这个底线确立了,社会稳定目标是可以实现的,所有的风险都可以最终化解的。因此,根据现阶段的国情,利用好庞大的国有资产存量,建设社会保障机制的改革已经放到了解决一切风险问题的前列。这方面如果不作为,或者不愿不想作为,很难说已经确立了防重大风险的底线意识,很难说已经建立起了重大风险防范机制。

  社会保障制度是一套体系,不仅仅是一个养老金。它健全了,就保障了最底层的利益,就不会发生动乱。况且它是经济的自稳定机制,有它的支出,经济增长会在底线范围内不至于发生大规模的失业。

  寇宗来

  复旦大学

  对任何社会,最大的风险一定是社会稳定问题。首先要区分短期风险和长期风险。短期风险感觉主要还是无法匹配欧美减税而导致的产业流失以及失业增加;长期则可能有可能是机器替代人工导致的失业增加和收入不公平增加。

  宋常铁

  中国电力传媒集团上海分公司总助

  防范重大风险防范,根本是稳预期,紧要的是稳就业。稳预期,是其他几个重大风险的基础,其他风险的源头是对预期不清楚,或不乐观。稳预期,就要坚持改革开放的成功路线不动摇,尊重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和人类普遍价值,就要稳住经济基本盘。就要求政策、法规、官方半官方舆论不偏离国民最大公约数,不偏离人类普遍价值和国际通例。

  稳就业,重点在农民工的失业返乡,以及中西部城市的就业,历史上看,这是社会稳定问题多发领域。这就要坚决落实好社会福利保障,尤其是失业救助,增加就业渠道,对重点行业、区域和重大灾害事件重点预判,正确应对。

  蒋青云

  复旦大学

  真正可能带来风险的,还是经济领域及其由此波及的社会风险。经济领域的风险长期看是增长风险,短期看是金融风险,中期看是就业风险。因此,防范经济领域重大风险,首先要科学运用金融工具,制定科学的金融政策,要相信金融科学,而不是以什么口号或指示为依据,还要能够忍得住短期阵痛。其次,要充分释放民营企业的经济活力,通过降税、优化公共服务等改善民营企业环境,恢复它们吸纳劳动力的机能,同时推迟电商税法的实施,提高电商等新经济领域的活力。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提高经济增长活力,降低增长风险。

  吴跃农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

  引发社会风险动荡一定是涉及百姓生活的问题暴发,或许就是一个点暴发,谓之奇点。我感觉最可能触发全社会动荡的还是在经济领域、特别是金融风险。从现象感知金融险流,我现在每天接到电话频繁骚扰有三类:一是卖房的、二是放贷款的、三是推荐股票的。见微知著,这些过剩的“产能”后面,恰是金融扛杆的过度运用、金融解套的急迫。股市房市、各类理财是隐伏在广泛社会层面的风险雷管,中央是否已经意识并担心出现某些商业银行、城市银行的暴雷现象,这个是钱宝、庞氏骗局几何级数的炸伤力,涉及到国家信用的根本性,并由于互联网传播加速,一夜之间造成社会局部至连片性涉众面广泛的动荡冲击,加上社会各类矛盾交织深缠,掀起惊涛骇浪。

  金融出问题,就是国家出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在于由国家管理和控制金融活动和风险,国家是真正意义上金融“寡头”,负有管理好所有预期的责任。当前,必须管控好由国有企业债务、地方政府债务为主体构成的、居民房贷等紧随其后陡增的金融风险因素,还要管控好一些民营企业在“高杠杆”作用下,交织着复杂的铤而走险的金融关系,衍生着许多违规违法的“作为”,经济风险、金融风险因素必须在政策规范中清除。

  应对之策:当务之急是对金融业进行分类梳理分折,厘清风险类别,分清轻重,对症施策,化解风险于暴雷之前,严防金融动荡悄然形成,严控社会裂痕倏然出现。

  王辉龙

  南京党校

  我们当前面临的重大风险主要是金融风险、债务风险、房地产风险、国有企业经营风险,2015年以来局部风险若隐若现,虽未酿成重大市场动荡,但对社会稳定产生了一定的压力和影响。

  应对思路:(1)战术上需要完善政策工具、提高灵活性,特别是尊重市场规律,顺势而为,资本市场强化法治保障;债务市场强调风险自担;房地产市场减少价格干预;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战略上,则需要以人民为中心,建立体现公平正义的社会安全体系;以全球化的新特征为背景,以全新的思路在世界舞台上跻身站位。

