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疫情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心得体会3篇

发布时间:2021-10-01 来源:热门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热门推荐 > 手机阅读

【www.benqdjg.com--热门推荐】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全国疫情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选择。

  全国疫情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心得体会

  庚子新春,我们被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这一“黑天鹅事件”的发展变化深深牵动着、影响着。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大考,考验着国家政府的运转效率和应变能力,考验着社会各界的协调力和凝聚力,更考验着国人的大局意识、科学素养和身心承受力。我们有必要及时并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各项工作中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和挑战做最坏的打算,为积极防控风险做最充分准备,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水平。

  一、谋划和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离不开底线思维、忧患意识。

  综观新冠肺炎疫情发展的轨迹和防控历程或许可以分析,我们在思维方式和危机意识上出了问题,对疫情可能带来的威胁和危害后果根本“没想到”,对疫情潜在的风险和产生的危机缺乏“想象力”,最终由于前期工作麻痹大意、信息披露不及时和风险预警机制失灵等因素,使疫情的发展完全超出了大家的预料和想象。

  这些归根结底还是地方上一些官员缺乏底线思维,凭着固有经验或惯性思维处理新问题,失去了初期控制疫情风险的主动权,形成了应对疫情群防群控和联防联控的被动局面,从而导致全国各级政府面临全方位的严峻考验。

  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2019年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底线思维能力,就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最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

  知道底线在哪,就是知道最坏的可能是什么,就能做到心中有数、有效应对。当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14亿人民心往一处使,劲往一处使,不惧挑战,不怕困难,全力以赴战疫魔,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这是一场阻击战,也是一场遭遇战,还可能是一场持久战,越是面对风险,越是重任在肩,越需要各级干部坚持底线思维,强化忧患意识,从最坏处准备,向最好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牢牢把握疫情防控的主动权,做到有备无患,夺取最终的胜利。

  二、用好底线思维,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

  习近平总书记2月23日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部署会议上强调,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我们来说,这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

  新冠肺炎疫情满足“黑天鹅事件”的三大特点:意外性,出乎意料;冲击性,影响力极大;事后必须是可以合理解释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

  问题常起于毫末,祸患常积于忽微。此次疫情警示我们,事物发展中的“黑天鹅”难以预测,必须坚持底线思维,提高警惕,才能从容应对;灾害应对中的“灰犀牛”并不神秘,却很危险,只有增强忧患意识,善于从各种征兆和苗头中发现蕴含的重大风险,抓住要害、果断决策,才能有效处理,从而有力有序有效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高度警惕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继续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疫情完全消除尚需时日,只要一天没有彻底战胜疫情,我们就一刻不能懈怠。我们必须坚持底线思维,保持警惕、严防死守,未雨绸缪、密切监测,精准预判、科学防范,把困难想得再充分些,把形势估计得再严峻些,把措施定得再周密些,努力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三、坚持底线思维,运用数字技术,打赢人民防疫战争。

  习近平总书记2月14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既要立足当前,科学精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更要放眼长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要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更好发挥支持作用。

  反思新冠疫情中暴露出的十大问题:一是国家重大公共卫生疫情向公众报告不够及时、有度,初期科学防控预案缺乏。二是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控体系建设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三是应急响应机制难以应对威胁人民健康的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四是科技创新成果基于临床问题导向的针对性不强,数据共享及转化应用渠道不通畅,缺乏相关安全等级实验室。五是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供给和战略储备不足。六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暴露出的一些干部专业化能力不足及缺乏循证决策能力的短板。七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应对和舆论引导能力存在较大缺陷。八是疫情发生后“次生灾害”研判和应对体系有待加强。九是生态文明理念缺位,野生动物市场监管乏力。十是民众的公民素质和科学素养亟待提升。

  数字技术在提前预判传染风险,做好疫情预警;追踪疾病接触人员动态,主动把控疫情;掌握疫情更新情况,及时破除虚假消息;智能调度医疗防护资源,实现生产物资全流程对接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2月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加强信息化支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减少线下诊疗压力和交叉感染风险,减轻基层统计填表负担,以高效跟踪、筛查、预测疫情发展,为科学防治、精准施策、便民服务提供支撑。