  郭进

  上海社会科学院

  当前防范重大风险应当把确保粮食供应安全作为一个重大问题:2018年,全球粮食生产基本正常,供应充裕,国际粮价总体稳中小幅上升。然而,2019年拉尼娜气候现象是否会出现仍需要密切关注(2018年初全球各大机构均预测“拉尼娜气候现象”发生非常大而实际未发生),这将成为影响2019年全球粮食供需平衡的“灰犀牛”。美国农业部最新报告显示,2018/2019年度(10月/9月),全球小麦、大米产量预计将比上年度下降,玉米产量有所提高,全球粮食总产量预计低于上年度,为25.98亿吨,下降0.65%;需求量为26.43亿吨,增加1.69%,当年粮食产低于需4500万吨,而上年度为产高于需约1600万吨。同时,该年度全球粮食期末库存预计大幅下降5.47%,至7.67亿吨,止住了前期的连续5年增长。在全球粮食产量下降的影响下,粮食价格综合水平将会回升6%左右。而2018年,中国三大粮食主产区全面减产,夏粮总产量13872万吨,同比歉收306万吨,下降2.2%。同时,农作物播种面积从2015-2018年,短短4年时间玉米播种面积将减少2559千公顷、稻谷减少616千公顷,小麦减少311千公顷,油菜籽减少534千公顷,合计4020千公顷,粮食缺口问题日趋严重。

  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2019年中国粮食价格的上涨幅度很可能超过CPI涨幅,成为影响居民日常生活和情绪的主要因素。建议国家在2018年清查国有粮库的基础上,进一步摸清底数,确保全年粮食供应安全。

  2经济

  王思彤

  江苏省统计局

  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最大风险来自房地产税。有人认为它是楼市降温的利器,因为随着房地产税的推出,一方面能够起到减少空置率、降低资源消耗、促进社会公平性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会让各级政府有了较为稳定的税收来源。这种认识是会陷政府于不义的。为政府增加税收的说法是很不得人心的,因为它无异于与百姓争利,是变相从百姓口袋里抢钱。这也是很多人反对房地产税出台的重要原因。这种事后的征收,无论征收的标准核定为多少,都是不合理的,也会引发极大的民怨,带来社会的不稳定。而且,当前经济形势并不乐观,减税降费已成主基调,更不宜把房地产税摆上议事日程了。

  与此同时,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也要继续坚决贯彻“房住不炒”的总要求,特别是要用好限购与限售这两个有效的政策,重点做好限制外地人购房、限制两套房以上人员购房、限制以未成年人名义购房、限制短期内转让住房的行为,并按照一地一策的原则,严格控制房价的爆发式增长,对控制不力的地区要严肃问责。

  王阿忠

  福州大学

  房地产风险的根源在于利益分配严重畸形。房价中地价占50%,开发环节与销售环节税费至少占20%,这样房地产销售额中有70%被地方政府抽走,98年房改至今地方政府是最大受益者,这也是地方对房地产热此不彼的原因。留给开发商30%运作空间,开发商只能不断加杠杠、提高房价才能维持其盈利,这也是开发企业资产负债率总是居高不下的原因,要改变这种7:3模式必须要进行彻底的房地产税收改革,否则房地产风险最终会引爆。

  郑登元

  南京审计大学

  第一,对于房产市场的风险。以目前情势,中央对于房产价格的要求就是稳定。涨价引起炒房以及加大地方债务风险,危及多方面稳定。课房产税虽然会引起巨大争议,但是影响为多套房的人,不会是引发风险的一群;但如果造成抛售的卖压潮,会导致价格下跌,引发银行房贷危机,也不是中央希望的。

  更有效果的方式:(1)应该是限制每人1-2套。第二套房可贷款的成数剧减,原则上不允许三套房(即使不贷款),因为偏离住房基本需求,变成投资需求了就会变成炒了。未成年或资金来源无法交代,课征赠与税。(2)不溯及既往,可免于恐慌抛售的卖压带来的下跌,以及续涨的力量。(3)人生第一间房可享优惠贷款,第二间就很难贷款(例如:低于3成或5成)。(4)出售房产:涨价归公,即增值部分大多被课征增值税。

  针对于金融风险中的公司债的管理:要求信息揭露,资金到位后,每年公告资金流向与原先募集文件的用途是否相符,并视情况研究,是否要规定成立偿还基金sunk fund,后几年每年提列偿还基金,避免到期日资金压力大,冲击市场大。另外,可研究增加股市/债市的一级与二级市场的筹资channel与流通活动,分散间接金融银行业贷款的过度依赖。

  林学军

  暨南大学

  当前,我们最重要的是预防金融风险。金融风险的主要原因是:(1)货币发行量较快,超过GDP增长速度。(2)房价波动较大。(3)汇率波动大。(4)资本市场不完善,间接融资高,直接融资低,资本市场抗风险能力较弱。

  因此,要防范金融风险:(1)控制货币发行量,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2)稳定房地产市场,房价不能过快上升或下降,在保证房地产刚需的同时,防止热钱投机炒楼。(3)完善资本市场,核心是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增加优质的投资渠道和品种,规范上市公司行为。(4)稳定汇率,防止汇率大起大落,要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高人民币国际话语权。

  盛文军

  人行杭州

  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化金融风险:(1)有效控制信用风险。在鼓励对民营企业支持的同时,也要持续加强对出险企业、逃废债企业、大型企业(无论何种所有制)以及各种债务融资工具、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等企业主体和融资产品、工具的监测,高效发挥政府相关专业部门的职能和作用,不断提高风险监测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2)不断健全完善市场化风险化解机制。以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交易市场为抓手,以破产重整企业为重点,建立重点企业名单库,通过股票交易市场的并购重组。加快推动“僵尸企业”市场化出清。(3)扎实推进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研究加强对金控集团尤其是带有互联网性质的金融控股集团的监管工作。着力强化第三方支付、互联网资管、虚拟货币及各种代币发行等重点领域的风险整治。(4)着力规范金融市场正常运行秩序。重点是加大对金融广告尤其是互联网金融广告的治理力度,督促各级地方政府做好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稳妥处置P2P网贷风险等。(5)共同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合力作用。厘清两者合理边界,在市场失灵领域,政府不能缺位;在政府失灵场合,要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王昊

  苏州银行

  我国间接融资占市场主流,国有银行业占绝对主导地位,这是历史形成的,也是国家在经济领域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主要抓手。防范化解金融领域重大风险,关键在如何防范化解银行领域的重大风险。

  “实体经济融资难”、“资金脱实向虚”、“信贷资金天量流向政府平台及房地产”,这些都是问题的外在表现,深层次根源:政府在经济金融领域的定位出现长期偏差,国有银行业的资源配置导向出现长期扭曲。金融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变革迫在眉睫。

  解决问题的建议:(1)基于当前体制现实,继续加大对银行业投放中小微、民营企业的财税补贴,同时由监管下达指令性信贷投向任务。(2)金融体制改革提上日程。建议把中小银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试点,牵一发动全身。(3)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下决心让国有企业退出竞争性行业,捆住地方政府乱举债乱投资的手脚,让各类生产要素资源在市场上能够自由流动、自由组合,建立起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平等竞争的经济体制。

  沈凯玲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关于小微企业与就业的关系可能需要多角度考虑。我的直觉是,真正提供稳定就业的还是稍微大一些的民营企业。

  就业和经济增长没有必然联系。所谓就业的危机,还是主要在于中低收入人口的就业,而不是高收入人口。由于企业技术进步,哪怕经济恢复了,企业需要的员工的构成也会变好,未必会使低技能人口受益。行政干预促进低技能人口收入增加只能救急,不仅违背经济效率而且影响经济长期增长。更合适的做法是促进低技能人口的劳动力质量提升,促进劳动生产率。

  姜丕军

  嘉华资产首席研究官

  对于一个国家来讲,重大风险无非是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军事风险,文化信仰风险等,国家风险更抽象。从更具体的层面讲,对于个体而言,防范风险就是确保不失业,或者即使失业了也能够得到很好的保障,能够保证基本的生活要求。就业意味着收入,收入意味着消费,所有人的消费加总在一起意味着社会经济的整体走向。

  我国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为了保就业,往往是审批大工程,增加大项目。从短期看,这样的应急措施屡试不爽,但从更长期的角度,短期大规模基建投入只能带来更大的结构扭曲,挤出民间投资,反而不利于就业。在中国人均GDP已经接近1万美元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新阶段,促进就业不能用老办法。