  大数据时代,被称为“新石油”的数据是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要素,是国家基础战略资源,也是互联网企业核心资产和竞争力。近年来,各级政府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让信息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疫情发生后,“少跑腿”更是各地疫情防控措施最基本的要求,也成为加快数字政务发展的强劲动力。数字政务服务疫情防控过程中,也暴露了我国数字政务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亟待提高等问题。大部分移动政务平台虽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上线疫情信息发布、疫情追踪、政策解读、举报监测等功能,但实际上许多服务却未能真正下沉到社区,很多平台还无法实现居民“线上申报登记”,未能切实减轻基层统计填报负担。需要各级政府去思考如何让城市数字化转型成果下沉到社区,如何利用大数据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让政务平台真正做到便民、利民,让社区工作人员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防疫消杀、物资保障、车辆管控等更加需要人员投入的工作中去。

  我们今后应借助新冠肺炎疫情的总结和改进机会,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坚持底线思维,彻底地转变思维方式,把功夫下在平时,把精力倾注在基层,为积极防控风险做最充分准备,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在完善公共事件重大风险研判、评估、决策、防控协同机制的同时,积极运用数字技术助力疫情防控,扎实推进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规范化建设。

  全国疫情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心得体会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攻坚、精准扶贫,是这几年谈的最多的话题之一。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年,也是脱贫攻坚战的决战年。

  面对贫困地区、贫困人民,党和国家想方设法,发展生产脱贫、易地搬迁脱贫、生态补偿脱贫、发展教育脱贫、社会保障兜底、就业扶贫、健康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等方式,在现行脱贫标准“不愁吃、不愁穿,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不降低、不拔高的前提下,在扶贫干部们的努力下,确实有大批贫困人口脱贫,实现了一大批贫困县摘帽的目标。

  脱贫攻坚,我们最初的关注点放在物质脱贫上,温饱问题的确是人最本能的需求。我们对“三农”的刻板印象,往往是“鸡犬之声相闻”的农村、“看天吃饭”的农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因此说起扶贫,很长一段时间都保持了“捐款捐物”的雏形,“扶贫”莫名地带上了一点“此高彼低”的姿态。其实,在物质脱贫的基础上,精神脱贫也相当重要,扶贫亦要扶起贫困群众的“尊严”。“民以食为天”,谁敢说“三农”不重要?

  贫困群众有尊严,才能让他们产生更多内生动力,自然而然地检视地区自身的陈规陋习,主动迈开脱贫的步伐。精准扶贫、深度扶贫,更多关注贫困群众的心理诉求。他们盼望“富裕”,更盼望“有尊严”地富裕;他们“穷则思变”,更希望“挺直腰杆”思变;不是外人觉得他们需要什么,他们就需要什么;别人给什么,他们就必须要什么;扶贫不是“高高在上”的,是一种并肩共进、促膝共商的关系,还得因时因地因人因事制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些贫困村大胆启用“先富起来”的致富能手做村支书,共商致富良方,让全村人都富起来。“贫”是穷困,也是精神上的贫乏。贫困群众需要党和国家选配的“主心骨”,让他们生活富裕,精神生活丰富,引导出他们对美好生活“独特”的向往,再以这个“需求”为导向,扶贫。扶的是“贫”,也是他们的“尊严”。