  本人认为,从短期看,促进就业应更多的考虑失业救济和扶助而不是上马大工程,可以考虑增发国债和国资“混改”来增加失业救济资金,加强全民社保体系建立等。从中长期角度看,我国旨在增加就业的方法根本上还是在于产业发展。当前看,我国农业增加值是美国的5倍,工业增加值是美国的1.5倍,但服务业的增加值仅是美国的40%。基于服务业消费的个性化、多元化等特征,服务业发展更多的来自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变革以及诸多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等,因此,鼓励企业家精神,提升营商环境,放松产业管制,加强法治建设等是发展服务业的内在要求,毋庸置疑,这需要更深层次的改革开放。

  宋凌炎

  江苏精诚&精缦毛毯

  国家稳定需要政治稳定,政治稳定需要社会稳定,社会稳定需要提高人民幸福感。

  怎样提高人民幸福感?有工作、有房住、食品安全、看得起病、子女上得起学,再有一点小钱消费,人民就感觉幸福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收入来自民营企业,所以要支持民营企业,如何支持民营企业?给民营企业安全感和幸福感。

  张建忠

  国开行江苏分行

  中小微企业是实体经济运行的毛细血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经济的活力和创新力,同时承担着社会就业功能,关系到社会整体的稳定。

  在实体经济层面,当前中小微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和价值链的中低端,外部竞争环境和制度供给对其自身发展难以形成有力的支撑,由此形成了抗风险能力弱、发展前景不确定性强,甚至是道德风险。

  在金融运行层面,由于中小微企业的上述特征,融资难以达到金融机构的信贷门槛,加上当前资本市场不完善,中小微企业创新所依赖的资本进入退出、并购重组等机制缺失,中小微企业作为毛细血管有可能长期处于供血不足的状态,导致实体经济最活跃部分活力不足、创新意愿和能力下降。

  破解这一难题,从短期看,鼓励优质中小微企业凭借一定的创新能力、经营业绩进入资本市场,根据产业特点,在局部开展以资本市场投融资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活动的试点。从长期看,打造平等的竞争环境,推动资本市场的改革,优化相关体制机制。

  叶茂升

  武汉纺织大学

  目前中国经济最大风险是劳动生产率增长跟不上成本上升速度,导致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下降,相关因素突出表现在土地价格上涨,人力成本上涨,税费增长加快,国际贸易壁垒以及人民币汇率波动叠加的国际市场成本大幅增长。面对企业营商综合成本快速上涨,如果增速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提升速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必然下降,企业倒闭潮会形成经济增长的恶性循环!

  面对成本不断上涨的不利形势,个人认为目前还有一部分降低成本的潜力可挖:(1)工商企业贷款利率还以进一步下调,存贷利差还有下降空间,但降息同时必须增加商业研究风控能力,防止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2)交通物流成为还可以下降,目前我国货物运输结构不甚合理,80%的物流运输依靠公路,而公路运输是成本最高的物流运输方式,应该增加载重铁路以及水运物流的投资力度,提升水运和铁路运输在整个物流运输体系占比;(3)适当增加政府预算赤字,降低企业税费,特别是隐形税费。总之,在生产率没有大幅增长前提下,降成本是破解当前经济运行风险首要问题!

  在降成本的相对对策中,应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1)市场化不足的国有银行在服务高度市场化的中小微企业方面,存在能力和动力不足等问题,金融市场化改革,特别是把金融机构的政策功能和市场功能进行有效剥离,市场化功能引入多元竞争主体,实现内部产权结构多元和市场竞争主体多元,真正让服务小微企业的金融机构能够真正实现市场化经营。(2)优化运输结构,需要转变铁路和公路一次性投资对经济拉动作用的短视思维,中央层面要从降低物流综合运输成本的高度,不受地方经济利益干扰全局性谋划我国交通运输体系。(3)在没有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情况下让地方减费降税很难实现,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企业税源不足情况下中央财政必须让利地方,通过增加重要财政预算和转移支付力度来实现企业减负!

  3外部环境

  徐天舒

  苏州科技大学商学院

  实体经济出现问题,通过银行系统传导给房地产,也会产生巨大风险。中国加入WTO后财富的增长其实来自国际贸易,国际贸易背后是实体经济的支撑,外汇储备的充裕吸引更多的资本投入。中国体制外的中产阶级,主要是职业经理人和金融工作者群体。对于中国而言,单纯从经济角度来说,实体经济的危机,是最大的危机。

  防范重大风险,应重点关注外经领域。中国当前的外贸依存度达到60%左右,一旦出口受阻,除了国有企业外,对大型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冲击也很大。因为许多大型民营企业正处于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初级阶段;而在华外资企业(属于中国法人)大部分有相当规模的出口占比。

  防范重大风险,还要关注由此造成的风险传递效应:大型民营企业和在华外资企业,其上下游都有非常多的供应商、协作企业、外包商,他们都是中小企业。一旦产业链上领导型企业出现问题,风险传递较快,会导致企业库存积压、资金链断裂,社会失业骤增。此外,中国大量的企业在依靠银行贷款进行营运,如果上述风险通过银行系统传导给房地产业,将会产生巨大的连锁反应。

  应对措施:对于制造业大国和人口大国的中国来说,影响的将是大多数的普通百姓,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因此,在税收连年增长的良好基础上,除了对中小微企业执行企业所得税减免外,应执行较为普遍和广泛的减税政策。国地税合并,营改增等先期完成的工作,已经为执行流转税和企业所得税减免创造了条件。执行广泛而普遍的减税措施,将工资发放给能实现消费的低收入群体,能最有效地撬动国内消费,使得经济再次步入良性和动力增长的轨道。

  杜运苏

  南京财经大学

  随着中美谈判推进和基建投资扩大,经济风险在1-2年内有所缓和,经济稳增长目标应该可以实现。现在要思考的是动能转换,外部需求已经很难给我们经济提供较大的动能,而基建投资是建立在债务增长的前提下,不适宜太长时间实施。动能转换的方向依然是激发民间微观主体活力。

  4其他讨论

  何雨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包括两个层次:一个是防范风险,二个是化解风险。防范的是尚未发生但有可能发生的风险,化解的是已经发生并还在继续发生的风险。目前看,真正要防范与化解的最大的风险就是不同类型风险发生同频共振的风险:外部风险与内部风险、稳定风险与发展风险、经济风险与社会风险、局部风险与总体风险等在同一时期叠加与交汇,可能会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巨大冲击。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应走出单一化路径,代之以两手策略:一是坚持“抓大”与“放小”相结合。不能把鸡毛蒜皮点事儿就上纲上线。二是坚持“松”“紧”有度。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三是坚持“化整为零”与“聚零为整”相结合。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由各类细微矛盾累积形成的大风险;另一方面要认识到,风险来之于微,也去之于微。发挥社会安全阀机制,营造社会风险合法与正当的社会化、市场化发泄口。只有这样,最终让各类风险化整为零,如同泥牛入海,而不会对国家总体安全造成系统冲击。

  宋文阁

  上海财经大学500强企业研究中心教授

  防范与化解重大风险,在于真改革、真开放、真实事求是!具体抓好三个措施:(1)省部级以上干部财产率先公开,并借此完善公务员薪酬等级制度;(2)改革中国组织制度,并从组织部开始,切实让优秀的人提拔重用优秀的人;(3)下重手抓金融乱象与大幅度减税降费,稳住了就业,稳住了金融,就基本上控制住了风险!切实让老百姓有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

  王修志

  广西师范大学

  多种风险系统交织,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征现象,有其必然性、客观性。防范并化解重大风险,是推动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性、先决性工作。系统性风险之所以不断累积,核心是改革开放进程中未能真正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政府效能对市场活力的体制性约束。

  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必须聚焦市场活力这一发展根基。其要义,是必须在高质量发展导向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下,抓准抓紧政府效能改革这个“牛鼻子”,持续降低企业、居民生产生活中的体制性成本。政府效能改革必须做到:(1)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决贯彻中央关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将意识形态工作和党建工作根植于党的宗旨,根植于以人民为中心、促高质量发展这一时代使命之中;(2)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政府与市场间的系统演进规律,呼应市场在微观秩序、公共服务、宏观调控等领域的时代诉求,真正优化政府职能和机构设置;(3)认真总结各地、各级政府“放、管、服”的实践经验或教训,从制度建设高度持续建立健全政府行为的正面和负面清单,有效防止政府不作为(如民生领域的诸多市场乱象)、乱作为(如事关民生和企业发展的“一刀切”),不断优化市场活力导向的政府作为。

  朱菊萍

  江苏省社科院泰州分院

  防范重大风险的关键在于提高实体经济的创新水平和能力,对冲不断提高的制造、环保等各项成本,确保实体经济利润水平。

  建议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解决好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两者关系,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人才、技术创新资源与产业有机结合,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提升产业创新水平。