  近年来,富裕发达地区对口支援贫困地区,已经从简单的资金对接到不吝输送人才、提供致富良策。随着抖音、快手、梨视频等短视频的兴起,很多地方的县委书记、县长、村支书也带头开直播,亲自“带货”,叫卖农产品,为自己工作、生活的地方“代言”。“以购代捐”无疑是一种给予贫困群众“尊重”的扶贫方式,通过推广特色产品、特色旅游,摘掉的是贫困的帽子,带来的是情感的满足,田间地头的“苦味”,变成了文化输出的“洋味”,这也从心理上很好地保护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农民种的是粮食,需要的是知识。“希望工程”堪称精神扶贫的起点。那张“我要上学”的标志性照片,大眼睛女孩满脸都写着“渴望”。20多年过去了,助学助困有了更为平等、自立的“作业本公益计划”,这个民间公益项目,面向中西部贫困中小学生,以学生个人的写作本换取爱心认助,改变了单向的经济和物资资助模式,鼓励孩子用写作、画画等方式,完成一学期的日记,来换取每学期的爱心认助款。这种交换的形式,最大程度地给予了孩子尊重、尊严和平等,这些被“尊重”浇灌长大的孩子,内心一定不会自卑、怯懦。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脱贫攻坚,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让贫困大山里孕育的产品有产量有销量,让“农村”用笔直的腰杆与“城市”对话;脱贫攻坚,是让贫困地区的孩子,走得出去、更愿意回归,拿同等的知识回馈建设家乡;脱贫攻坚,是让贫困地区的绿水青山,挖掘出更多的“金山银山”,非但“人夸颜色好”,更有生态环保的“清气满乾坤”。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全国疫情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心得体会

  “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战胜关乎各国人民安危的疫病,团结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4月16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了题为《团结合作是国际社会战胜疫情最有力武器》的重要文章,文章选取战疫以来习近平主席关于开展抗疫国际合作的重要论述。在习近平主席有关全球战疫的重要论述中,“人民”“合作”“发展”被反复提及,这也正是中国抗击疫情的宝贵经验。

  “人民”是中国短期内有效控制疫情的“中国秘诀”。“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自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主席时刻牵挂着人民、牵挂着患者,时刻关注着疫情发展、指挥着战疫进展,时刻为前方勇士加油点赞、为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注入决心和信心,他对人民的大爱在此次战疫中温暖着、激励着全体中国人民。同时,14亿中国人民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坚定信心,同疫魔进行顽强斗争。医护人员“逆行”向前,武汉人民识大体、顾大局,社区工作者守好社区第一道“防波堤”,公安干警不辞辛劳、默默付出,“90后”“00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英勇奋战……时至今日,“人民”可谓是中国短期内有效控制疫情的“中国秘诀”之一。

  “合作”是中国推动全球战疫传递的“中国态度”。从分享防疫信息经验到开展药物疫苗研发合作,从支持国际组织发挥应有作用到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从完善全球卫生治理到确保全球产业链开放、稳定、安全……战疫期间,习近平主席利用各种场合向世界传递推动全球战疫合作的“中国态度”,发出凝聚全球战疫强大合力的中国倡议。“团结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在这场全球抗疫大行动中,中国以身作则,以行践言;恪守国际道义,践行大国担当。与全球180个国家、1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分享疫情防控和诊疗方案,向世卫组织提供2000万美元捐款,同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举行专家视频会议,向多个国家提供物资援助、派遣医疗专家组……在这场全球战疫中,中国积极推动疫情防控国际合作,为守护全人类生命安全、维护世界各国人民健康福祉作出了贡献、树立了榜样。

  “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最终胜利的“中国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在2月23日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从切实保障基本民生、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等8个方面进行细致部署。在全国疫情形势向好的情况下,积极稳妥推动各类企业迅速复工复产,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的最好办法,就是用发展的成果补齐疫情造成的损失,不让疫情威胁全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不让经济停摆,更不让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全面小康阻断在梦圆之时。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支撑,也是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与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在做好常态化防疫的前提下,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这是从全局发展、战略考量中作出的决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最终胜利的“中国行动”。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不仅有效遏制了国内疫情扩散,同时也为世界抗击疫情争取了时间、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帮助。在习近平主席全球战疫高频词里,再次向世界诠释了抗疫“中国秘诀”“中国态度”“中国行动”。

本文来源:https://www.benqdjg.com/news/73891/

热门推荐推荐文章

热门推荐热门文章