  伏玉林

  华东理工大学

  建立重大风险防范机制应注重两个方面问题:一是随着经济增长率的持续下行,要避免信贷持续扩张累积的金融风险;二是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地方试点工作,加强新时代完善地方政府激励机制研究,着手解决经济发展微观激励不足的深层次问题,扭转经济增长下滑局面。

  如何防范化解风险二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要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加强薄弱环节监管制度。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3月4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在驻地举行小组会议,在北京会议中心,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房地产领域的风险是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方面,应该给予足够重视。经济日报记者 高兴贵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姜洋:穿透式监管很必要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姜洋表示,资本市场监管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穿透式监管,穿透式监管制度是我国资本市场向世界贡献的“中国智慧”,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举措之一。

  姜洋委员介绍,所谓穿透式监管,首先意味着账户编码可以看穿。我国市场实施穿透式监管是基于我国的国情市情的做法。由于散户股东较多、市场制度还在健全中,监管掌握单个客户的资金和交易运行,可以对其形成威慑,使其不敢随意操纵市场。保护投资者,就要把市场“看穿”。真正的看穿,要看到每个交易者的行为。穿透式监管要求在交易所层面穿透到证券公司,从而看到证券公司背后的客户,这种制度能使交易所具备一个强大的监测网络,对有意操纵市场的人起到威慑作用,从而保护投资者利益。

  姜洋委员说,在沪港通、深港通运行的过程中,香港市场也认为穿透式监管有必要。目前,港交所方面跟沪深交易所已达成了协议,预计将在今年推出穿透式监管。

  姜洋委员还表示,穿透式监管的另一个创新——期货保证金安全存管监控制度,即以中国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为基础,实行期货公司、期货交易所、存管银行三方数据核对为核心的信息监控制度,确保客户保证金的安全。“这是中国资本市场建设者、创业者、改革者共同的智慧,是中国的经验、中国的智慧。” 姜洋委员说。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行长王玉玲:健全金融监管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党委书记、行长王玉玲认为,总体看,我国金融风险可控,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金融领域尚处在风险易发高发期。她指出,当前的金融风险隐患是实体经济结构性失衡和逆周期调控能力、金融企业治理和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不足,以及监管体制机制缺陷的镜像反映。

  王玉玲代表提出,科学防控金融风险要把握好回归本源、优化结构、强化监管、市场导向四个原则。当前,尤其要把“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加强监管统筹协调”作为工作抓手,统筹协调中央金融监管部门,完善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强化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职责,切实落实部门监管职责;统筹系统性风险防控与重要金融机构监管,对综合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跨市场跨业态跨区域金融产品,明确监管主体,落实监管责任;统筹监管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统筹金融业综合统计,全面建立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框架,强化综合监管;统筹政策力度和节奏,防止叠加共振;统筹协调中央和地方金融管理,中央金融监管部门要进行统一监管指导,对地方金融监管有效监督,纠偏问责;同时监管权力和责任要统筹协调,建立层层负责的业务监督和监管问责制度,重点包括中央金融政策传导执行、金融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则的制定、金融风险监测与处置、打击非法金融行为,等等。

  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范小云:强化信贷政策导向

  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范小云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依据现行法律,货币政策并没有明确的防范金融风险的职能,具体操作上常以熨平经济周期波动为重要目标。因此,货币政策的周期性变化与系统性风险防范就可能存在不一致性。如果在偏紧的货币政策周期里发生了金融系统性风险,面对流动性丧失和市场信用的枯竭,央行则需权衡。由于系统性风险短期危害更大,基于社会综合利益的考虑,货币政策应该按照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和救助优先原则,针对金融体系修复、信用体系恢复和流动性恢复开展工作,这与促进经济增长、维护币值稳定的法定目标具有内在逻辑一致性。总之,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过程中,货币政策应该相机抉择。

  范小云委员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货币政策需要更好平衡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去杠杆和防风险之间的关系。围绕实体经济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水平,继续优化流动性的投向和结构,强化信贷政策的导向作用,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在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创业创新和新动能培育上发挥更大作用,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促进融资便利化,降低实体经济成本。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副主任张水波:严防地方隐性债务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副主任张水波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地方发展经济主要是采用投资拉动模式,这比较容易出政绩,但是资金来源途径较多。比如,很多地方政府打着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幌子,搞“名股暗债”,最终还可能形成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隐性债务”应是防范的重点。

  目前,地方债务问题已经成为引发金融风险的潜在因素之一。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社会尤其需要可持续发展。张水波委员表示,严控地方债务增量,有助于防止出现金融风险,也有助于推动政府着力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实现从高速度到高质量的转变。

  地方政府需要大量支出搞建设、惠民生,钱从哪儿来?张水波委员认为,根据2014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经国务院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可以适度举借债务,市县级政府确需举借债务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代为举借。明确划清政府与企业界限,政府债务只能通过政府及其部门举借,不得通过企事业单位等举借。张水波委员表示,这意味着地方政府可以在限额内通过正规渠道发行地方债。当然,发行债券有很多要求,这就需要政府提高自己的履责能力,获得社会民众的信心,获得金融机构的认可。

  全国政协委员、雪松控股董事局主席张劲: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全国政协委员、雪松控股董事局主席张劲表示,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强新技术、新业态、新产品为特征的“三新”经济与资本市场深度融合,在减少企业对借贷杠杆的依赖性的同时加强监管防范,是降杠杆的一个重要路径。

  目前,我国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比重达到80%以上,股票、债券、商品期货等直接融资比重不仅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也低于俄罗斯、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与此同时,新科技革命背景下的数字化、智能化、定制化等,让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紧密。资本市场是“三新”经济融资的重要渠道。

  “三新”经济具有高度的资本依赖特性,必须通过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帮助企业获得研发及其他相关资金。张劲委员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大对“三新”经济与资本市场深度融合的支持力度,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的能力,从而有效降杠杆。

  前不久,上交所表示,2018年将在继续从严监管并购重组的基础上,重点支持新技术、新业态、新产品通过并购重组进入上市公司,但仍有不少“三新”市场主体没掌握政策动向。张劲委员建议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及时提供咨询指导,确保好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同时,应严把准入关,确保高质量“三新”市场主体成为上市公司。

  全国人大代表、立信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朱建弟:防风险也需专业服务

  “中央提出打好三大攻坚战,其中明确提出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全国人大代表、立信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朱建弟告诉经济日报记者,作为一名注册会计师,他一直在考虑专业人士如何为防控金融风险提供专业服务、为维护国家的金融安全作出贡献。

  “要独立、客观、公正地做好专业服务,遵循职业道德。”朱建弟代表说,注册会计师是资本市场的“看门人”,怎么做好“看门人”?

  首先,要能够确保经济数据的真实、准确,及时发现风险所在,要确保企业信息披露的客观性,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其次,要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朱建弟代表介绍,上市公司治理目前存在不少问题。比如,一些上市公司以业务转型为借口,以私募基金、保险资金,甚至非法资金渠道取得资金,用于跨界收购、并购与自身主营业务无关的企业。此时,注册会计师等专业人士可以向管理层提出相关管理建议。

  再次,注册会计师是金融服务商,应提供防范风险的优质服务方案。“通俗点说,金融风险就是杠杆率不断爬升、债务加重、银行不良资产不断增加,等等。作为专业人士,首先应该提供降低杠杆、化解债务风险的方案,其次是参与不良资产处置、提供化解风险的服务方案。”朱建弟代表说。

  朱建弟代表还建议,注册会计师作为专业人员,要在发现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过程中做出应有贡献。

  如何防范化解风险三

  共产党人有强烈的忧患意识

  我们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深刻认识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

  ——2014年6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战胜风险挑战中壮大,始终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风险意识。

  ——2018年6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发展起来后出现的问题更多更复杂了

  现在看来,不发展有不发展的问题,发展起来有发展起来的问题,而发展起来后出现的问题并不比发展起来前少,甚至更多更复杂了。新形势下,如果利益关系协调不好、各种矛盾处理不好,就会导致问题激化,严重的就会影响发展进程。

  ——2015年10月29日,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正处于各方面风险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

  今后5年,可能是我国发展面临的各方面风险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我们面临的重大风险,既包括国内的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社会风险以及来自自然界的风险,也包括国际经济、政治、军事风险等。如果发生重大风险又扛不住,国家安全就可能面临重大威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就可能被迫中断。

  ——2015年10月29日,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正处于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发展形势总的是好的,但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绝不能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

  ——2018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

  正面临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

  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

  ——2019年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

  如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政治、意识形态领域

  ❖ 要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落实党中央关于维护政治安全的各项要求,确保我国政治安全。

  ❖ 要持续巩固壮大主流舆论强势,加大舆论引导力度,加快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进依法治网。

  ❖ 要高度重视对青年一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和形式,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确保青年一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9年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

  经济领域

  ❖ 要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把握好节奏和力度。

  ❖ 要稳妥实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方案。

  ❖ 要加强市场心理分析,做好政策出台对金融市场影响的评估,善于引导预期。要加强市场监测,加强监管协调,及时消除隐患。

  ❖ 要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大援企稳岗力度,落实好就业优先政策。

  ❖ 要加大力度妥善处理“僵尸企业”处置中启动难、实施难、人员安置难等问题,加快推动市场出清,释放大量沉淀资源。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2019年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

  科技领域

  ❖ 要加强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完善国家创新体系,解决资源配置重复、科研力量分散、创新主体功能定位不清晰等突出问题,提高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 要加快补短板,建立自主创新的制度机制优势。

  ❖ 要加强重大创新领域战略研判和前瞻部署,抓紧布局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建设重大创新基地和创新平台,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 要强化事关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科技任务的统筹组织,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

  ❖ 要加快科技安全预警监测体系建设,围绕人工智能、基因编辑、医疗诊断、自动驾驶、无人机、服务机器人等领域,加快推进相关立法工作。

  ——2019年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

  社会领域

  ❖ 要切实落实保安全、护稳定各项措施,下大气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全面做好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住房市场调控等各方面工作,不断增加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要坚持保障合法权益和打击违法犯罪两手都要硬、都要快。对涉众型经济案件受损群体,要坚持把防范打击犯罪同化解风险、维护稳定统筹起来,做好控赃控人、资产返还、教育疏导等工作。

  ❖ 要继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紧盯涉黑涉恶重大案件、黑恶势力经济基础、背后“关系网”、“保护伞”不放,在打防并举、标本兼治上下功夫。

  ❖ 要创新完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保持对刑事犯罪的高压震慑态势,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 要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健全平安建设社会协同机制,从源头上提升维护社会稳定能力和水平。

  ——2019年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

  外部环境

  ❖ 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既聚焦重点、又统揽全局,有效防范各类风险连锁联动。

  ❖ 要加强海外利益保护,确保海外重大项目和人员机构安全。

  ❖ 要完善共建“一带一路”安全保障体系,坚决维护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2019年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

  党的建设

  ❖ 全党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联系。

  ❖ 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的改革发展正处在克难攻坚、闯关夺隘的重要阶段,迫切需要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关键时顶得住的干部。

  ❖ 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零容忍的决心丝毫不能动摇,打击腐败的力度丝毫不能削减,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坚决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2019年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

  对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有什么要求?

  履行好政治职责

  ❖ 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责任感和自觉性,把自己职责范围内的风险防控好,不能把防风险的责任都推给上面,也不能把防风险的责任都留给后面,更不能在工作中不负责任地制造风险。

  ❖ 要加强对各种风险源的调查研判,提高动态监测、实时预警能力,推进风险防控工作科学化、精细化,对各种可能的风险及其原因都要心中有数、对症下药、综合施策,出手及时有力,力争把风险化解在源头,不让小风险演化为大风险,不让个别风险演化为综合风险,不让局部风险演化为区域性或系统性风险,不让经济风险演化为社会政治风险,不让国际风险演化为国内风险。

  ——2015年10月29日,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打好有准备之战

  ❖ 要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做实做细做好。要强化风险意识,常观大势、常思大局,科学预见形势发展走势和隐藏其中的风险挑战,做到未雨绸缪。

  ❖ 要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建立健全风险研判机制、决策风险评估机制、风险防控协同机制、风险防控责任机制,主动加强协调配合,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2019年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

  提高风险化解能力

  ❖ 要提高风险化解能力,透过复杂现象把握本质,抓住要害、找准原因,果断决策,善于引导群众、组织群众,善于整合各方力量、科学排兵布阵,有效予以处理。

  ❖ 领导干部要加强理论修养,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贯穿其中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把握规律,不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2019年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

  永葆斗争精神

  ❖ 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敢于斗争,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年轻干部要到重大斗争中去真刀真枪干。

  ❖ 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加强斗争历练,增强斗争本领,永葆斗争精神,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应对好每一场重大风险挑战,切实把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做实做好。

  ——2019年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

本文来源:https://www.benqdjg.com/news/51861/

热门推荐推荐文章

热门推荐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